如何将心理健康渗透与教学中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87515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将心理健康渗透与教学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将心理健康渗透与教学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将心理健康渗透与教学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将心理健康渗透与教学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将心理健康渗透与教学中 白 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因此,教师如果具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时,将是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当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 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情感特征与意志特征、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标准是评价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1. 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

2、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完成: 1、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楷模,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做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应预防学生学习疲劳,减缓学生考试心理压力等。 3、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参加科技节、艺术节、黑板报、团队活动、文体活动、校园建设等,教育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4、个性教育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与家长及时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 简而言之教师的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在师生和谐的互动中将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只有将自己真正融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己,才是心理健康课开设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