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87083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0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编制依据和范围二、工程概况及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三、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四、工期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五、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以及保证措施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七、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八、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护措施九、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十、其他应说明事项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便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七?临时占地计划表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第一章编制依据和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为下列

2、文件、规范:业主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2 .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2.1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2.2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97);2.3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2.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2.5 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8-97);2.6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2.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规范(TJT017-96);2.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 .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范、规程。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

3、设计为一份具有技术先进性、内容全面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操作简易性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我项目部将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操作规程,认真细化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施工,在施工全过程中接受业主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和审查。我项目部将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措施和承诺,做好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落实各项方案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6.5 米,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本工程为位于XXX工程起点位于XXX

4、。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路面宽6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1.2招标范围本项目施工招标分为1个标段,施工监理设1个标段,具体标段划分及主要工程内容如下:标段划分起讫桩号路线长度(公里)工程内容工期要求SGK0+000K4+8064.806路基、路面、涵洞、交通安全设施及环境6个月保护工程等JLK0+000K4+8064.806施工标段所后施工内容施工监理31个月(含缺陷责任期24个月2.组织机构我项目部本着优质、高效、安全为业主提供满意服务的宗旨,将调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善打硬仗的各部门施工负责人员承担该项目全过程的施工,同时接受建设单位与工程监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现场组织机构网络

5、如下:工经验的作业班组,加大人员投入,将本工程分为一个施工段进行施工:3.施工程序本工程按以下程序进行施工:为了有效地确保各道工序按照进度计划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做好以下各项施工工作:1.1 各专业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规范,按照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要求,做好各项内业工作;1.2 材料物资供应部门,按照材料计划,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好各项施工材料、周转工具的备置工作,特别注意落实特殊材料的购置准备;1.3 半成品加工和供应,按进度计划要求提前做好加工或订购联系落实工作,确保现场需要;1.4 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及水、电供应,应随时保持良好状

6、态及正常供应,若发生特殊情况应及时采取检修和应急措施;1.5 现场各工种按计划要求确保作业人员素质要求,严格按照计划制定的节点控制进度完成;1.6 现场进度应随时保持在有效控制范围内,对于关键线路,若前一节点产生拖拉现象,应及时在后一节点采取补救措施,各分节点应保证总控制点的完成。5 .材料加工和订货我项目部由业务组根据各项材料需用量计划,及时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对材料的供货时间、质量作出要求,保证材料按质、按时供应6 .设计单位间的工作协调我项目部由技术组与设计单位积极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施工实施方案,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按现场监理和业主的要求及时处理,

7、并会同设计单位、监理、质量监督单位进行部位验收、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等。7 .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协调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管理,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由技术组负责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并按规定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化验工作。8 .与业主间的工作协调项目部将积极做好施工图审查,协助业主、监理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物资的选型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除按业主、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矛盾,并会同业主、监理按照总

8、进度要求,进行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路床开挖9 、清除表土?1.1 经现场勘察发现,原地表主要为耕植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一条旧路等。在路基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对施工范围内原地面进清表处理,用装载机与挖掘机配合施工,集中堆放消除的表土,挖掘机装车、自卸车外运,自找弃土场弃掉。?1.2 拆除沿线未经提定或不允许保留的障碍物,如杆线。必要时与当地部门联系共同商定,减少不必要麻烦;暂不能拆除的线杆作指示牌,开挖时留有一定的土台,并做安全防护。?2、施工测量放线?消表后由测量人员先进行施工测量放线,首先恢复中线,定出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并每10m设一里

9、程桩,为防止道路基层宽度不够,开挖的路槽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60cm左右。?3、路床开挖、整平?3.1 由于路床较宽,一台挖掘机无法一次开挖成型,故我项目部采用两台挖掘机一前一后相隔58m同步向前开挖路床,测量人员跟踪测量的方式进行。为了避免超挖和开挖不到位,测量员每5米测设开挖深度控制点,并留5CM勺虚度。?3.2 槽帮按要求挖出坡度,修整平顺,为防止路床受雨水浸泡,应时刻关注天气情况,要在下雨之前,及时在路床外侧修好边沟及积水坑,以便排出雨水。?3.3 推土机跟在挖掘机后面根据高程控制点及时进行粗平及排压,保证路床虚度一致。推土机排压后的,测量人员再次测设高程控制点,虚度为2CM由刮平机根据

10、控制点进行细平,用装载机及时将刮出来的多余的土泊走,保证路床宽度。?4、碾压成型?细平后由振动压路机、12t压路机、21-24t的三轮压机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对路床进行碾压。碾压时先从路外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8-10cm,然后再进行填补。第一次由振动压路机静压按2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开始按1.8km/h速度,加快按2.4-2.7km/h进行,4-6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

11、碾压应遵循由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后轮重叠1/21/3轮宽的原则。?碾压密实,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经检测压实度至符合要求为止。确保无弹簧、松散、起皮土等现象。当无法达到碾压密实度和强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确定处理方案。如大面积弹软,则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汇报,并根据设计方案掺加石灰施进行基底处理,而小范围弹软的,则向监理、业主汇报后根据现场情况局部翻开晾晒或超挖一定深度进行换填。?5、报检、验收?路床碾压成型后,及时找监理、业主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报验、检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1、施工放样?(1)、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12、放样工作,直线每段20米一桩,曲线段每4米一桩(与模板长度同)。同时要设胀缝,缩缝,锥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边桩。?(2)、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桩,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的碎分块线。对于曲线段,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3)、测量放样必须经常复核,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2、路面基层处理?(1)、所有挤碎、隆起、空鼓的基层应清除,并使用素碎重铺,同时设胀缝板横向隔开,胀缝板应与路面胀缝和缩缝上下对齐。?(2)、当基层产生非扩展性温缩,干缩裂缝时,应进行密封防水。?(3)、基层产生较大纵向扩展裂缝时,应分析原因,采用有效的路基稳固措施进行处理。?(4)、对部分地段的基层需要

13、进行大面积填补时,应以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3、安装模板?(1)、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的高度与碎路面等厚)对于变形的模板须纠正后在进行使用。?(2)、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有漏浆,前后错荏、高低错台等现象。模板应能保证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行进、冲击和振动是不发生移位。?(3)、平曲线路段采用短模板。?(4)、内侧固定钢钎和外侧受力钢钎均不得高于模板,以利振动梁能通过。(5)、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经过现场监理人员的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碎。?4、混凝土的拌和和运输?4.1、 拌和?A、混凝土拌和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搅拌站采用2台强制式

14、搅拌机拌和。?B、对砂、石子、水泥的用量经准确调试后方可拌和,在拌和的过程中,要随时抽检。?C、严格控制含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子的含水量,并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D每一盘拌和物前,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拌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和。?E、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F、搅拌时间视工作性能而定,最低时间为90s.?G水泥碎拌和物应严格控制坍落度。拌和坍落度为最适宜摊铺的坍落度值与当时气温下运输坍落度损失值两者之和。?4.2、 运输?A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送碎的车辆在装料前,应清洁车厢,洒水润壁,排干

15、积水,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离析。?B、装运混凝土拌合物,不得漏浆,出量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米,如发生离析,铺筑前应重新拌合。C、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得超过允许最长时间。D大风、雨雪低温天气较远距离运输时,自卸车要用防雨布遮盖,并增加保温措施。?E、运输车辆在模板或导线区调头或者错车时,严禁碰撞模板或基线,一旦碰撞,应及时告知重新测量纠偏。?混凝土浇筑?5.1、 板的要求和安装?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A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荏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均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B、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和基层的凭证、湿润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进行全面检查。?C、拆模:在20h后拆除,拆除不应损坏混凝土面板。?5.2、 混凝土拌合物的摊铺?A、摊铺厚度要考虑预留高度。拌合物的松铺系数控制在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