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86991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33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共107页)(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正 本XXXXXXXXX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施工(二标段)投 标 文 件技术标招 标 编 号: XBMH2016-011 投 标 人: XXXXXXXXXXXX(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日 期: 专心-专注-专业技术标目录一、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1第一章、总体概况1第一节 编制说明1第二节 编制依据1第三节 编制原则2第四节 指导思想3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5第一节 工程的测量控制5第二节 地表土、耕植土清理7第三节 土方工程8第四节 两布一膜隔离层施工17第五节 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18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4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

2、系54第二节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58第三节 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65第四节 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67第四章 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74第一节 安全管理目标74第二节 安全管理体系74第三节 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75第四节 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78第五节 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79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81第一节 工期目标81第二节 分项工程节点工期安排及工程进度计划81第三节 工期保证体系82第四节 工期保证措施82第六章、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88第一节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88第二节 拟投入的劳动力计划90第三节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92第七章、冬、雨季施工措施94第一节

3、施工前的准备94第二节 土方工程雨季施工措施95第三节 道面基层雨季施工措施95第四节 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雨季施工措施96第五节 钢筋工程雨季施工96第八章、附表97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97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99附表三:乙供设备、材料明细表101附表四:劳动力计划表103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104附表六:临时用地表106二、项目管理机构107(一)拟为本标段工程设立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107(二)项目管理机构组成表110(三)主要人员简历表137一、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总体概况第一节 编制说明针对本工程的技术特点、工程难点、重点,在总结以往类似

4、工程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组织了类似机场施工方面的专业人员,反复进行研讨和论证,采用“对比优化、博采众长”的编制思路,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第二节 编制依据1、标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遗文件;2、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3、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T5004-2010);4、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2015);5、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

5、范(MH5014-2002);6、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7、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MH/T 5027-2013);8、民用机场勘测规范(MH/T 5025-2011);9、民用机场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5007-2000);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译印国际标准

6、和建议措施 机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第六版)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1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18、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 7015 -2007);19、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2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2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2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2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

7、014);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9、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及标准。第三节 编制原则1、组织管理原则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一切工作均在项目经理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严格要求,充分运用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实行全过程控制,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2、工程质量管理原则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制定本技术标的基本原则。“视质量为生命”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导方针。

8、3、工程进度管理原则根据业主制订的工期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以及交通、水文、地质、气象情况,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把计划落实到总体施工计划和相应的各段落、各主要工程项目的实处;在计划确定的前提下,编制出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详细计划,并充分满足业主提出的各项强制性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解决处理各项目、各工序之间存在的材料供应和机械使用等方面的矛盾,积极促进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4、工程安全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制定各项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强制性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并形成制度化。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第四节 指导思想1

9、、鉴于该工程有效施工时间紧、任务重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我们将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并在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上下功夫。2、针对本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工期质量目标,按照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施工总体规划。质量以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安全以“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抓到底”的管理模式,保证万无一失。施工技术以“科学攻关,工艺创新”为突破口,解决施工技术质量重点、难点,为创精品质量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最终实现“一流的施工队伍,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服务信誉”的战略目标。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 工程的测量控制1、机场坐标系本工程施

10、工测量按设计要求,平面位置采用机场独立方格网A、B坐标系,垂直跑道中心线方向用“A”表示,平行跑道中心线方向用“B”表示。施工前,由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我单位的测量人员共同对场区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测复核,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2、测量原则测量作业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点,须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专业测绘人员先根据现场平面图、设计总平面图以及有关测量规范要求对已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并进行平差计算后测设本工程的一级永久性平面及高程控制网,该网全面覆盖施工范围及机场指挥部给定的已知控制点,同时对测设的控制点及机场指挥部给定的控制点进行保护,并做好明显标

11、记,避免破坏;然后根据一级控制网测设本工程的二级及三级控制网,每次测设均进行平差计算后设置控制点,二级及三级控制点根据施工需要临时增设并做好保护与标志;所有控制网测设前将测量方案上报监理审核认可后实施,测设完毕请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3、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所用的机场指挥部给定的已知控制点及其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通过后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所有测量用的设备、仪器均经过法定单位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有效期内,上报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所有参加测量作业的人员均持证上岗,测量作图、记录、文字说明要有专人负责,并报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本工程测量作业;测量方案上报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4、测量施工技术要求(

12、1)施工测量应以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成果为准。施工前,必须对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成果进行复测,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2)施工前,把已有的控制点加密间距不大于100米,加密点采用标石,埋深不少于0.8米,埋设位置以便于施工测量、保存、稳定和不影响飞行为原则。(3)施工时要以已知控制点为起点,不得两次转点引测,测量结果报指挥部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批后作为隐蔽工程记录保存。(4)施工控制桩的测量精度按国家标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级导线测量和二等水准测量的各项规定办理,其测量精度要满足:二级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 1:10000边长丈量相对误差: 1

13、:14000测角中误差: 8方位角闭合差: 16n(n为测量数)二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2mm闭合差: 4L(L为公里数)各项工作的平面、高程定位测量必须引用两处以上的施工控制桩,并应闭合,以免错误,其测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三级导线测量和三等水准测量的各项规定,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三级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 1:5000边长丈量相对误差: 1:7000测角中误差: 12方位角闭合差: 24n(n为测量数)三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6mm闭合差: 12L(L为公里数)本工程导线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第二节 地表土、耕

14、植土清理(1)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填筑前,放出飞行区土方平整区施工边线,采用推土机、装载机配自卸汽车清除草皮土、耕植土,草皮土、耕植土外运至土面区外侧堆放,作土面区表层回填使用。(2)地表土、耕植土清除厚度为0.65m,但是在地表土较厚的地方应该加大清理深度,确保将地表土清除干净,其中局部植物根系较发达区域,须继续向下挖除所有直径大于5mm的根系。(3)对工程范围内可以移栽的树木(连同树根),应挖出并运至指定地点。对工程范围内不需要移栽的杂树、灌木(连同树根),以及地表以上植物、杂草及其成团根系,应挖出并运往指定地点单独堆放,不得与地表土混杂堆放。(4)对工程范围内的植物土、地表腐植土、局部软弱土层应清除干净,并运往指定地点,可用作后期绿化用土。(5)对工程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应进行单独清理,并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按照业主要求将其集中运输到指定的弃土场,不得与植物土混合。(6)地表土、耕植土清理完成后,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季节气候条件,及时做好临时排水、施工排水等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