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68917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三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一管理实施方案_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_完善土地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_(成_发_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工作,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_市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对田、水、路、林、村采取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的活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指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立项后,在政府指导下,实施建设用地整治复垦的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和对田、水、路、林进行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农地整理项目(简称整治项目

2、)。第二章项目立项第三条整治项目按照_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国土资发_号)有关规定,由项目业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申请立项批复。项目区规划编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第四条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符合整治项目立项要求的村方可申报开展整治项目。整治项目以一个以上完整行政村为单位申报立项,其中:建设用地整理项目申请整理的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_亩;农用地整理项目整理覆盖区域原则上不超过_亩。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实施的农用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率不得低于_%。第五条立项流程一、立项申报农

3、民_和农户可以申报整治项目,也可委托他人或各类经济_,申报整治项目。项目报经所在区(市)县国土资源局_完成后,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向_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建设工程_(简称市整理办)申报。二、立项技术_市整理办受理立项申请后,分别委托_市土地开发整治服务中心(简称整治中心)和_市规划地籍事务中心(简称规划地籍中心)对农用地整理项目和建设用地整理项目进行技术_,整治中心和规划地籍中心_后,分别出具技术_报告。三、立项受理各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将立项资料和技术_报告送至_市国土资源局政务大厅,政务大厅_资料是否齐备,资料齐备的大厅受理接件后,将资料分送各相关处室进行会审。四、立项审核农用地整理

4、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处牵头审核(会审)后转报省_审核批复,批准后由市国土资源局下达立项批复;建设用地整理项目由市政府委托市国土资源局按照_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方式审批,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资源规划处牵头审核(会审)后下达立项批复。需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实施的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审核(会审)后转报省_审批。建设用地整理项目立项批复抄送市整理办。第六条立项材料(详见附件1)。第三章项目实施第七条整治项目可由农民_和农户自行_实施,也可委他人或其他经济_作为代理机构,按程序依法_实施。整治项目立项批准后,以农民_和农户为主体申报的项目,农民_和农户可持立项批复,到_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寻

5、找投资者;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自行寻找投资者。第八条整治项目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_3-_)、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_号)和_省_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川国土资发_号)、_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_号)、_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国土资发_号)的要求实施。整治项目自立项批复之日起,两年内必须完成复垦整理工作。第九条整治项目实施涉及占用农户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等各类土地需要调整土地权属的,必须征得该农户同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实施主体编制切实可行的土地权属调整实施方案,签订土地权属调整

6、协议书,通过调田撵地、互换、一次性货币补偿等方式妥善解决。土地权属调整落实后,由项目实施主体申请,整治项目所在乡(镇)政府指导落实。第十条农民集中居住区及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方案要符合_市_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_市川西林盘保护整治建设技术导则等要求,充分体现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规划设计方案经区(市)县整理办_,报市整理办备案后才能动工建设,其中,市级示范点规划设计方案经市整理办_批准后才能动工建设。第十一条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涉农资金在整治项目实施中的聚合作用,采取1+n模式打捆使用项目资金,优先集中安排在整治项目区统筹使用,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套等城乡一

7、体化建设。第十二条整治项目的复垦工作,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监管督促,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_指导实施。项目实施主体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复垦的技术要求,确保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第十三条区(市)县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管和指导,定期向市国土资源局报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并指导实施单位保留项目实施前、中、后的对比影像资料备查。第十四条市整治中心负责对整治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市规划地籍中心配合。第十五条整治项目实施规划一旦批复,必须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调整和更改。实施过程中确因农户意愿变化、建新区规划调整等原因导致项目发生变化的,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必须按程序统筹一次性上报项目变更申请

8、,经项目立项原批复部门批准变更后方可实施。第四章项目验收第十六条整治项目验收按照_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_市建设用地整理项目立项、验收技术规范要求,由项目申报主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项目竣工验收材料,逐级上报原审批部门申请验收。第十七条验收的主要内容整治项目实施的_建设、制度落实情况,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的执行情况及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建设工程、新增耕地及拆旧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及城镇建新区用地情况、指标归还情况、项目区群众的满意程度、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落实情况、档案资料管理、工程管护和成果利用等情况。第十八条验收流程一、建设用地整理

9、项目验收流程(一)整治项目实施单位向区(市)县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二)区(市)县国土资源局_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及县级相关部门进行初检,对照项目立项实施规划图,逐一核查竣工验收拆旧图斑和影像资料成果,并对初检成果负责。(三)区(市)县国土资源局_汇总竣工验收资料,将验收资料和土地权属变更情况上报市整理办,市整理办委托市规划地籍中心负责验收技术_和现场踏勘,抽查的拆旧地块数量不得低于实施总量的_%。市规划地籍中心对核查的拆旧复垦地块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四)技术_通过后,由市国土资源局_相关处室踏勘现场进行检查验收,抽查的拆旧地块数量不得低于实施总量的_%。验收合格后,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

10、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核发验收合格证,并登记核发建设用地指标证书。(五)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需申报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其拆旧图斑必须可复核,原则上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中的_建设用地图斑为准。在挂钩项目立项批准后,由市国土资源局验收,并转报省_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省_核发验收合格证。(六)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未落实的整治项目不予验收。(七)目验收后,实施单位应及时将已复垦的耕地交由农民_或农户耕种,区(市)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与项目所在的村、组_经济_办理复垦耕地移交手续。移交后的土地必须坚持农地农用,严禁以任何方式将复垦的耕地用作非农建设。将复垦耕地作用作非

11、农建设的一经查实,相应核减区(市)县已验收挂钩项目建新区周转指标。二、农用地整理项目验收流程(一)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市整治中心和区(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和项目所在乡(镇)村参加,对竣工项目的工程完成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初验,并对初验结果负责。(二)市整治中心应对竣工的农用地整理项目工程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情况,在上报验收前进行现场核查。(三)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汇总、_、完善竣工报验所需的图件、资料,并按规范编制成册,报送市整理办,市整理办委托市整治中心进行技术_。(四)技术_通过后,市国土资源局约请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对竣工项目工程和新增耕地情况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省_核发验

12、收合格证。(五)_市投资农用地整理项目取得竣工验收合格证后三个月内,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项目决算审计、整改和移交工作。第十九条验收材料(详见附件2)。第五章项目变更第二十条整治项目实施中,涉及建设用地整理拆旧地块因农户意愿变化,调整补充地块超出_个以上,或集中居住区位置发生变化的,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必须按程序逐级上报申请项目变更,变更方案批准后方可实施;涉及农用地整理工程和资金预算发生变化的,也必须按相关规定程序申请项目变更。第二十一条_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实施完成并经市国土资源局验收合格后,项目实施业主可凭验收合格证书申请办理建设用地指标证书。建设用地指标证书可用于国有经营性

13、建设用地出让持证准入或用于交易。持证准入竞买成功后,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第六章项目监督第二十二条对于项目竣工验收时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由项目所在区(市、县)国土资源局责成并督促有关责任方按验收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和完善。第二十三条各区(市)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视具体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暂停申报项目、扣减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等处罚。第二十四条项目编制及其他从业单位和人员在项目立项、实施、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在全市范围内暂停从事项目相关工作三年。第二十五条项目主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在实施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按党纪或政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

14、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_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_年。附件1:整治项目立项材料一、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按省_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国土资发_号)立项要求。(二)_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1.农民_和农民开展综合整治项目的申请;2.完成农村产改确权颁证证明文件;3.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和区(市)县国土资源局立项申请;4.项目实施规划(文本、图件);5.村民代表_;6.搬迁农户意愿;7.土地权属调整初步方案;8.建新区地灾评估备案表;9.其他论证意见。二、农用地整理项目(一)农民_和农民开展综合整治项目的申请;(二)完成农村产改确权颁证证明文件;(三)项目1:_地籍、地形测绘成果资料;(四)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立项请示文件,专家咨询论证意见;(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摘要书;(六)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七)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报告及预算书,项目规划设计图及数字化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汇总表(按过渡类);(八)区(市)县政府出具涉农资金集中使用计划和承诺函;(九)村民_,土地权属调整初步方案。附件2:整治项目验收材料一、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一)区县项目区竣工验收请示、自查报告;(二)项目区竣工报告、竣工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