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869384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版寄给青蛙的信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写的是发生在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事。小青蛙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封信,它很难过;小松鼠知道了,就给青蛙写了一封信并请蜗牛大叔把信交给青蛙;青蛙收到信后快乐极了,小松鼠由此也感到特别快乐。课文的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生活化的对话较多,适合儿童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可从中体会:被别人帮忙是幸福的,去帮忙别人是高兴的。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寄等8个生字;认识“邻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办法:1、创设情境,体验朗读。2、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朋友之间需要多关怀、多沟通,才会更高兴。三

2、、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写8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难点:懂得朋友之间要多关怀,多沟通,就会更高兴。四、教学理念及教法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的过程和办法。倡导在学文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识字,落实识字写字教学,激励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词语。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诵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盛生活经验。五、教学对象分析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好奇心强。但由于学生年龄普遍比拟小,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记忆生字难度较大。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沛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

3、的视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兴趣谈话,揭题识字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瞧,信封上还有字呢,谁能大声地读给大家听。现在你知道这封信是寄给谁的吗?板书:寄给青蛙的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寄给青蛙的信,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本节课生字“寄互相交流用什么办法学会了“寄。 这是谁寄给青蛙的信?信里又写了些什么?下面请大家读文。二、初读课文,读文识字1、自己读课文,要求: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序号,争取把每句话读通顺。2、检查学习情况 1借助生字表同桌当

4、小老师互考生字 2各种形式读生字卡片 3做游戏大雁送信。教师引导学生静听大雁在说什么,它说:这里有许多封信要送给小青蛙,可是我已经飞累了,想找一位小朋友来帮助。只要你读准字音这一封封信就会被寄出去!教师引出话题谁想帮帮大雁?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还有几封信需要你不仅能读准字音,还要想方法记住字型才能寄出去。学生汇报识字办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记住了每个字,还帮大雁把信全寄了出去。大雁真快乐!他还想把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和你们认识出示青蛙和小松鼠图和他们打招呼。他们是邻居。三合作交流感悟课文 1、察看青蛙图,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青蛙的表情吗?课文又用了哪个词快读读课文吧。这是一只伤心难过的青蛙。小

5、松鼠看见了对它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青蛙又说了什么?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2、小松鼠看见青蛙这么难过它是怎么做的?自由读3-5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表演,在全班表演,学生评价。 3、小松鼠写信、蜗牛大叔送信小青蛙收到信了吗?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答案。 4、收到信的小青蛙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能当小青蛙快乐地大声地读自己收到的这封信。课件出示信 5、假如你是小松鼠或蜗牛看到小青蛙这么快乐地读信,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蜗牛和小松鼠的话告诉我们被别人帮忙是幸福的,帮忙别人也是高兴的,老师送你们一封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再读课文4-9自然段再次感受小松鼠和蜗牛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师生分角色朗读。 6、小松鼠和蜗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忙吗?你帮忙过别人吗?在我们帮忙或得到帮忙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总结:看,一封小小的书信牵动着小动物们的心,青蛙为等信而伤心,松鼠寄信有爱心,蜗牛送信真热心,这个故事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就让我们带领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