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85471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处理程序(1)AIDS/HIV 的流行病学特征全球截止2004年底,估计全球有3940万人感染HIV/艾滋病,其中95%生活在 发展中国家,而且每天有大约8000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到2010年前,世界126个中、低收入国家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其中 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AIDS/HIV的流行病学特征2003年底,我国有48%的县报告了 HIV/AIDS,现存HIV/AIDS约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 0。07%;其中吸毒人群占 41。3%,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占31。1%,异性 传播人群占 7。9%,男性同性恋人群占0。2%。AIDS/HIV的流行病学特征

2、 我省存在局部集中流行的现象,同时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全省防 治形势十分严峻,据保守估计,目前我省HIV/AIDS数达到7500例。在感染HIV的人群中,仅10-15%的人被发现,而85-90%的感染者表现轻微甚至 症状全无,但已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病毒。HIV的医院内感染医务人员HIV的感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报导,美国已证实医务人员院 内感染病例57例(98%与皮损感染有关);法国报告医务人员职业感染11例。职业暴露的危险度评估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3、 职业暴露的危险度评估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 伤。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 伤物有明显

4、可见的血液。暴露源的病毒载量分级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 者,为轻度类型。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为重度类型。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职业暴露 HIV 后的预防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 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 28 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

5、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 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 28 天。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 4 小时内实 施,最迟不得超过 24 小时;即使超过 24 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省、市 CDC 均已建立抗 HIV 用药药库,并有 24h 值班电话。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 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 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 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暴露源的病毒

6、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职业暴露 HIV 的处置1 级与 2 级暴露者,使用基本用药方案;3 级暴露者,应采用强化用药方案。职 业暴露 HIV 后,专家推荐三步曲处置方案:1、挤血,用肥皂在流水下清洗;2、75%乙醇浸泡 15min;3、预防用药(最好在 2h 内使用)。职业暴露 HIV 后用药方案基本用药方案:目前专家推荐齐多夫定(zidovdine)与拉米夫定(lamivdine)联 用,前者每日600mg,后者每日300mg,连服4X。目前有两者的复方“双汰芝”(Combivir)片上市,每片含前者300mg与后者150mg, 用量同上强化用药方案:如系高度暴露,再加蛋白酶

7、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L商品名 佳息患)或奈非那韦(nelfinavir),前者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800mg:后者用量为 每日 2-3 次,每次 750mg。所谓高度暴露是指下列情形之一,即暴露血量较多;暴露源的HIV滴度高; 暴露源为耐药毒株。此外,暴露血液循环,或投药时间延误过久,似应视为高度 暴露或按高度暴露处理。职业暴露HIV后的随访随访有两大内容:一是血清抗HIV检测,包括暴露当日,6w, 12w与6m,至少4次;二是服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对症处理。职业接触AIDS/HIV的预防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病人时,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1、当暴露的皮肤或衣服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

8、白大衣、戴手套;2、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要穿塑料防护衣、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职业接触AIDS/HIV的预防3、医务人员特别要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或刺伤,污染的一次性尖锐物体 用后应立即收集,在特定的容器内处理不再使用;4、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彻底洗手,特别是手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必须立即 洗手,脱去手套后还要洗手;5、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的直接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 污染的仪器、设备;6、口腔科,外科及行尸体解剖的医务人员即使对一般病人操作时也要注意避免 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7、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将污染物,如血液、体液等溅入口内,要立即吐出, 并用水漱口。

9、职业暴露HIV后登记和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艾 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 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 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及时向当地 CDC 报告。院感中双向防护医疗实践再次告诫我们,在院感控制中,医务人员仅采取自我防护是不够的,尚需考虑对病人的预防,也就是需要双向防护的新的隔离预防。为此,美国CDC于1996年,在“普遍预防”与“体内物质隔离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处理程序,” 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于2000年12月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也吸收大量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