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847243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忆在大脑哪里产生记忆在哪产生我们在大脑神经元网络层面发现了记忆活动。在进行了 2年半的实验 研究后林龙年说,这个神经元网络层面的首个记忆研究成果,可能会对将 来人类发现大脑秘密提供一把钥匙。大脑中的神经元网络活动直接决定人类行为。目前世界上对人脑的研 究在底层的基因分子层面和突触(神经元连接点)、神经元网络以及行为层 面同步展开。可适用于人类读人类思维理论可行虽然目前林龙年的实验对象只是小鼠,但是,这为人类最终破解大脑 的记忆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因为人脑和鼠脑乃至世界上大多数哺乳动物 大脑的海马所用编码方式都是一样的,因此,科学家们推测,人的大脑很 可能利用同样的原理来完成记忆之外的其它高级

2、认知功能。这是否意味着,以后在人的脑袋上也戴一个同样的机器帽子,然后我 们就可以坐在电脑前看他在想些什么林龙年表示这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 但从技术操作上难度太大。首先,人类大脑有140亿个神经元,目前最先进的仪器也只能读到小 鼠的260个神经元,所以要研发出一种能够监控140亿个神经元的帽子难 度非常大。其次,这个帽子要戴到脑子里面去,给人的大脑插上电极还有 伦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困难。人脑记忆破解可研制独立思考机器人一旦人类大脑的记忆原理完全被破解,就可以据此研制出具有人类思 维方式的机器人,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懂得联想,甚至有情有义。这种前 景让人又喜又忧,可能是美丽的画卷,也可能给人类带来

3、灭顶之灾。当然, 这种构想还非常遥远,但却再次证明了科学是把双刃剑。咔嗒、咔嗒这不是小闹钟的秒针走过的声音,而是一只灰色的小老鼠 思考的声音。记者昨天在林龙年副教授的实验室中,通过仪器听到了小鼠 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声,努力听懂这种声音,就是科学家们正在从事的研究 项目。小鼠头上插着一个特制的精细微电极推进器,这是监控它大脑活动的 探头。为了帮小鼠减负,科学家在这个推进器上方系了一个老虎形状的大 气球,免得压得小鼠抬不起头来。这只小鼠正在自己的窝里玩玩具几个木制的汽车、娃娃。从显示器上 看,它的大脑神经元活动很平静,咔嗒咔嗒的神经元活动声也很均匀。这 时,林龙年伸手过去,它机警地躲开,而显示屏上显

4、示的神经元活动立即 密集起来,很多原来未激活的神经元都活跃起来,咔嗒声的节奏也有所变 化。看来,小鼠对于敌人入侵产生了一些想法。林龙年坦言,目前他们也没有完全读懂小鼠的心思,只有几种特定的 惊吓情况能够读懂,而一些平和的情绪还有待研究。记忆分类:1.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 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 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2. 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 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人们在认识

5、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 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 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 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如教师对某个学生的第一印 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生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 相连的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 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3. 逻辑记忆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题等形式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数学定理、公式、 哲学命题等内容的记忆。这类记忆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具有概括 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4. 动作记忆(运动记

6、忆)是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为内容的记忆。凡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 做过的动作及动作模式,都属于动作记忆。如上体育课时的体操动作、武 术套路,上实验课时的操作过程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类记 忆对于人们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 础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剌激停止后,剌 激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留。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0、25 2秒之间。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据LR彼得逊和MJ彼 得逊的实验研究,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18秒后回忆的正确率就下降到 1

7、0%左右。如不经复述大约在1分钟之内就会衰退或消失。有人认为,短 时记忆也是工作记忆,是一种为当前动作而服务的记忆,即人在工作状态 下所需记忆内容的短暂提取与保留短时记忆有三个特点: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 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组 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短时记忆的内容一般要经过复 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 保留下来的记忆。从时间上看,凡是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超过1分钟的记忆 都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所存贮的信息也都经过意义编码。 我们平时常说的记忆好坏,主要是指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虽各有自己的对信息加 工的特点,但从时间衔接看是连续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