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40086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下列事件中,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B商汤灭夏和周武王灭商C西周实行分封制D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2下列哪位商王在位时,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A商汤B盘庚C武丁D商纣3下列属于历史上的暴君的是夏桀商纣王周文王周厉王齐桓公ABCD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战役牧野之战长平之战城濮之战桂陵之战ABCD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B炫耀周天子的权力和显示周天子的威风C巩固和加强西周的奴隶制统治D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伊

2、尹姜尚管仲伍子胥商鞅ABCD7夏、商、西周时期,除青铜铸造外,其他手工业还包括陶瓷业棉纺织业玉器制造业冶铁业ABCD8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道路以目”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ABCD9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部的诸侯国是A秦国B燕国C齐国D楚国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阶级的奴隶社会代替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是一种历史的倒退B最早的国家产生于夏禹时期C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11“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的是A李冰修筑都江堰B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C李耳道德高深,是龙一般的人物 D屈原的离骚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12战国时

3、期,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是A齐、韩、魏B楚、燕、齐C韩、赵、魏D赵、魏、秦13战国时期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A齐国B秦国C楚国D燕国14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原因是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重用贤才团结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ABCD15“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说的是下列哪次战役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16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竹帛书B金文甲骨文竹帛书C竹帛书甲骨文金文D甲骨文竹帛书金文17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政治上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以确立新的封建统治B由于铁制农具的使

4、用和牛耕的推广而使得经济迅速发展C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D争霸战争和诸侯混战推动社会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8孔子的中心思想是A“仁”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兼爱”19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墨子的“兼爱”和“非攻”思想韩非子的改革意识和法制思想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ABCD20“国人暴动”中的“国人”指的是A诸侯B贵族C奴隶D平民21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封建制度确立社会安定国家趋向统一民族融合ABCD二、材料解析题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5、。论语材料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为什么“管仲相桓公”后会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请简单叙述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2)材料2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商鞅变法有什么作用?23阅读下列材料:“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请回答:(1)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它表明了孟子的什么思想?(2)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三、问答题2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参考答案一、1D2B 3A 4C 5C6A7D 8C 9B10D11A12C13B14A15

6、D16A17D18A19A20D21D二、22(1)“管仲相桓公”后,帮助齐桓公进行了改革,从而使齐国强大起来,完成了争霸大业。其改革的内容有: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2)改革;新兴地主阶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3(1)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它表明了孟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2)我们要学习孟子的这种思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三、24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第二,这一时期,私人讲学和著述盛行,为个人发表观点和意见提供了便利,第三,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