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80774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诗,诗人要远行的朋友是_。2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天的天气非常_(A晴朗B阴沉),这一点可以从“_,_。”句中看出。3诗人用“_,_。”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哀愁,用_、_的修辞手法,激励朋友增强自信心,努力进取。4有关送别的古诗名句还有“_,_。”2. 试一试。1.两首写“水”的诗,比较各自怎样描写?_2.水本是无情物,诗人为什么能把它写得有情有义呢?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2、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解释下列词语。之:_ 故人:_尽:_ 唯:_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送别的时间_,故友人要去的目的地_。3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4解释诗歌后两句。_4. 阅读理解。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卜算子咏梅”中_是词牌名,_是题目。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赞颂了梅花_的品格。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

3、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_2三、四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_6.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了。1这

4、首词的作者辛弃疾是( )人A.南宋B.北宋C.南唐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A.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B.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3这首诗中有两个对偶句,请找出来。(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_7. 读古诗词,完成练习。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A.田园诗B.边塞诗C.送别诗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_。3根据古诗意思,你觉得下面哪幅图做这首诗的配图最合适?写出原因。(_)_A.

5、B.4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_8. 阅读练习。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圈出诗中押韵的字。2这首诗中包含了“_”与“_”两个四字成语。3“我劝天公重抖擞”一句中的“劝”,改用“要”或“求”的效果有何不同?_钟山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1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_”“_”“_”描绘了钟山_的情景。2“茅檐相对坐终日”一句中诗人既是相对_而坐,又是相对_而坐。3在写静景的时候,诗人常常会用以动衬静的间接描写的方法,比如“鸟鸣山更幽”,但本诗作者用了_的写法。9. 阅读古诗,做

6、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释)蕲(q)水:县名,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1这首词的作者是_,号_居士。他天资极高,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下兰芽短浸溪(泡在水中)B.潇潇暮雨子规啼(杜鹃花)C.人生无再少(少年时期)D.休将白发唱黄鸡(老年)3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词句描绘的画面。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_4在词的下阕,词人迸发出使人振奋的议论,借溪水西流

7、指出人们应该_,体现了词人_的人生态度。10.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因为有“_”一词写出了道路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兴奋B.振兴C.高兴D.兴盛2解释下列字词。耘田:_ 绩麻:_解:_供:_ 傍:_ 阴:_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8、( )。A.子女B.指青年男女C.哥哥和姐姐D.儿子和女儿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的特点。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夜阑卧听风吹雨()A.通“栏”,栏杆B.将尽,完C.擅自(出入)2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讲都属于_。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3这首诗描写了窗外冷风吹雨、寒意顿生的场景,其目的是_,描写了诗人病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_

9、的心愿。4下列诗句中与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感情不一致的一项是()。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C.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3. 古诗大厅。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无遗力”让我想到的成语是( )。A.竭尽全力B.川流不息C.力大无穷D.毫不在乎2“少壮工夫老始成”与“绝知此事须躬行”中加点字意思分别是(_)和(_)。A刚刚 B独一无二 C亲身、亲自 D事物的一头3诗人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重点分别是( )。A.要勤奋,要注重多实践B.要掌握技巧,要坚

10、持不懈C.要耐心,要多思考D.要勤奋,要深入思考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是( )A.古人做学问从来没有一个不用尽全身力气的,年少的时候就有成就,老了就更大了。B.古人做学问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年少时花了时间,到老了就一定会有最高的成就。C.古人做学问都不遗余力,只有到老了才刚刚能有一些成就。D.古人做学问很注重年少的时间,那样年纪大了才不会后悔。5下面句子中哪一个与读书无关?(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B.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6哪句话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强调的

11、内容相似?请选择:(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D.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14. 古诗练习。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1补全词句,完成练习。2写出下列字的意思。程:_聒:_3长相思的作者是_代的_。词的上阕描写的是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将士们_的情景。4“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_,“此声”指词中的_,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D.这首词描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