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差生经验介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80668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差生经验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转差生经验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转差生经验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转差生经验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差生经验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差生经验介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差生经验介绍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柴集镇后湖小学 侯海英小学体育教育与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得出:所谓“差生”是指那些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低于一些学生,连及格标准也难以达到者。新的教学标准明确指出: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放羊式”教学,要积极主动的实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发扬让孩子们动起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民主教学,以多变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对于所谓“差生”,更要调动他们的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首先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

2、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开始阶段,差生和其他同学一样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因体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差的原因,学习掌握动作要领慢,成绩差,在失败和挫折中产生急躁心理,学习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在这个阶段绝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严,更忌过急指责,相反地应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给以鼓励,要注意良好的心理效应。在教学安排上要用舒适的场地布置,引起学生良好的心境,用清晰生动的讲解,标准完美的动作师范,诱发跃跃欲试的情绪产生,用激励的比赛手段,激发运动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

3、会持久。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差生”,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要把爱心献给他们,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寓教与情,便“差生”乐于受教。教师要做“差生”的知心朋友,多找学生谈心,个别辅导,以良好的师德教学艺术启迪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三、 采用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做到内容和方法丰富、新颖、生动、具体、具有启发性,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特点,特别是新动作中,有一个新的起色,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但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每次都难以实现,因而,内心深处时常产生内疚感,迫切

4、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或条件给与补偿。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某个动作上先获得成功,然后促进全面发展,在整个学年教材安排上要考虑难易、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等项目的合理顺须。如跑、跳技巧和武术项目的合理搭配,还要上好第一节课,学习掌握第一动作。教师应当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强项的机会,去感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优越。四、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适应他们的气质特点。他们的的气质特征表现主要有一下几点:1、 他们心理过程的情绪较强,灵活性差。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穿插些心理过程练习和增强心理灵活性的练习,如游戏、小型教学比赛。2、 他们运动可塑性差,运动能力低,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进行严格的基础训

5、练,抓住重点进行技术难点的教学,并采用正确示范对比的方法,提高动作掌握程度。3、 他们的气质特点大多数表现为沉静和怯懦,遇到困难或难度较多的动作时,往往知难而退。针对这一心理个性特点,宜采用分解技术难点的方法,诱导学生进行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4、 他们既有自卑感,自尊心又很强,如果受到过多的冷落,便会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平时在上课中要掌握分寸,少批评、少讽刺、多鼓励,积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理。五、 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勤学苦练的精神。意志是为了人们到达一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力量,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一般学生相比更多,他们往往不能战胜自我,意志薄弱,退缩消极,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为此,在教学安排上,要针对他们的实际状况,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他们能够接受,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负荷和动作技术难度,攻克胆怯、畏惧退缩的心理,激发坚忍不拔的精神。 现在,独生子女多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所谓的体育差生也增多了,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是值得我们体育教育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