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79808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03-04-10八料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一、概况截止2002年四季度,全国有89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 89个城市 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 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 的48%;拥有市区从业 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 业人员的55%。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了 27个城市,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7个百分点。覆盖围进一步扩 大。89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劳

2、动和社矣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期有效数。2002年,89个城市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力累计 858.6万人次,用人单位通过 劳动力市场 招聘各类人员677.8万人次,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约为 0.79o (见表1)表1.供求总体情况/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求人倍率上期结转8733781838872/本期新增59045206747492/合计677789885863640.792002年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从全年总体状况看2002年劳动力总量供大干求,求人倍率为 0.79。分季度看,其求人倍率从 200

3、1年一季度的0.65升至2002年四季度的0.89o综合2001、2002两年的数据,劳动力市场 职业供求总体状况趋于缓和。(见图1)分产业需求 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与 2001 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 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则下降了1? 7 个百分点。分行业希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矣服务业三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占据主体,与 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 个百分点,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分用人单位希求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

4、;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分职业(大类)类别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 0.85 和 0.7。分求肢人员类别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是求职主体。与2001 年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增长了 8.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招聘、应聘条件分析分性别,从对劳动力的需求看,72.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从求职者

5、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略高干女性。分年龄,16-34岁的劳动者即是需求主体又是主要的求职群体。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紧程度要明显缓和于其他年龄组,尤其 2002年一季度以来基 本呈现逐季缓和的态势;而 45岁以上年龄组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则相对紧。分文化程度,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高中文化程度。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以外,各文化戾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分技术等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基本与用人单位对求职

6、者技术等级的要求相匹配。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处于需求人数大干求职人数的状况,相对而言,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求职者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要低于其他求职者,求人倍率相对较商的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高 级技师)O二、分产业、行业劳动力儒求从需求总量看,2002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27.3%和70.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巳经形成。与 2001年相比,第二产 业的需求比 重上升了 1? 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则下降了1? 7个百分点。(见表2)分季度看,第一、二、三产业的需求结构基本稳宦,第三产业

7、的需求一宜保持在70%左右;第一产业则保持在3%以下;第二产业各季度的变动稍大,需求所占比重2002年略 有上升(见图2)。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产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需求艾化(%)第一产业1283951.9%+0.1第二产业184709327.3%+ 1.6第三产业480241070.9%-1.7合计6777898100.0%/从行业需求看,2002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批发雪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 社矣月艮 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2.4%、21.7%和19.8%,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 的73.9%。与2001 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 7.9个百分点,

8、其中制造业增长幅度最 大,增长了 4.2个百分点,其次 是社矣服务业,增长了 2.3个百分点(见表3) o分季度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矣服务业三大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比重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02年四季度与2001年一季度相比,三大行业合计需求比重增长12.2个百分点,其中,社会服务业增长幅度较大,增长了近 7个百分点。(见图3)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行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需求笠化(百分点)农、林、牧、渔业1178831.7%+0.8采掘业514870.8%+0.2制造业147329421.7%+4.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89701.3%+0.2建筑业2

9、812464.1%0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99150.1%0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217323.3%+0.1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219320232.4%+ 1.4金融业、保险业2348893.5% 0.3房地产业1479042.2%-0.3社矣服务业134055919.8%+2.3卫生、体育和社矣福利业8521.3% 0.220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1077971.6% 0.3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067371.6% 1.1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矣团体566000.8%+0.2其他行业2604633.8% 6.9合计6777898100%/三、用人单位需求悄况从用人单位经济

10、类型看,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两者 所占比重 之和约为61.9%,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 7.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 业的需求比重仅占 12.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 3.1个百分点(见表4)。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见图 4)。表4.按经济类型分组的需求人数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经济类型需求笠化(人)(%(百分点)企业629566192.9/其中:国有企业3844346.1-2.1集体企业4097066.5 1.0私营及个体企业220360935.0+4.2联营

11、企业2810624.5+0.5股份制企业169228926.9+3.6外商投资企业5401708.6+ 1.2港、澳、台投资企业3927526.2+0.6其它企业3916396.2 6.8事业877341.3/机关260320.4/其他3684715.4/合计6777898100/四、分职业供求况分析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2002年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是用人需 求的主体, 所占比重分别为42%和27.2%,二者合计为69.2% o从各类职业的求职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职业也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为34.9%和24.2%,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

12、的 59.1%。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2002年各职业(大类)的供求状况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 的状况, 求人倍率均小于1。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0.85和0.7。(见表5)分季度看,大体而言,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供求状况略好干其他职业(大类)(见图 5)。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职 ,类别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年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年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求人倍率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单 ,负责 人2326153.4-1.13640444 ?2-0.80.62-0.02专人员80

13、581111.9?1?2109866412.800.70-0.02办事人员和有美人员73369110?8+0?2120064114.0-1.30.59+0.10商业和服务业人员284785342.0-2.1299748234?9-2.60.90+0.07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1121441.7+0.31689852.0+0? 10.64+0.14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184613427.2+4207725724.2+20.85+0.11其他1996502.9 032856293.3/0.67+0.24无要求/3936624.626/合6777898100.0/8586364100.0%/0.79+0.08五、求职人员分类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最高为 58.5%,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5.9%,新成长失 业青年占20.1%,其他失业人员占12.5%;其次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1.2%;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