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795012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体育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与健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体育与健康第一章 第一节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李有全授课地点:华亭市皇甫学校授课时间:2018年11月22日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设计华亭市皇甫学校 李有全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生活方式与健康是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作用。由于七年级学生健康意识、知识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学习该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构建三维健康观,认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知道怎样获得健康,逐步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2.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学习,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生理健康的知识,但是对生活中一些健康生活的方式不太

2、了解,会因为好奇心和自控力差的原因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男生在接触到吸烟的问题时,认为很酷而去跟着抽烟,又或者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得身体健康遭到破坏。我们的教育要关注这种倾向,并在日常的教育中采取有效方法加以引导。因此,“生活方式与健康”这一课,旨在把有关知识联系到生活实践当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90%以上的学生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能知道健康的四大基石及其含义。2.能够列举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3.通过课堂讨论和学习,让学生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能有选择的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学习重点难点学

3、习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学习难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教法学法: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讨论、讲授和学生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讨论归纳,交流合作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五、教学设计思路1.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在讲授健康概念时,首先通过音乐、具体事例让学生弄清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楚的健康情景,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情基础,然后才是分析、比较、讨论、概括。所以本节课在新课引入时采用音乐引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高

4、了学习效率。2.联系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收获自信对于重复的,学生学习之前就已经有储备的知识,教学中减少重复教学,防止学生不耐烦情绪的产生,本节课学生对健康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结合健康知识,理解学习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科学态度,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体验成功对于学生总结不够全面的知识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给时间让学生积极讨论、思考、探究、分析、归纳的过程。感受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去伪存真,归纳演绎,概括出实质性的东西。4.适时引导,知识应用

5、,理论升华学生的能力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难度较大,学生不能理解的部分就不应花无谓的时间让学生独自、胡乱探究而未果,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重在体验一种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结论会因为使用的频率的减少而逐渐淡忘,但他们所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却会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和深化。所以课堂上有些知识,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理论结合实际,让知识得到升华。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新课引入悬念激趣(约3分钟)1.播放范晓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2.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中都唱了什么?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聆听,思考并回答问题从学生的认

6、知规律着手,和平时生活中对健康的理解。引入课题生活方式与健康结合旧知识,自主学习及时探究,建构正确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归纳一、提问讲解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回答什么是健康。2.学生举手回答。3.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健康概念及组成部分。4.教师小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为载体,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二、活动一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1.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

7、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获得健康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2.活动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3.具体操作。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内容,并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小组推选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展示探究、归纳成果)教师补充讲解,并与学生互动。4.教师小结。获得健康是每位同学的权利,也是责任,更是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判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健康四大基石”(四)提问讲解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

8、军一天生活方式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说出理由。2.学生按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3.教师及时补充讲解与学生互动。4.教师结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运动,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5.教师小结。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获得与保持健康,就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思考,回忆,结合旧知识,得出:健康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者的完好状态。订对答案,对学生概括、总结不全面的知识做好补充和强化记忆。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健康四大基石”所包含的内容,做好记录,并展示。 讨论、归纳

9、、总结、得出:“健康四大基石”所包含的内容。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成功。课件展示,更直观,加深记忆。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教师可作点拨。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合作、归纳的过程。感受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去伪存真,归纳演绎,概括出实质性的东西,享受成功,保持学习热情。健康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约38分钟)(约4分钟)活动二 思考为什么林军觉得“说来容易做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改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指导,需要坚定信念支撑,需要辅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懂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

10、性,进而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信”、“行”的统一。2、活动形式。自主探究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小结。3、具体操作。(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体会。(3)教师巡视指导。(4)同组推选出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像林军这样的事例是客观存在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对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积极的行动,去战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这样才能收获与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完成作业单,订正答案)(六)教师总

11、结生活方式与健康密不可分,如果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将拥有健康。今天学习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相信它们将成我们今后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同时,我们要关注家人及周围人的健康,成为健康的使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告别愚昧,选择文明,在学习、生活中成为现代健康观念的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归纳、展示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从课本走向生活”的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解决策略:奖励或鼓励。2.课件播放出现问题解决策略:准备多个课件。提前试播。3.个别学生可能扰乱课堂纪律。解决策略:适时的鼓励和引导。板书设计课题副板 主板 副板注:主板用于教师书写课题,评价学生。副板用于学生归纳总结展示。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的方式。作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健康生活方式计划,履行有效行动。课后查找、分析、实践、总结课后反思优点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