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77646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合集(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在山的那边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根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

2、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

3、学生最根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梦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根本可以正

4、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根底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梦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

5、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表达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全班激情齐读。 六、小结

6、,布置作业 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七、信息反应:2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教学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 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宜。 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情节。 探究性、多

7、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三、课前准备 投影仪。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五、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方,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2、学习字词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

8、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3、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答复)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

9、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根底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4、教师可提要求: 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局部,尽量用课文原句。 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根底。 5、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6、布置作业 写生字。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

10、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二、教学设计 1、探究性品味“脱险局部,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局部。 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局部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

11、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

12、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拟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讨论:假设“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抚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

13、多这类的指导。 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拟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2、总结全文 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

14、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布置作业 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4、信息反应:3 、生命 生命1、教学目标 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2、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揣摩语文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启迪。 二、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精心导入 放音乐?命运?,轻微播放)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作者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