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77405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期中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测试(150分钟,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沁园春(xn)百舸()峥嵘(zhn rn) 叱骂(ch)B虚诞(xin) 游说(shu)匏樽(po) 青荇(xn)C巫山(w) 方遒(qi)岁月稠(cu) 漫溯(s)D颓圮(p) 浪遏()无恙(yn) 夜缒(zhu)答案D解析A项“沁”读qn;B项“诞”读dn;C项“稠”读ch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岚饿殍豁然开朗鸦鹊无声 坚韧不拔B坍圮 宁谧 蛩音不响蓊蓊郁郁 心旷神移C忌惮 纪要 家喻户晓没有妨碍 无与伦比D朝庭 烦躁 没精打采游目骋怀 以儆效尤答案C解析A项鹊雀;B项移

2、怡;D项庭廷。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运行到历史高位,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下,大盘开始上演高位_的行情。一些股民开始从股市中抽身,寻找最稳妥的资金保值增值渠道。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_,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粉而纯白,唇如朱点。那是一种_的美。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容貌;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这是身材。A震荡随遇而安恰如其分B振荡 随遇而安 恰到好处C震荡 安之若素 恰到好处D振荡 安之

3、若素 恰如其分答案C解析振荡:振动,主要是物理学用语。震荡:动荡,多用于精神之类抽象事物。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随遇而安:能顺应各种遭遇,不管处在什么情况,都安然处得。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但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中能跟平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恰到好处:(说话、办事)正好达到合适的地步,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恰如其分:(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正好合乎分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财政部长近日表示,一个繁荣稳定、能够而且愿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中国,与美国的利益休戚相关。B中国航天,立足科技自主创新

4、,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跻身深空探索的先进国家行列。C艺术追求的是多样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目前艺术类高考实行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省统考”,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可思议。D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答案C解析C项不可思议:原有奥妙神秘之意,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A项休戚相关:形容关系亲密,利害相关,使用对象不当;B项亦步亦趋:比喻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感情色彩不当;D项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与句意矛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气象专家分析,目前山东

5、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主要原因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所引起的。B刚发行的这一期齐鲁晚报,用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创刊20周年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C越来越多认为自己的国家可能处在错误道路上的美国人,将通过选票进行一场“美国向何处去”的重大辩论。D通过这起网上消费纠纷引起的官司,使消费者认识到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注意保留消费凭据。答案C解析A项句式杂糅,“原因”和“由所引起的”杂糅;B项搭配不当,把“采访和”去掉;D项缺主语,将“通过”或“使”去掉。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匈奴西迁与匈牙利人的祖先崔建国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的大军如神兵天将,突然

6、出现在欧洲东部。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欧洲,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并一度与西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在匈人的重击下,晕头转向的欧洲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弄清对手的底细。直到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开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首先提出,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由此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论战。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权的中国学者是持什么观点的呢?事实上,在中国的史籍中,自窦宪将北匈奴击败,迫其西迁后,北匈奴就像断线西飞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因此,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后的行踪。由于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闭塞封闭状况,中国学者直到

7、近代才得知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从西方著作中引述了匈奴侵入欧洲的过程。此后,章太炎、梁启超也注意并研究了这段历史。不过,与欧洲学者迥异,中国学者几乎全都认定“匈人就是匈奴”。然而,中国学者的加盟并没有使“匈人就是匈奴”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仍有不少疑点没有澄清。其中,尤其让人困惑的是,自中国史籍记载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起,到欧洲史籍记载公元374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兰人止,这中间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竟是空白!也就是说,从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为了查证这280多年的历史,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

8、系列考证和论争。如齐思和认为,北匈奴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单于庭,到4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东欧,有一个逐渐西移的漫长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但林干则将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分为三站。当然,这些考证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疏漏和错误,它们能否成立尚需事实,尤其是地下考古资料的证实。但是,它多少拂去了一些积淀已久的尘埃,使之隐约露出了历史真相的轮廓。其功绩是难以抹杀的!“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它所具有的合理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是空穴来风。况且,还有资料证实,公元5世纪时,匈人帝国极盛时期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曾用无比骄傲的口吻自豪地宣称,他可以将其先祖

9、追溯到1 000多年前著名的匈奴首领身上,他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 这也可以算作“匈人就是匈奴”的一个旁证吧?6下列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B在研究“北匈奴西迁”这一问题时,章太炎、梁启超等中国学者几乎都认同“匈人就是匈奴”这一观点。C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过程,目前的考证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四阶段论,一是三站论。D中国史籍记载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公元374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兰人。答案B解析A项断章取义,这只是一种说法,目前尚无定论;C项目前形成两种观点的说法有误,原文只是列出了这两种;D项“公元374年”的

10、事情是欧洲史籍中记载的。7下列关于“匈人就是匈奴”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匈奴人神秘莫测,被迫西迁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B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闭塞封闭,中国学者直到近代才得知了一点匈奴的信息。C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都是空白,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D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缺少足够的事实证据。答案A解析北匈奴人失去踪迹只是对匈奴人西迁情况的简单叙述,并不能揭示“匈人就是匈奴”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之所以还没有定论,是因为它明显

11、缺乏合理性。B中国学者首先发现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提出了匈奴侵入欧洲的创见。C18世纪后期的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北匈奴西迁”的人,他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论战。D虽然匈人帝国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但并不能为“匈人就是匈奴”这一问题一锤定音。答案D解析A项“明显缺乏合理性”有误;B项“提出了创见”有误,洪均只是引述了西方著作中的一些说法;C项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并不一定是第一位研究者,他只是第一个提出“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这一说法的人。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栾

12、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雒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13、。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选自史记季

14、布栾布列传,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游:交往B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 反:通“返”,返回C责以谋反,夷三族 夷:诛灭D与越反明矣。趣亨之 趣:赶快答案B解析反:谋反。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赁佣于齐,为酒人保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若独祠而哭之若无罪而就死地D以军功封俞侯作师说以贻之答案B解析B项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A项动词,做/介词,被;C项代词,你/代词,这样;D项介词,因为/连词,用来。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栾布“重义轻生”的一组是()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ABCD答案D解析是讲栾布的经历;是讲栾布担心皇上的行为将会带来“功臣人人自危”的恶果;是讲栾布因军功而被封侯,后来又做了燕相,此三项与栾布重义轻生无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贫困,栾布给人做佣工;后来做了强盗,因被人出卖,做了奴仆;因臧荼提拔,担任了都尉;经彭越进言,被释放并做了梁国的大夫;吴楚反叛时,因有功被封为俞侯,担任燕国丞相。B彭越对汉功勋卓著,只是因为朝廷向梁国征兵时有病不能前往,皇帝就怀疑他,而以谋反的罪名灭其三族,并把他的头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