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意愿相关理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76902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际意愿相关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际意愿相关理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际意愿(WillingnesstoCommunicate)一、溯源由McCroskey和Baer(1985)提出来的,原始目的是原本是为了解释母语交际中人与人之间有规律的语言行为差异。二、领域的扩展1. 第二语言视角的萌芽:McCroskey和Richmond(1990)发现,二语交际时,个体交际意愿与自我觉察的二语能力(self-perceivedL2competence)的相关程度特别高,而在母语交际中,与交际意愿紧密相关的是自我觉察的交际能力。2. 第二语言视角下的深入研究:(1) 缘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注意到二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具备较高

2、二语水平(proficiency)的学习者很少主动使用其二语与他人交流;而一些二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却在二语交际中表现得更为积极。(2) 理论模型:MacIntyre和Charos(1996)发展了一种二语交际意愿模式,这个模式表明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自我评价能力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交际意愿的影响。交际意愿是通过动机和自我评价能力影响二语交际的,焦虑和整合性间接影响交际意愿。焦虑通过自我评价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整合性通过动机影响交际意愿。自我评价能力对二语交际频率起直接作用。这是第一个二语交际意愿模式。实证研究证明有较强语言学习动机的学生使用二语更频繁,而有较强交际意愿的学生使用二语

3、更频繁。焦虑和自我评价能力会影响交际意愿,焦虑会对自我评价能力起作用。MacIntyre等人(1998)拟构了一个二语交际意愿的模式,该模式认为,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并非是其母语交际意愿的简单迁移。相反,母语和二语交际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相对于母语而言,二语使用中影响交际意愿的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MacIntyre等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金字塔的分层表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位于上面的变量受到其下所有层次变量的影响;而影响每一层变量的直接因素是其下一层的变量。最顶端是二语的实际使用,受该模式中所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中,最为根本的是性格,它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幕二恳B便用

4、交陆行总laF交际富崽anr,与某一冷东T魚怵空际情娠的亠情境先辱因袤劫机愼向人际功刖屛体间功机L2Ga壮会満境IE咚L于体和社性榕在这一模式中,二语交际意愿被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流的愿望”(MacIntyreeta,l1998)。这种愿望决定学习者在给予机会的情况下,使用二语与另一个体进行交往的频率。也就是说,学习者交际意愿直接影响到他/她是否参与语言交际及其在交际中的表现。Wen&Clement(2003)提出MacIntyre等人的探索性二语交际意愿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国家为背景的,与中国背景完全不同。因此,他们所提出的那些决定因素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二

5、语学习者的交际意愿的分析。Hu(2002)认为,由于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文化价值观成为塑造个人感知和学习方法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交际中,它能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所以基于以上的假设,以MacIntyr等人(1998)的二语交际意愿探索性模式为基础,Wen&Clement(2003)提出了以中国二语学习为背景的交际意愿的构建,在他们看来,中国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愿意开口讲话,表现在两个人际交往关系方面:他人引导自我(another-directedself)和顺从的学习方式,是由于中国根深蒂固哲学和文化的影响。Wen&Clement(2003)提出在中国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二语交际意愿决定因素的图式表征,他

6、们的构建区分了交际愿望和交际意愿。交际愿望是指一种故意的选择或偏好,这个与交际意愿不同,交际意愿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际的愿望。个体有交际愿望不代表有交际意愿,Wen&Clement(2003)认为在交际愿望和交际意愿的连续体之间,个体会经历一个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社会环境逊机猎向群体擦曜力J合群意识教师支持任务指向交际赠里7fL交际葩愿驻林囚索储辰盛识目险性琳监控的抑制橫糊容忍度栽租扱泮惦的期望Wen&Clement(2003)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背景,个性因素,动机倾向,情感感知。社会背景与MacIntyr等人的探索性模式的第六层相对

7、应,包括团体凝聚力和教师支持。在中国,团体凝聚力是建立在任务吸引的基础上,包括完成目标的满足感,这种感觉是无法在团体外获得的,因此产生一种归属感,但在西方,团体凝聚力强调人际的吸引(Hogg,1992,citedinWen&Clement,2003)。教师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和教师即时性,在这个模式中对学生起重要作用的。个性因素可以促进语言学习,也可以阻碍语言学习。在中国,冒险精神和歧义容忍度是与情感有关的,并与文化呈显著相关。中国人爱面子,交际愿望与交际意愿的关系是由学习者能多大程度接受丢面子的冒险决定的。歧义容忍度对有效地语言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在二语学习中歧义经常发生(Chapelle&Ro

8、berts,1986)。中国学生在这方面非常弱,大概是由于遵循规则和爱面子的传统造成的。动机倾向由隶属关系和任务目标组成,在中国二语环境下,这两个变量能够解释大多数学生的动机趋势(Wen&Clement,2003)。模式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情感感知,与MacIntyre等人(1998)的模式相对应。在MacIntyre等人(1998)的模式中,情感和认知背景对语言学习和交际背景直接影响最小的。但在Wen&Clement(2003)模式中,情感感知却起关键作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Wen&Clement(2003)的结论并没有实证研究,我们实际上不知道什么决定中国二语学习者的交际意愿以及在

9、多大程度上在中国背景下交际意愿影响二语学习者参与二语交际。(3) 对教学的意义:MacIntyreetal(1998)进而指出,激发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应该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任何不能加强学生二语交流意愿的教学项目都是失败的。只有通过增强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语言教学才能实现其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接触和交往的社会意义。(4) 概念内涵的丰富:McCroskey等人提出的交际意愿概念从本质上强调其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稳定性MacIntyreetal(1998)更加强调交际意愿所具有的情境可变性,提出交际意愿是一种基于情境(situation-based)的变量。MacIntyre等人把二

10、语交际意愿看作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学习者使用二语与特定的人交流的意图及倾向。MacIntyre,Babin&Clement(1999)干脆区分特征交际意愿(traitWTC)和情境交际意愿(situationWTC)。前者决定个体是否进入通常会发生交流的情境之中,而一旦个体处于某一具体的情境中,决定交际是否发生的是情境交际意愿。(5) 模式的跨文化解读东亚学者对交际意愿模式以重新解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Wen和Clement(2003)的中国课堂环境下的英语交际意愿模式。和Clement依据中国环境下关于学习者社会心理的大量实证研究提出,分属于4个范畴的8个变量会干预“与某一个体交际的愿望”对“交际

11、意愿”的影响。McCroskey和Richmond(1990)指出,交际行为是受文化约束的。由于不同文化对待交际的价值观差异极大,交际意愿在文化群体间会有差异。因此,在北美环境中形成的交际意愿结构假设如果要应用于其他环境,必须先考虑该环境的具体文化特征并依据这些特性作出修改。三、存在的问题第一,交际意愿与其余社会心理因素的因果关系仍不清楚。换言之,交际意愿与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极有可能是双向的,互为因果的。具体的研究结果还存在差异。第二,对交际意愿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缺乏深入的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交际意愿强、参与二语交际最多的学生是否一定语言水平最高,目前还不清楚。第三,研究

12、设计上过于依赖量化研究,部分研究测量工具本身存在问题。这是目前二语习得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的共同问题。目前研究中多用定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更是罕见。单一的研究设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众多研究得出了不同甚至有时完全相反的结果。交际意愿的研究亟待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设计,以揭示其深层次的问题。第四,研究对象单一。现有实证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西方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研究结论很难拓展到其他环境。四、研究的具体内容梳理1996-2009年间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成果,从学习者个体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时间因素三方面出发,整理和分析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诸变量以及它们与交际意愿之间的关系。【个体

13、因素】(一)二语自信在众多个体因素中,交际焦虑和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是交际意愿最主要的两个预报因子。交际焦虑和交际意愿呈负相关,而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与交际意愿呈正相关;较低的交际焦虑和较高的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能够带来较高的交际意愿。需要指出,Clement和Kruidenier把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和交际焦虑融合成一个新的概念,即二语自信。因此,在MaIntyre,etal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型出现的“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自信”就是指具体交际情境中的交际焦虑和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二)性格MaIntyre,etal的二语交际意愿概念认为性格是基础。MacIntyre和Charos探索了了五个主要性格变量对

14、交际意愿的影响。五个性格变量分别是:内/外向、随和、尽责、情绪稳定、理智。研究发现:理智通过自我感知的交际能力影响交际意愿;内/外向通过语言焦虑对交际意愿产生影响;数据推动路径分析显示,只有随和直接对交际意愿产生影响,当然这需要实证研究来证实。(三)动机、态度动机和态度是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重要情感变量。Gardner关于二语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型提出两个最基本的态度融合与对学习情境的态度,二者共同构成了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动机。MacIntyre和Charos尝试把社会教育模型与MacIntyre交际意愿模型融合,探索动机与交际意愿之间的关系。路径分析显示动机和交际意愿之间的路径系数并不显著,尽管二者

15、的相关性还比较高。Hashimoto部分模仿了MacIntyre和Charos的研究,以社会教育模型和交际意愿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但是研究却发现,交际意愿与动机显著相关。Yashima的研究发现,在外语环境下,动机影响二语自信,从而进一步影响二语交际意愿。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国际态度,指二语者对国际社会、文化、事物等的态度。研究发现,国际态度积极的学习者,二语交际意愿较高。Yashimaetal的研究也发现,对国际事务更感兴趣的学习者,更愿意用英语进行交际,自愿参与交际的频率也就越高;同时,学习英语的动机就越强,这与Yashima关于国际态度的研究一致。MacIntyreetal的研究

16、证实,有类似浸泡式强化学习经历的学生,他们的交际意愿和语言学习动机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那些没有类似学习经历的学生,二者的紧密程度大大降低,有效系数不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交际意愿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需要指出的是,分析MaIntyre,etal启发式模型中第四层中的“人际/群体间动机”和第五层中的“群体间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上述研究中的动机、国际态度等概念。其他的一些个体变量,比如性别、年龄对交际意愿也会产生影响。但是研究较少,就不在赘述。【外部环境】与母语交际意愿不同,二语交际意愿在承认性格、情感、心理因素基础作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情境的影响作用,认为二语交际意愿是基于情境的。在影响二语交际意愿的外部环境变量中,既有宏观上的社会、教育环境,也有微观层面的具体交际情境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