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7684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含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高考化学考前押题:电解质溶液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4.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

2、溶液;温度必须相同。2两种测量方法溶液的pH值可以用pH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计(精确到0.1)测定。3三个重要比较水溶液可分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下表是常温下这三种溶液的比较: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比较c(H)大小pH酸性溶液c(H)c(OH)c(H)1107 molL17中性溶液c(H)c(OH)c(H)1107 molL17碱性溶液c(H)c(OH)c(H)74pH使用中的几个误区(1)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此时pH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

3、溶液,pH6时为酸性溶液。(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5溶液中的c(H)和水电离出来的c(H)的区别(1)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1,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盐,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2)室温下,溶液中的c(H)1107 molL1,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或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溶液中的c(H)7pH11V酸V碱11(3)强酸、强碱等

4、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题组一走出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误区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2)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 (3)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4)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5)100 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2(2012新课标全国卷,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

5、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 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答案C解析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c(H)c(OH)。A项中,ab,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和水,由于酸碱强弱未知,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B项中未说明温度为25 ,故混合溶液的pH7时不一定呈中性;C项混合溶液中,c(H)c(OH)Kw,因为c(H) molL1,则c(OH) molL1,c(H)c(OH),故溶液呈中性;D项中c(H)c(B)c(OH)c(A),只能说明溶液中电荷守恒,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走出误区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

6、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溶液稀释前溶液pH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来源:数理化网来源:稀释后溶液pH酸强酸来源:pHa来源:来源:pHan弱酸apHan碱强碱pHbpHbn弱碱bnpHb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pHn(n7)的强酸和pH14n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7;pHn(n7)的醋酸和pH14n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n(n7)的盐酸和pH14n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题组二一强一弱比较的图像分析3相同体积、相同pH的

7、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强酸完全电离,中强酸部分电离,随着反应的进行,中强酸要继续电离出H,所以溶液产生氢气的体积多,在相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比快。4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Ax为弱酸,VxVyCy为弱酸,VxVy答案C解析由图知:将一元酸x和y分别稀释10倍,pH的变化量pHx1,pHyKb时,溶液显酸性,如HCOONH4;当KaK

8、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cKsp,溶液饱和,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cK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2)沉淀的转化方法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非氧化还原类离子反应都是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从溶解角度说,一般是易溶物质转化成微溶物质,微溶物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有些金属硫化物(如CuS、HgS等)溶度积特别小,在饱和溶液中这些金属硫化物不能溶于非氧化性强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c(S2)减小,可达到沉淀溶解的目的。(3)溶度积(Ksp)与溶解能力的关系的突破方法溶度积(Ksp)反映了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的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

9、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但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的电解质,不能直接比较Ksp数值的大小。题组一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因素的多角度分析1(2013安徽理综,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OH2OH2SO3OHHSOHSO向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左移,平衡右移,溶液中c(HSO)增大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c(Na)c(HSO)c(OH)c(SO)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O)c(H)c(OH)答案C解析根据加入物质的性质判断平衡移动方向,进一步判断各选项结论是否正确。A项加入金属钠后,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平衡左移,平衡右移,移动的结果是c(SO)增大。可以利用极端分析法判断,如果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