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74369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辅导:旅游学科职业设计辅导问题研究 本文 张晓燕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职业生涯设计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理解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体性格特征的根底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构造,对将来从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职业生涯设计包括对择业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观念的研究,也涉及就业准备和对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意识缺乏。调查显示,当前旅游类专业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情况相当普遍。有62%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开展和工作没有规划,有33%的大学生不够明确,表示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

2、么走;,近20%学生表示对前途比拟迷茫;,而只有5%的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有30%的学生对自己的才能、个人兴趣、气质、性格特点等并没有很明晰的认识。近60%学生没有做过职业测评,更不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展职业生涯设计。假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进展职业生涯设计,到了毕业时往往就会茫然不知所措,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更谈不上对今后长远的职业规划。旅游类专业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设计的盲点,无疑增加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受传统意识的冲击,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认可度偏低。中国传统观念里,认为从事效劳工作的职业是低人一等的,这种旧意识对大学生择业会产生影响。另外,酒店、导游是吃青春饭的观点也使得

3、大多数学生没能将旅游职业看成自己追求的终身职业,在言论压力或父母压力下放弃在旅游行业工作。这种对职业的偏见及短见是现阶段旅游行业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我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仍以分数为根底,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些考生只是凭一时兴趣,或是对旅游和酒店行业的新颖感、好奇感,填报了该专业;有的学生那么是因为所报志愿已录满,被动调剂到该专业。当他们经过专业学习和实习,对本专业和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有人会发现该专业与自己当初报考时的想法大相径庭,或者认为自己不合适在旅游行业开展,于是产生专业与意愿的背离。这种对职业的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毕业时选择其他行业就业。没

4、有明确的职业生涯目的。旅游类专业的学生往往终身职业;观念缺失。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这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存在的一个特殊的就业问题。在旅游院校举办的招聘会上,经常可见到这样的场景:很多酒店等效劳型的单位急需人才,学生对此却反响一般,问他们自己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很多人也说不清楚。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的,旅游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展。各类旅游院校缺乏对学生进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由于对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由于学校的人力、物力、资金缺乏,导致当前还有一些旅游类院校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许多学校只在毕业班开设

5、就业指导课,或者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就业讲座。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存在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等问题。上课的老师有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理解,只是空谈理论,不能针对旅游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使得职业生涯辅导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学消费生积极的影响。旅游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对策开设正规的职业生涯辅导课,对学生进展职业引导,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估教育。根据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的理念,学校应该在学生入学时就开设正规的职业生涯辅导课,要对学生进展科学的职业引导,借助于职业测评和性格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

6、合理地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全面客观地考虑职业开展问题。比方,自己的性格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自己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是管理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擅长哪些技能,是逻辑分析才能,还是语言表达才能,等等。根据学生个性评价的结果,结合专业就业趋势及就业环境等客观因素,帮助学生设计符合其开展的职业生涯和培养方案。例如对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应鼓励他们多项选择修相关课程、注重外语学习、留意酒店行业开展动向等等。帮助旅游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获得全面的专业、行业信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职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效劳。这已经不能解决

7、大学生职业开展错位等一系列问题了。事实上,旅游专业的学生从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进展多方面的理解、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鼓励。学校应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职业开展讲座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有关旅游行业的开展前景、旅游职业的性质及开展空间、旅游就业环境等信息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注重合理的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才能教育。从近几年的人才市场现状来看,学历很高而才能一般已成为市场对毕业生的新恐惧;,旅游行业尤为如此,才能大于学历;已经成为行业选才的通用标准。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才能、敬业精神以及对自

8、己的正确定位。旅游行业的选才标准决定了旅游专业的教育必需要打破传统。首先,培养学生的才能;观念。学校要把这种才能;观念的培养放到各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大学二年级开场,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的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真正激发其个性开展。其次,根据旅游专业职业市场的需求,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进展合理调整,增加职业教育及理论培训课程的比例,开设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创业才能、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观念和责任感。最后,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安排实习和培训活动,一般在三年级进展。实习与培训可以使学生与社会近间隔 接触,理解市场竞争,在

9、理论转化理论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差距。注重职业生涯设计的长期性,提倡务实的就业观。职业生涯需要规划,不能有短期行为。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成功者是靠长期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并且成功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对就业而言,不能简单地去看公司开出的薪水怎么样,一个单位的开展时机、职业生涯的前景都非常重要。认为高职位和高薪就是成功的职业生涯往往会导致盲目从众。在职业生涯中,个人也不能完全决定自己一定是成功或失败,职业规划只是减少这种风险而已,因此,让学生放低目光,选择合理就业是非常必需的。工作经历是在工作中磨炼出来的。要成认,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期望方面也应该有理性。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克曼指出,学校教育最多只能占一个人一生的1/3,其他的2/3是教育,一方面与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关,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来源于工作地点的培训和不断学习。他认为,人们高估了学校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的作用。大学生在就业时假如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容易造成期望值过高而落空,以致最后对就业牢骚满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