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72269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基础知识复习(三) 班级 姓名 得分一、 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2.食马者 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 5.板印书籍 6.若止印三二本7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8.文理有疏密 9.舟首尾约八分有奇 10诎右臂支船 11.左手倚一衡木 12.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 13.一切乌有 14.裁如星点 15.满坐寂然 16.四支僵劲 17、与之论辨: 18.同舍生皆被绮绣二、一词多义1.策之不以其道 2.执策而临之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食之不能尽其材 5.马之千里者 6.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执策而临之 9.无丝竹之乱耳 10.何陋之有? 11.策之不以其道 12.其真无马

2、邪 13.安求其能千里也? 14.虽有千里之能 15.持就火炀之 16.瞬息可就 17.每字为一印 18.其印自落 19.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0.欲印 21.唐人尚未盛为之 22.满铁范为一板 23.不以木为之者 24.又为活板 2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7.不以木为之者 28.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2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0.以中有足乐者 31.计日以还 32.高可二黍许 33.珠可历历数也 34.通计一舟 35.为念珠个一 36.妇抚儿乳 37.儿含乳啼 38.众妙毕备 39.以为妙绝 40.群响毕绝 41.不能指其一端 42.手有百指 4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

3、4.无冻馁之患矣 45.援疑质理 46.非天质之卑 47.益慕圣贤之道 48.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49.策之不以其道 50.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三、解释加点字1.一食或尽粟一石 2.无丝竹之乱耳 3.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 5.药稍熔 6.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7.有布衣毕升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其两膝相比者10.高可二黍许 11.尝贻余核舟一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14.虽人有百手 15.两股战战 16.几欲先走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9.不敢出一言以复 20、主人日再食四、词类活用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 )2.用讫

4、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 )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 )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 )1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使动用法,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 )1

5、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 )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 )22.板印书籍(名词做状语, )五、翻译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佛印)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6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7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9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6、至,不敢出一言以复。1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1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比。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5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六、填空与问答1马说作者是 的 ,字 ,世称 ,为 之一,本文选自 ,采用了 的写法,将“千里马”比作 ,“食马者”比作 ,“伯乐”比作 ,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 、 的愤懑不平之情。虽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谈

7、到人才。2. 陋室铭选自_作者_,_代哲学家,字 。铭是_,后来_ ,这种文体一般是 的。3.活板选自 代 著的 。文章详细介绍了 发明的 印刷术的 和 ,赞颂了我国古代 的高度智慧和 ,赞颂了我国古代 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核舟记选自_朝人_编辑的 _ _ ,作者是_ _,明末人,著有 _ _ 。从表达方式看,本文是_ _文。4.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文中通过 和 相结合,表现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表现了我国 的智慧和才能5.山市选自 ,作者 , 代小说家。6.课文作者 ,字 ,号 ,_(朝代)文学家。本文节选自_,这里“序”的意思是_ _。 文章通过自己 的种种艰辛和 的优越的 。说明 , ,赞扬马生的 ,表达对他的 。7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吗?谈谈你的看法。8陋室铭的中心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9.送东阳马生序给你哪些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