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戊烷课程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72249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戊烷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正戊烷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正戊烷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正戊烷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正戊烷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戊烷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戊烷课程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应化系应用化学专业题目:正戊烷冷凝器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起止时间:目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1、正戊烷冷凝器的工艺设计任务书二、概述1、换热器概述2、列管式换热器结构三、设计内容1、换热器类型初选2、确定物性计算传热面积3、传热系数校正4、压力降校核5、换热器结构尺寸设计一览五、参考文献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一、正戊烷冷凝器的设计二、设计条件1操作条件(1)生产能力:正戊烷2万t/a,冷凝水流量70000kg/h.(2 )操作压力常压(3)正戊烷的冷凝温度51.7C :,冷凝水入口温度32C .(4)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

2、 h连续生.产.(:5) 要求冷凝器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2设备型式管壳式立式列管冷凝器三、设计步骤及要求1、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列管换热器的类型(2) 选择冷却剂的类型和进出口温度(3) 查阅介质的物性数据(4) 选择冷热流体流动的空间及流速2、初步估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3、初选换热器的规格;4、校核:(1) 核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2) 核算管程和壳程的流体阻力损失5、附属结构如封头、管箱、分程隔板、缓冲板、拉杆、定距管、人孔或手孔、法兰、补强圈等的选择.6、将计算结果列表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目录2.概述3.热力计算(包括选择结构,传热计算,压力核算等)4.结构设计与说明5.设计总

3、结6.参考文古卜 献7.附工艺:流程图及冷凝器装配图-张第一节换热器概述1.1换热器简介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在换热器 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 温度较低,吸收热量。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流体参加换热的换热 器,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差别。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 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 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现在,它被当

4、作一种传统的标准换 热设备在很多工业部门中大量使用,尤其在化工、石油、能源设备等部门所使用 的换热设备中,列管式换热器仍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板式换热器也已成为高效、 紧凑的换热设备,大量地应用于工业中。1.2列管式换热器的种类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 下几种: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 1-挡板2-补偿圈3-放气嘴3.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示意图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 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 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 子

5、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 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 至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C以 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 壳壁与管壁温差低于6070C和壳程流体压强不高的情况。一般壳程压强超过 0.6Mpa时由于补偿圈过厚,难以伸缩,失去温差补偿的作用,就应考虑其他结构。2.浮头式换热器:优点1)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程、壳程;2)壳程壁与管壁不受温差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

6、一般温度T W 450 C, P W 6.4MPa;4)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5)可用于管程腐蚀场合.缺点:1)浮头端易发生内漏;2)金属材料耗量大,成本高20%;3)结构复杂。可用的场合1)管壳程金属温差很大场合;2)壳程介质易结垢要求经常清洗的场合;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使管 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 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 的膨胀不变壳体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 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4

7、. 填料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 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5. U型管式换热器:优点:1 ) 管束 可 抽 出 来机械 清洗;2 ) 壳体与管壁不受温差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适用于T W 500 C, P W lOMPa;4) 可用于壳程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5)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缺点:1)在管子的U型处易冲蚀,应控制管内流速;2)管程不适用于结垢较重的场合;可用的场合:1)管程走清洁流体;2)管程压力特别高;3)管壳程金属温差很大,固定管板换热器连设置膨胀节都无法满足要求的

8、场U形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都弯成U形,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每根管子皆可 自由伸缩,从而解决热补偿问题。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 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优点是结构 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1.3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步骤 本设计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设计方案确定和说明。根据给定任务,对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条件、主要设 备型式及其材质的选取等进行论述(2)列管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3)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计算列管式换热器各主要工艺尺寸,进行流体力学校 核计算,并画出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性能图。(4)抄写说明书。(5)绘制列管

9、式换热器的设备图。第二节设计方案的确定2.1流动空间的选择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计算中,首先需决定和中流体走管程,何种流体走壳程, 这需遵守一些一般原则。(1)应尽量提高两侧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个,使传热面两侧的传热系数接近。(2)在运行高温的换热器中,应尽量减少热量损失,而对于一些制冷装置,应 尽量减少其冷量损失。(3)管、壳程的决定应做到便于清洗除垢和修理,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4)应减小管子的壳体因受热不同而产生的热应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顺流式 就是优于逆流式,因为顺流式进出口端的温度比较平均,不像逆流式那样,热、 冷流体的高温部分均集中于一端,易于因两端涨缩不同而产生热应力。(5)对于有毒的介质

10、或气相介质,必使其不泄漏,应特别注意其密圭寸,密圭寸不 仅要可靠,而且还应要求方便及简单。(6)应尽量避免采用贵金属,以减低成本。2.1.1宜于通入管内空间的流体(1)不洁净的流体。(2)体积小的流体。(3)有压力的流体。(4)腐蚀性强的流体。(5)与外界温差大的流体。2.1.2易于通入管间空间的流体(1)当两流体温度相差较大时,a值大的流体走管间。(2)若两流体给热性能相差较大时a值小的流体走管间。(3)饱和蒸汽。(4)黏度大的流体。(5)泄漏后危险性大的流体。2.2.流速的确定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在换热器中,哪一种流体流经管程,哪一种流经壳程,下列几点可作为选择的一 般原则:a)不洁净

11、或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程,因管内清洗方便。b)腐蚀性流体宜在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到腐蚀。c)压力高的流体宜在管内,以免壳体承受压力。d)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清洁,表面传热系数与流速无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e)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因 在壳程Re100即可达到湍流。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流动阻力损失允许,将这类 流体通入管内并采用多管程结构,亦可得到较高的表面传热系数。f)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表面传热系数大的流体通 入 壳 程, 以 减 小 热 应 力。g)需要被冷却物料一般选壳程,便于散热。以上各点常常不可能同时满足,应抓住主要方面,例如首

12、先从流体的压力、 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来考虑,然后再从对阻力降低或其他要求予以校核选定。 流速的选择流体在管程或壳程中的流速,不仅直接影响表面传热系数,而且影响污垢热 阻,从而影响传热系数的大小,特别对于含有泥沙等较易沉积颗粒的流体,流速 过低甚至可能导致管路堵塞,严重影响到设备的使用,但流速增大,又将使流体 阻力增大。因此选择适宜的流速是十分重要的。当流体不发生相变时,介质的流速高,换热强度大,从而可使患热面积减少、 结构紧凑、成本降低,一般也可以抑制污垢的产生。但流速大也会带来一些不利 的影响,诸如压强降p增加,泵功率增大,且加剧了对传热面的冲刷。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见下表表:2-1循环水新

13、鲜水一般液体易结垢液 体低黏度 油高黏度 油气体管程流速,1.0 0.8 0.5 31.00.8 0.5530m/s2.01.51.81.5壳程流0.50.50.2 0.50.40.3215速,m/s1.51.51.51.00.823加热剂、冷却剂的选择在换热过程中加热剂和冷却剂的选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除应满足加热和冷 却温度外,还应考虑来源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在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加热 剂有饱和水蒸气、导热油,冷却剂有水。2.4流体出口温度的确定工艺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是由工艺条件决定的,加热剂或冷却剂的进出口温度 也是确定的,出口的温度是由设计者自己确定的。该温度直接影响加热剂或冷却 剂的消

14、耗和换热器的大小,所以此温度的确定有一个优化问题。2.5流动方式的选择除逆流和并流之外,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还可以作各种多管程多壳程的 复杂流动。当流量一定时,管程或壳程越多,表面传热系数越大,对传热过程越 有利。但是,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必导致流体阻力损失,即输送流体的动力费用 增加。因此,在决定换热器的程数时,需权衡传热和流体输送两方面的损失。当采用多管程或多壳程时,列管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形式复杂,对数平均值的 温差要加以修正,具体修正方法见计算过程2.6材质的选择在进行换热器设计时,换热器各种零件部件的材料,应根据设备的操作压力, 操作温度、流体的腐蚀性能以及对材料的制造工艺性能等的要求来选取。还要考 虑材料的经济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