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71575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和 。1、我们爱你啊,中国1、当_跳出_,_依然是_当_还是_,_早已_。啊,_,_!这段话选自课文 ,这首诗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 以及 、 ,全诗采用“_”的常规结构,首尾呼应,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 。2、我们爱你_的清香,_的醇美,_的光洁绚丽,_的天工巧夺。从这段诗中,可见我们的祖国_。3、我们爱你_奏出的古曲,_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_,祖国大地燃起的_。从这段诗中,可见我们的祖国_。4、我们爱你_的史册,_的硕果。松树的_,梅花的_,_的胸怀,_的气魄。从这节中可以感受到

2、。5、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赞美了祖国 、 、 、 、 ,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 、 、 、 。2、郑成功1、明朝末年,_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_。他们_台湾同胞,台湾人民 。2、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 、 的伟大功业,歌颂了郑成功的 和 。我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些民族英雄: 。3、从_来到_的,有不少_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_。他还规定_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_族和_族的关系_了。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民族英雄郑成功_、 伟大

3、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 作用。4、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 (国籍)音乐家 弥留之际的请求,表达了他 。我国也有这样的音乐家,如: 。2、这时,埃斯内尔又_过一只_,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_,它是我们送给你的_,请收下吧!”埃斯内尔是_的老师,他送的礼物是_,用意是_。3、弥留之际,肖邦_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_带回去,我要_。”“弥留之际”的意思是 ,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_的情感。4、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_。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

4、人,坐着马车离开了_。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_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_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_。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_!”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_,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_,它是我们送给你的_,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_。他_从老师手里接过了_,回首望了_,然后登上马车,_。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_年。为了_,也为了_,肖邦_。_,使肖邦原来的_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_,肖邦紧紧_姐姐路德维卡的手,_:“_”。肖邦就这样带着_。当时他才_岁。5、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4

5、、古诗两首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诗人_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 ”。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_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泪如泉涌,洒满衣襟,因“_”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_,_。”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全诗体现了一个“ ”字,从“ ”、“ ”、“ ”、“ ”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而欣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他激动、欢喜的原因是:不仅诗人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争之苦。“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6、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2、示儿是_朝诗人_的绝笔,以遗嘱的口吻告诉孩子,他为 (用自己的话回答)而“ ”,叮嘱孩子“ , ”(填诗句)。意思是_。表达了_的感情。像这样充满爱国热情的诗句还有:_,_。_,_。3、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九州:指中原。同:全国统一。定:平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4、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

7、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5、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

8、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6、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 为第三者届 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 、 、 等民族,请简单介绍你了解的一个民族:_。5、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个 ,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 第三部分而改编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故事发生在_(时间

9、),说的是赵国的_用_方式向_请罪的事。现在常用这个成语表示_。剧本共分为_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_,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_。剧本开头先写明_、_和_。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写人物对话,讲了_故事。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廉颇的知错就改,爽直磊落。6、最后的姿势1、 年 月 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最后的姿势根据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时间,谭千秋老师 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 , 的无私大爱。2、“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3、这篇课文在表现谭老师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 的方法。4、“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的意思是5、你还了解大地震中哪些感人的事迹?用几句话简要地作个介绍: 7、船长 1、船长这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