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714725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池(第一课时)导学案(孙文汇)讲课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四 第四章 第3节电解池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电解池的构造,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两极2初步掌握阴、阳离子在两极的放电顺序3初步掌握对电极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判断4提高对实验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5感悟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的乐处,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重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学习难点】离子放电顺序、电极反应物及产物的判断预习案【教材初读】电解池1概念:将转变为的装置。2阳极与阴极阳极: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阴极:与电源相连的电极3构成条件电源两个电极或熔融电解质探究案探究一电解CuCl2溶液(一)实验探究CuCl2溶液CC 烧杯中的液体为CuC

2、l2溶液,合上电源开关,给CuCl2溶液通电时现象:阴极上 ,则该物质是 。阳极上: ,经 检验,该物质是 。两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阳极: 。反应类型: 反应。阴极: 。反应类型: 反应。总反应式: 。 (二)归纳总结:过程分析:CuCl2溶液中存在 离子,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 移动,根据 相互吸引的原理,带负电的氯离子向 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 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 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 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电解原理:1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电子从电源的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从电解池的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

3、2电解池的阴极聚集电子,吸引溶液中的离子向其移动,使该离子发生 反应;则电解池的阳极吸引溶液中的离子向其移动,使该离子发生 反应3电解:使电流通过 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的过程。我的疑问: 探究二放电顺序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作放电。用碳棒作为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阴极上:溶液中的阳离子要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就越 (填难或易)得电子。因此阴极上氧化性强的离子 (填先或后)得电子而被还原。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 ,越 得电子。因此下列阳离子的放电性循序大小为:Ag+ Cu2+ H+(水或酸) Al3 Na+阳极上:阴离子要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从Cu

4、Cl2溶液的电解产物可知: 的失电子能力比 强。而氟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很 ,因而F失电子能力最 。研究表明:OH的失电子能力比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强:4OH 4eO2 2H2O根据非金属性的强弱,分析下列离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S2 I Cl OH(水或碱) 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 F。【思考与交流】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请你填写下列表格电解质阳极反应物阴极反应物阳极产物阴极产物电解对象NaClCuSO4Na2SO4课后巩固1.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溶液浓度增大pH变小B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pH不变C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OH-溶液pH变小

5、D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2. 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a极板b极板x电极Z溶液A石墨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石墨石墨正极AgNO3D石墨石墨负极CuCl23. 在一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段 时间后: ( )A.溶液的PH值增大; B.Na+和CO32-的浓度减小;C.溶液的浓度增大; D.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4.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NaCl 和CuSO4的混合溶液,对首先从阴阳两极析出的产物判断正确的是( )A.阴极析出Na B. 阴极析出Cu C. 阳极析出Cl2 D.阳极析出O25.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A.CuSO4B.AgNO3C.BaCl2 D.H2SO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