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负荷+热水定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71445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热负荷+热水定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冷热负荷+热水定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冷热负荷+热水定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冷热负荷+热水定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冷热负荷+热水定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热负荷+热水定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热负荷+热水定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非节能建筑:建筑物类别冷负荷指标W/m2推荐指标W/m2热负荷指标W/m2推荐指标W/m2办公楼、学校9012090608070公寓、住宅709080457060宾馆、饭店801109010060907080医院100140110120658580综合性建筑餐饮、娱乐1202001301409013090100商场、百货大楼15025016018065807080影剧院18035022095115100体育馆150300200115165130食堂、餐厅200350250115140120展览厅、报告厅13020015095115100会议室2003002301001501

2、10节能建筑建筑物类别冷负荷指标W/m2推荐指标W/m2热负荷指标W/m2推荐指标W/m2办公楼、学校8510085608065公寓、住宅608075457055宾馆、饭店80100859560907080医院809090658070综合性建筑餐饮、娱乐100150110120801008090商场、百货大楼12020014016065756575影剧院1603002009011590体育馆150250180120150120食堂、餐厅150250200115140120展览厅、报告厅12018014090110100会议室18025020090120100注:以上指标不含新风负荷,而且计算负

3、荷时应以总建筑面积为准.以上是对不同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选取的经验总结,实际选取的时候还要考虑建筑物维护结构的性能以与用户的特殊需求投资、舒适性;另外,当建筑物是复合建筑类型时,即该建筑物具有多种功能,这时应该根据不同功能建筑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得出加权平均冷、热负荷指标.当建筑物有新风需求,且新风负荷由空调系统承担时,冷、热负荷指标在选取时应相应增大,简化计算时可乘以1.21.4的系数.冷负荷估算指标W/m序 号建筑物类型与房间名称冷负荷指标序 号建筑物类型与房间名称冷负荷指标1旅游旅馆:客房标准8011017一般手术室1001502酒吧、咖啡厅 100180 18 医院:洁净手术室 3005

4、00 3西餐厅 160200 19 X光、CT、B超诊室 120150 4中餐厅、宴会厅 180350 20 商店:营业厅 150250 5商店、小卖部 100160 21 影剧院:观众席 180350 6中庭、接待 90120 22 休息厅允许吸烟 300400 7小会议室允许少量吸烟 200300 23 化妆室 90120 8大会议室不允许吸烟 180280 24 体育馆:比赛馆 120250 9理发、美容 120180 25 观众休息厅允许吸烟 300400 10健身房、保龄球 100200 26 贵宾室 100200 11弹子房 90120 27 展览厅、陈列室 130200 12室内

5、游泳池 200350 28 会堂、报告厅 150200 13舞厅交谊舞 200350 29 图书阅览室 75100 14舞厅迪斯科 250350 30 科研、办公 90140 15办公 90120 31 公寓、住宅 8090 16医院:高级病房 80110 32 餐馆 200350 热负荷估算指标W/m序 号建筑物类型与房间名称热负荷指标序 号建筑物类型与房间名称热负荷指标1住宅45707商店65752节能住宅30458单层住宅801053办公室60809一、二层别墅1001254医院、幼儿园658010食堂、餐厅1151405旅馆607011影剧院901156图书馆457512大礼堂、体育馆

6、115160注:摘自陆耀庆主编的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传热系数大致数值范围过程h/W/从气体到气体常压1030从气体到高压水蒸气或水10100从油到水100600从凝结有机物蒸汽到水5001000从水到水10002500从凝结水蒸气到水20006000换热器计算:对数平均温差计算生活热水负荷的选取生活热水一般温度在60以下,常用场合:住宅生活热水、宾馆客房热水、公共浴室热水等.1.热源形式:分散供热水: 热水器燃气、电、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市政热力锅炉系统燃煤、燃油、燃气、电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2.热源的选择:在项目前期,首先应根据使用要求、耗水量、用水设备情况与热源情况等

7、因素确定热水供应系统的形式.在确定系统热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热水系统的热源应首先考虑采用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余热与废热的利用需要专门的设备,一般适用于工业生产中有余热、废热发生的场合;地热深层的利用受到地热资源、开采条件的限制,常用在地热资源丰富且用热量大的场合;太阳能因其利用方便、运行费用低等因素是较常用的一种制备生活热水的形式,但应用时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应附设一套辅助加热装置.(2) 若上述条件不具备,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3) 若1和2都不具备,可设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或蓄能电锅炉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因为锅炉供暖水的温度一般在8

8、0以上,而生活热水的温度在60以下,所以一般通过换热来间接制备热水.(4) 如果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和制冷,应首先采用热泵加能量回收装置来制取生活热水.3.热水负荷的确定:在确定热水供应系统形式后,要根据用水人数、用水时间与用水定额等条件确定生活热水日用量以与小时耗热量等.热水供应系统按用水时间可分为24小时全日供热水和定时供热水两种供水方式.1全日供应热水需要全日供应热水的场所比较广泛,包括住宅、别墅、招待所、宾馆、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全日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负荷一般按照设计小时耗热量选取,其计算方法有两种:根据人数或床位数确定:Qh=KhmqrCrtrtl/ 86400式中: Qh

9、设计小时耗热量;Kh小时变化系数,根据表13选取;m用水计算单位数;qr热水用水定额,根据表4选取;C水的比热,C =4187;r热水的密度Kg/L;tr热水温度,通常取tr =60地源热泵系统取50;tl冷水温度,地区一般取10.根据卫生器具的种类和数量确定:Qh= Crtrtl/ 3600 式中: Qh设计小时耗热量;qh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定额,根据表5选取;n0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1h内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系数宾馆0.550.75、医院0.250.5;C水的比热,C =4187;r热水的密度;tr热水温度,根据表5选取;tl冷水温度,地区一般取10.注意:1. 规范中给出全日制供热水条件

10、下的一系列Kh值与床位数的对应表格,是一些离散的对应点,为了便于计算,总结Kh值的经验公式:住宅:Kh=1.8367+33.0111m0.5, 50m6000;旅馆:Kh=2.2818+56.8511m0.5, 60m900;医院:Kh=1.2355+23.0257m0.5, 50m1000.2. 对于同时使用系数b,当人数或床位数小于100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靠近上限的数值;而当人数大于300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靠近下限的数值.2定时供应热水:应用场合:工厂浴室、公共营业性浴室、学校、剧院、体育馆等.定时供应热水系统的热负荷也按照设计小时耗热量选取,通常根据卫生器具种类和数量确定:Qh= C

11、rtr-tl/ 3600 式中 Qh设计小时耗热量;qh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定额,根据表5选取;n0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1h内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系数住宅、旅馆、医院取0.71.0,供水时间应不小于2h;工业生活间、公共浴室、学校、剧院、体育馆等取1.0;住宅一户带多个卫生间时,只按一个卫生间计算;C水的比热,C =4187;r热水的密度;tr热水温度,根据表5选取;tl冷水温度,地区一般取10.注意:1. 由于规范中只有全日制供应热水的小时变化系数Kh表,因此对于定时供应热水系统,即t24h,Kh没有相关的参考数据,所以定时供应热水系统一般不推荐使用方法.2. 如果由于条件限制只能使用方法,那

12、就将方法中公式分母的8640024小时改为实际供水时间,并参考全日制供应热水的Kh值进行计算,虽然这样做不是很准确,但由于采用定时供热水系统的旅馆一般规模较小,用水的不均匀性也较高,因此能够满足要求.定时供应热水系统的形式更为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机房空间、机组容量、配电容量、运行模式,确定机组与水箱的大小.表1 住宅、别墅的热水小时变化系数Kh值居住人数m100150200250300500100030006000Kh5.124.494.133.883.703.282.862.482.34表2 旅馆的热水小时变化变化系数Kh值居住人数m1503004506009006000Kh6.845.614.974.584.193.90表3 医院的热水小时变化变化系数Kh值居住人数m5075100200300500Kh4.553.783.542.932.602.23表4 热水用水定额序号建筑物名称单位最高日用水定额L使用时间h1住宅有自备热水供应和沐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