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698868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1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拟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标准和做人的原那么。比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假如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

2、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合适但根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如今的人有了自己的标准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如今仍然受到肯定。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

3、先引其炎而后从之。那么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务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2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可以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意发表什么评论。毕竟我对其理解的深化程度还远没有到达可以对其历史地位或性质妄加评论的程度。这个学期,思修课布

4、置写论语的读书笔记作为平时作业,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写一点点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错误,请教师给予指正。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3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那么,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那么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

5、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那么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渐渐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4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他的弟子子贡称为“天纵之将圣”,一百多年后,孟子更是认为孔子身上凝聚了圣人的各方面的优点,是古代圣人的“集大成

6、”者。司马迁不仅将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中,而且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评论中写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那么荣,没那么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如今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本次阅读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纵观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

7、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理论,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那么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二选一章写读书心得5 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还是我国第一个系统阐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宏大的深远影响。论语一书是孔子学说的表达,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

8、孔子认为的最高的道德准那么和品质。其中几那么令我印象颇深。第一那么当然就是开篇第一章的第一那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嘛!多么勤奋的人,多么乐观的人,多么大度的人,这样的人不为君子谁为君子?这值得我们学习。学后复习,不仅会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会从旧的知识中领悟到新的东西,就是“温故而知新”,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而来,大家在一起讨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一起交流

9、生活、交流学习,真的是很快乐。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的思想、爱好都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去为此怨恨、恼怒,应该用宽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别人,去原谅别人,这样的人才可以被称得“君子”。孔子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那么: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谦虚了,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说所做有很多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如此重要的伟人,还说出如此自谦的话,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即假如一心一意培养仁德,就可以消除恶。确实,品德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会使一个人丑陋、恶毒,甚至会让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仁慈,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可见,培养仁德是很重要的。论语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书,不仅仅是如今,甚至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它都会鼓励着人们不断的积极进取,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