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69655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合欢树教学设计一、作家研究 1生平 事迹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入读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到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患上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思想 精神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很爱自己的母亲。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

2、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3作品 创作在街道工厂工作时,史铁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作品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同时还兼有对知青生活的

3、回忆。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小说创作上,大都表现了对于生活哲学化的思索。史铁生的创作是十分丰富的。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发表了回忆知青生活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1984年,小说奶奶的星星再次为他带回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殊荣。他的小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也获得了作家报评选的1996年十佳小说奖。同时老屋小记还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这段时间写的243则人生笔记被结集为病隙碎笔出版发行。一些作品被

4、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05年,完成长篇小说我的丁一笔记,再次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4价值 影响2003年在中国首届华语文学传媒杰出成就奖颁奖仪式上,史铁生受到这样的肯定:“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惕和关怀。”史铁生写出他的生命印象,以其特殊的生命历程写出哲学意味浓重的著作,在文坛独树一

5、帜。史铁生并非拥有广大商业市场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在文学界所发散出的特质却是值得一究。 1980年以来,在写“先锋小说” 的风潮下,史铁生继承了它开创性,但舍文本形式而著力于思想的革新与超越。因此,史铁生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最具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其小说渗透出饱满的哲理思考,在他的悲剧性的生命体验里,写作成为安身立命的生路。二、课文解读1课文内容 主旨本文是一篇表现爱的优美散文,主要按时间顺序向我们叙述了十岁那年“我”作文获奖母亲教育我不要骄傲的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我在外闲逛瞎呆不愿回家、想看又不敢去看合欢树的事情。全文以“合欢树”为中心意象却并不拘泥,以“母亲

6、”为用力点却又时时荡漾开去,表现母亲对“我”深挚的爱和“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2结构特点 艺术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几件生活中的小事,全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前面部分主要写母亲生前的事,后面部分主要写母亲逝世后的事;前者以写“人”为主,后者以写“树”为主,两大部分有机融合,形散神聚。3表现手法 技巧本文通过写几件生活中的小事,以小小的合欢树来表现深厚的母爱和对母亲的怀念,“小”题材表现了“大”内涵。4语言运用 特色本文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的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5作者

7、情感 评价文章娓娓道来深切母爱,内心的深情如涓涓细流,闲话家常一一道来,怀念、悲痛之情潜藏于字里行间,思绪所至,笔触所到,都蕴含着深切隽永的母子真情母亲对“我”深挚的爱和“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史铁生生平及其作品;掌握文中疑难字词及其形近字的读音和意义。2.能力目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品味语句,体会母亲对“我”深挚的爱和“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通过感悟亲情,训练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3.文化目标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之情。四、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品味语句,体会情感。难点: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五、教学过程(

8、一) 走近作者生平简述:史铁生(1951),1969年插队陕北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回到北京,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81年患上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作品题材: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二) 字词积累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呛(qing 呛人) 炙(zh炙手可热) 虔(qin虔诚) 沧(cng 沧海) 炎(yn炎热 ) 虏(l 俘虏)侥(jio 侥幸 ) 逛(gung逛街) 享(xing享受)饶(ro 富饶 ) 诳(kung 诳语) 亨(hng亨通) (三)整

9、体感知1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些事情?2作者借这些事情表现怎样的主题?在 作文获奖,母亲教育“我”不要骄傲 母世 双腿残废,母亲为 “我”治病 亲时 母亲在小院种下一棵合欢树 爱母亲鼓励和支持“我”写作 我 爱去 在外遐思闲逛,不想回家 我世 怀后 念不敢看又想看而最终没看成合欢树 母 亲(四)研读品味文中哪件事或者哪个细节触动你或令你感动,为什么? 示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将儿子的胯部熏成烫伤后,心理上,母亲“惊惶”了几个月,行动上“昼夜守着”,语言上一味地反问自己、责怪自己,精神上,“不好的话,非疯了不

10、可”,这些都很形象地表现了“我”病情不好时母亲辛劳和内疚之情。(五)表达交流欣赏音乐,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内心独白,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妈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谢谢您把我带到这个美好的世间,谢谢您陪伴我走过颠簸的人生之路,谢谢您教会我直面生活的喜怒哀乐!成长途中,您一直是我温暖的港湾、坚实的后盾!看,您双鬓的每一根白发、额头的每一道皱纹都是我成长的见证,这无私无悔的挚爱与奉献滋润着我鲜活的生命。我爱您,妈妈!(六)探究写法作者为什么写到合欢树?明确: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就像我的成长。弱小的合欢树得到母亲的细心照料就像病中的我得到母亲的悉心照顾,沐浴着母爱。象征着“我”合

11、欢树是母亲栽种的,寄托着母亲的希望。合欢树的树影对孩子的荫蔽就像母爱的荫蔽。象征着“母亲”(六)作业请借鉴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一篇叙事性散文。(七)与你共勉生活中并不是全是艰辛和困难,它同时存在舒适与欢乐;就象我们经历的季节,严冬过后是春天,风雪过后艳阳天。六、板书设计合欢树史铁生事情 感情 写法 以 母 小 爱 见 “我” 大七、回顾与感受合欢树规范阅读教学课例点评合欢树是史铁生一篇追忆母爱的散文,写于1984年11月。这一年,史铁生继1983年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又一次获奖,心情自然是喜悦的。然而,想到为自己付出一生辛劳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心中不免又生

12、出几分忧伤。合当与慈爱的母亲共享这收获的欢乐,可是偏偏已不能够,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柔肠百转中记录下对母亲至情的怀念。赏析一篇散文,了解作者是基础,读懂文本是关键。把握史铁生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深邃的人文思想是解读合欢树乃至史铁生其它作品的基础。了解史铁生,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史铁生的知青生活;二是史铁生的残疾人生;三是史铁生的精神世界,即他的宗教思想和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因为史铁生对生活的挚爱,他笔下的那段知青生活,没有憎恨和阴冷,而是健康和快乐;因为史铁生从19岁时便开始了他残疾的人生,对残疾人的生理残疾和对正常人的精神残疾、对人生和命

13、运便较常人多了一份关切,“生存还是毁灭”,是一切哲学命题的基本命题,“活着还是死去”,是史铁生生命意识中不断思考的一个同样具有哲学意味的命题,所以我们说史铁生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思想家;史铁生和命运顽强抗争,活得健康而快乐,和母亲对关爱是分不开的,于是母爱便成为史铁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都是歌颂母爱的精品。合欢树结构简单清晰,语言朴素无华,内容通俗明了,选材撷取与母亲生活中的几件平常小事,所表现的主题与初中八年级上册所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相似。全欢树就文字而言,初中生也不存在阅读障碍,但不一定能真正读懂。难点在于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未必深刻透彻,多数学生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是本能的,是天经地义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残疾生活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学生缺乏成功之后与母亲阴阳相隔的人生体验。文章可以讲的东西很多,比如精彩的构思,比如蒙太奇手法,比如融合了书面语与北京地区的民间口语,偶尔还带些陕北方言的独具个性色彩的语言风格。但何翠环老师在整体把握之后抓住了“最能触动学生的事件或细节”和 “以小见大”、“象征”的表现手法两个问题来重点讲授,我认为是合理的。文中哪件事或者细节触动你或令你感动?母亲为“我”做的事何止万千,但作者不是顺手拈来即入文章,而是经过精心的筛选,并且详略有别。文章选择“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