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69295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总结第一章 绪论1.1计算机网络概述A. 计算机网络功能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B. 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网络、面向全球互联的计算机网络C. 我国因特网建设经历阶段初始阶段(1986-1994 )、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1994-1995 )、网络商业应用阶段(1995 后)D.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E.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物理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信息功能组成:资源子网、通信子网1.2计算机网络分类A. 按拓补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形、树

2、形B. 按地理范围分类个域网、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因特网C. 按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D. 按传输技术分类点对点网络、广播网络E. 按网络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专用网1.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 OSI模型七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多层功能和特点层次间数据的传输过程B. TCP/IP 模型四层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多层的功能和特点第二章 物理层2.1数据通信定义:数据通信是指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以二进制形式进行信息交换。 数据通信就是利用通信系统对各种数据信号进行交换、处理和传输的过程。 A.数据通信模

3、型数据定义:信息定义:信号定义:.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A)模拟数据、数字数据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说明或解释)后得到的,即信息是按一定格式组 织起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在电路中,信号就是具体表示数据的电磁编码。B)C)D)数据传输速率波特率 Rs=1/T(Baud)比特率误码率Rb=Ne/N带宽Hz时延 发送时延=b/bps传播时延=m/m/s处理时延信道容量Rb=(1/T)log2N(bps)2.2传输媒体定义: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是数据传输系统中连接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物 理通路。分类:有线的传输媒体无线的传输媒体A.B.FC.D.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光纤)无线通信2

4、.3数据传输方式按照通信方式A.E.C.I并行传输串行传输同步传输异步传输单工(广播)半双工(对讲机)全双工(电话) 按照通信时对信道的使用方式按照通信方向共享通信点对点通信2.4数据编码技术,模拟数据编码数字调幅数字调频数字调相非归零码ASKFSKPSK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数字数据编码2.5多路复用技术I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码分多路复用CDM)(2.6数据交换技术J 数据交换是指在任意拓补结构的通信网络中,通过网络结点的魔种转换方式实现任意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链接。线路交换;、.存储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报分组交换J虚电路分组交换混合

5、交换L ATM交换帧巾继交换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的功能A.数据链路层的工作过程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有确认的面向链接的服务组帧字节计数法字符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违例编码法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电子邮件是使用下面的 协议。A、SMTPB、FTPC、UDPD、TELNET半个世纪以来,对计算机发展的阶段有过多 种描述。下述说法中,比较全面的描述是A、 计算机经过四代发展阶段,电子管阶段、 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B、计算机经过四型发展,即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C、计算机经过三段发展,即大型机、微型机、网络机D、计算机经过五段发展

6、,即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局域网、广域网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都是 。A、高性能计算机B、具有通信能力的计算机C、自治计算机D、主从计算机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有四种,它们是。A、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B、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C、星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D、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网络中实现远程登录的协议是 。A、HTTPB、FTPC、POP3D、TELNET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A、软件与数据库B、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C、硬件、软件与数据D、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向用户提供可靠 的端到

7、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传送 报文的是。A、应用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 。A、资源共享B、建立通信系统C、建立自动办公系统D、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接入Internet (因特网) 所需使用的接入设备是。A、防火墙B、集线器C、路由器D、中继转发器在下列各项中,指出一个计算机网络的3个主 要组成部分。1、若干数据库2、一个通信子网3、一系列通信协议4、若干主机5、电话网6、大量终端A、1、 2、 3B、2、3、4C、3、 4、 5D、2、 4、 6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 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A、传输层B

8、、表示层C、会话层D、应用层OSI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 。A、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 地传送报文B、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 数据的交换C、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 式D、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网络的不安全性因素有。A、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存取和电子窃听B、计算机病毒的入侵C、网络黑客D、以上都是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要采用分层结构 的理由是。A、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各层因技术进步而做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从而保持体系 结构的稳定性C、比模块结构好D、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文件传输是使用的下面 协议。A

9、、SMTPB、FTPC、UDPD、TELNET如果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则称其为。标准答案 为:对等网络网络的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其中最底层 是。标准答案为:物理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有 层。标准答案为:7或七OSI参考模型的七层中,最复杂、协议最 多的是。标准答案为:应用层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 4个层次,它们是 应用层、传输层、 和主机-网络层。标准答案为:互联层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 的拓扑结 构标准答案为:通信子网在通信网中,为了防止当发送能力大于接收 能力时造成数据丢失的现象,要进行标准答案为:流量控制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链接日期: 1991年6月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 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超流水线技术”细化流水,提高主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