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艺术的认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69088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艺术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对艺术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艺术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艺术的认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艺术的认识艺术愉悦大众,陶冶性灵。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艺术作品是个性化 的体现,每幅作品都流露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蕴含着价值观和世界观,喜怒哀乐表达在一 笔一划之中。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我到晚年越来越强调鲁迅,是因为我成长的那个时代是鲁 迅的时代,非常激进的,我认识中华民族就是因有鲁迅,中华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是鲁迅 告诉我的。我们现在仍需要鲁迅精神,永远需要。鲁迅告诉我们要讲真话,要看到自己民族 的优点,也要看到本民族的缺点。看到缺点,就要克服缺点,就要去创新,一个不懂得创新 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吴冠中在央视大家上谈艺术时说,“艺术只有两条路:小路, 娱己娱人;大路,震撼

2、人心。100 个齐白石抵不了一个鲁迅。”在艺术上求新,在思想上求 真,这就是吴冠中。他说:“人到晚年不讲真话,将来一辈子遗憾,永远遗憾。历史上讲了 假话的人,一辈子遗憾,到晚年再不讲真话,就没有改正余地了。”“我负丹青”,是大师吴冠中自传的书名。一个“负”字意味深长,道出了大师在 艺术上的永不满足。将一生交付丹青水墨。“鲁迅是我精神上的父亲。”吴先生非常崇拜鲁 迅,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不欠人、不求人、 不求官。”鲁迅先生的精神给吴冠中以极大的启迪。艺术家有思想,作品有灵魂,才经得起岁月和目光的评判,优劣高下自然分明。我 赞同吴冠中先生的观点:“整个社会都

3、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 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 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哲人庄子对生命作出了最艺术的表达,这 千古经典,这千古杰作,只四个字:方生方死。“天意从来高难问”。有时候,我想,现在是文化垃圾遍地都是的年代,究竟有多 少精品可以传世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一点也不过时。他犀利的 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至今没有被超越。我们每个人从生活中感悟生命的各种意义,对于探索 这些意义,我们人类开创了各种形式或途径来认识世间万物的存在:科学,使我们认识和探 索世界;哲学使我们理解和

4、改变世界;而艺术呢,则使我们感悟生命和体会生活的幸福,无 论是哪一种形式或者途径,都可以说是人们对世界或人间自我意义上的认识和表达,这种自 我表达又根据人们感知世界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从感性与理性程度显示出差异,由此便是以感 性与理性出发形成了科学、人文、艺术等不同领域,形成各种以此种认识和表达世界的科学 家、哲学家、艺术家。而这些大家们将一些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追求对世界的拷问,都无疑是幸福而幸运的。因为他 们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心灵进行对世界本来面目的感受与思考,这种表现有时因太过着迷 甚至偏执而陷入疯狂的境地。就像伟大但又充满悲剧人生的梵高和他的著名作品【向日葵】, 画中向日葵的每一片花瓣都朝着

5、不同方向翻卷着,卷曲的花瓣和浓艳色彩在与现实反差下形 成强烈对比,可以看出用来表达他的精神世界的感情是如此的炽烈,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你几乎可以体会到的所有人间情感,都可以浓缩于一幅方寸薄纸间。从艺术家的作品中,看 到的不仅仅是他对于世界的表达,还有来自于另一处精神世界的幸福!如果有人问我艺术到底是什么,给艺术下个定义,恐怕很不好回。,我个人认为对艺术的定 义犹如对哲学的定义一样,隐晦而高深莫测。艺术若要单单看作是对世界万物里真善美的表 达,我觉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局限或片面,就如同哲学上的微言大义世俗的人往往会望 文生义,而终究参不透真正永恒的智慧,所以我们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言传身教却不著书, 因为他们都知道,书中所讲,往往只是世间之大儒,而真正的智慧,需要亲自去思考、求证 和实践,与此看来,真正的艺术,也往往需要每个人通过真实的自我作出对世界的感受和表 达,我想,那才应该是艺术所带给人世间的真善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