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69040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文字最优美知识点最全且涵盖各大著名高校真题分析笔记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考点归纳【名词概念】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主要问题】文学的“自觉时代”、曹植诗歌创作、阮籍诗歌特色及代表作品、太康诗风的特色、陶渊明诗歌特色及意义、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宫体诗的特点及意义、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小说发展状况及其对后世的意义、文论的兴盛【作家作品】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厦门行;曹丕燕歌行、与吴质书;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洛神赋;蔡琰悲愤诗;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阮籍大人先生传、咏怀诗;左思咏史;陆机赴洛道中作诗、文赋;陶渊明归园田居、移居、饮酒、读山

2、海经、桃花源记、咏荆轲、归去来兮辞;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鲍照拟行路难;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玉阶怨、王孙游;庾信拟咏怀、寄王琳、重别周尚书、哀江南赋;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敕勒歌、木兰诗;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郦道元水经注;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核心考案1、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原因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

3、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的特征。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上。2、乱世文学的三个主题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福祸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这种悲剧性的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味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3、玄学对文学的渗透玄学有几个

4、重要的论题: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之辨。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4、佛教传入对文学的影响(1)想象世界的丰富。佛教传入以前中高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2)故事性的加强。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3)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关于反切产生的年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以颜之推所谓汉末说最为可信:“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颜氏家训音辞)这正是佛教传入中国

5、之后的事。(4)词汇的扩大。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使汉语词汇丰富起来。(5)文学观念的多样化。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观念是脱离脱离儒家强调的政教中心说,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与玄学有很大关系,而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也丰富了文学观念。5、三曹(武汉大学2004年考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6、曹丕诗歌的创作内容魏文帝曹丕现存诗约四十首,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宴游

6、诗,如写夜游铜雀园的芙蓉池作诗,纪游玄武池的于玄武陂作诗等。第二类是抒情言志之作。如黎阳作诗三首,写曹军南征之事,既描写行军的艰苦,更突出了“救民涂炭”志在“靖乱”的决心。第三类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了曹丕诗的水平。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二首等。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7、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叙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

7、写自己遭遣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派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8、曹植诗歌受后人推崇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文采富艳,二是因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三是他的不幸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其坎坷的命运,使无数文人深表同情。刘勰说“文帝以位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也含有这个意思。古代不少诗人皆以王佐之才自命,却大都身世沦落,而以诗词名世,他们的命运与曹植相似,所以对曹植多有一种认同感。9、建安七子(山大2004年考点)东汉建安年间孔

8、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时,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10、建安风骨这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其文学特点可概括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它的一个主题;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是它的另一个主题。11、悲愤诗诗歌篇名。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和五言体二首。其中五言体较可信。全诗540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

9、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12、正始文学(苏州大学2005年考点)(参考考研真题精选名解第5题)13、竹林七贤(山大2003年考点)魏晋年间,山涛、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王戎七位文人的合称。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称“竹林七贤”。14、咏怀诗(北语2006年考点)(参考真题精选简答第4题)咏怀诗八十二首是阮籍的代表作,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全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或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或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或者

10、直接感叹人生的各种深创巨痛。15、阮籍诗歌的特点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阙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作诗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喻写怀抱。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晋书阮籍传)。16、太康诗风(北大2004年考点)(参考真题精选名解第9题“太康文学”)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

11、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太康诗风的代表主要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模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当时的风气。在诗歌技巧方面,陆机、潘岳诸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由于时代的原因,潘、陆诸人不可能唱出建安诗歌的慷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形成了与汉魏古诗不同的艺术风貌:繁缛。17、太康时期繁缛诗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总之,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18、咏史诗以“咏史”为题材,始于东汉的班固

12、。班固的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序)。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9、游仙诗(南京师大2006年考点)游仙诗是两晋时期的一种诗歌类型,突出体现在郭璞的游仙诗上。郭璞的游仙诗,今存19首,其中有9首为残篇。他的游仙诗写隐居高蹈,乃是仕宦失意的反映,而非如道家之鄙弃仕途;他所抒发的不是庄子那种逍遥精神,而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他的游仙诗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20、玄言诗玄言诗盛行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

13、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其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东晋玄言诗的特点,钟嵘诗品序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21、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一种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繁琐经学的统治

14、也起了积极的作用。玄学中崇尚自然的思想,其影响所及就是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自然”和“真”,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虽还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体现着这种美的陶渊明的出现,以及嵇康、阮籍、钟嵘、刘勰、萧统等人关于“自然”和“真”的论述,却对此后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旨之间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代新人所追求的那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就是魏晋风流。然而,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了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22、陶

15、渊明(南京大学2004年考点)东晋著名诗人,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在士族风气盛行的东晋,他不顾世俗非议,躬耕劳作,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醇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以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正式这种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23、田园诗(苏州大学2005年考点)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表现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他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朓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