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68959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蜻蜓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红蜻蜓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红蜻蜓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红蜻蜓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红蜻蜓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蜻蜓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蜻蜓教学反思.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蜻蜓教学反思红蜻蜓教学反思红蜻蜓教学反思1 一、教材分析p :红蜻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乐曲组成,节奏明显,旋律优美抒情。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究创造的才能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本节课我以节奏为切入打破点,解决歌曲演唱时的难点,通过学具“红蜻蜓”来帮助学生换气以及运用力度变化演唱歌曲,以画面结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才能都有所进步与增强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2、初步学唱两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

2、第一段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互相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三、教学重点:歌曲红蜻蜓第二声部的学唱四、教学难点:歌曲两声部的合唱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电子琴、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激兴导入】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歌曲的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它是一首在_广为流传的歌曲,歌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得意的小姑娘和红蜻蜓之间的童年故事。接下来就由我讲给大家听【寓教于乐】学唱歌曲(第二声部)1、老师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并提醒课题。2、听赏录音版本的歌曲红蜻蜓聆听要求:A.歌曲的情绪?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3、出示歌谱:提问:歌曲有几个声部?什么叫合唱?解释:有二个或

3、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理解相关的知识。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A.请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交换演唱)B学生分声部练习: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音响与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练习

4、稳固】1、换气处理师:同学们看一看歌曲有几处换气记号?拿出小蜻蜓,让它来提醒我们换气。生:寻找换气记号拿出蜻蜓做动作提醒换气2、旋律线、渐强渐弱记号师:红蜻蜓是按照怎样的道路飞的?让我们带着小蜻蜓唱起来吧,小蜻蜓飞的低的时候弱声演唱,飞的高的时候声音强一些。3、完好演唱歌曲4、师:刚刚我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演唱叫做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我们按照音乐记号的提示来完好的演唱歌曲。师:歌曲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红蜻蜓这首歌曲我们都可以运用哪些演唱形式?我们就运用这样的形式一起来演唱这首歌。生:找出合适表现歌曲红蜻蜓的演唱形式。1、独唱男、女2、齐唱【完美结课】老师小结,提出表扬。

5、【教后反思】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欢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红蜻蜓教学反思2 从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通过用和谐的二声部演唱这首歌曲,回忆童年的美妙光阴,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艺术交融点。这是一节以音乐为主的艺术课。本课通过对童年的回忆作为基点,联络图画对歌曲的学习展开艺术教育,进而感知并加深对童年的感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6、同学们美妙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歌曲童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难忘吧!”播放童年学生边拍手边感受歌曲“童年是美丽的,你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在田野上放风筝;去爬山。“童年象一首动人的歌,下面老师再带给大家一首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红蜻蜓老师引导学生击沙锤,划指挥图示感受。谁知道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那我们带着这种情绪边听边用呜来哼唱全曲好吗?”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这首乐曲如此美妙,你在哼唱的时候脑海里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画笔把你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好吗?”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并且评价画的太好了,看

7、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仿佛也回到了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那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情境?”池塘边蜻蜓戏水二、寓教于乐朗读歌词:“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旋律就叫红蜻蜓,这是一首在_广泛流传的儿童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回忆童年的诗,由山田谱曲的。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好吗?”老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歌曲是那么优美抒情,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下老师的范唱。”学唱歌曲:同学们,刚刚我们用多种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们轻声地唱一遍好吗?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唱得不错,我们已经根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

8、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乐谱上访的强弱力度标记,歌曲每一乐句以弱开头,渐渐到达中强,再渐渐弱下去。下面我们试着用粒度标记来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老师引导学生用力度变化演唱三、创造表现二声部的学习。同学们,红蜻蜓这首歌曲带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听出这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了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声部的旋律,老师先来唱一遍。老师范唱第二声部“请同学门随音乐哼唱第二声部旋律。”学生哼唱并填词演唱二声部合唱.“唱的不错,下面我们分声部演唱这首歌曲好吗?”全班分两组来演唱歌曲情境练习.“那么我们请几名同学饰演蜻蜓,一组同学饰演水草,一组同学饰演水波来唱好吗?”“同学们,一首红蜻蜓带给我们如

9、诗如画的意境,下面我们欣赏着音乐动话来演唱一遍好吗?”四、完美结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红蜻蜓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回到了美丽的童年,请同学们刻后写一篇童年趣事的短文,下节课我们交流一下。下课!教学反思: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设计的不理想,教学单一呆板。短短的一首歌曲,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教唱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听音乐自学第一声部,而我不仅没给时机让学生自学,还犯了“填鸭”式的教学大忌;其次两个声部教学太杂乱,老在高声部、低声部中游走,高声部还没稳固好,就教学低声部,以致在和声时学生根本不能将两声部和谐演唱下来。所以这节课没能到达主要目的。没能将歌曲的情绪很好的传达于学生。这首歌的优美之处没能应用资很好的展

10、现出来。一节课下来就是我教,学生跟唱,我也没有范唱过,以致于学生没能好好掌握歌曲的演唱情绪。提示语不明确。在听音视唱局部,我出示的简谱上没有蜻蜓,却让学生猜出是那只蜻蜓在唱歌,导致学生和听课老师不知所指,以致学生答复不出。红蜻蜓教学反思3 一、 教学设计的想法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可以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妙生活的热爱之情。 通过聆听、范唱、模拟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五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有三度音程构唱的根底;具备了根底的合唱才能,但两个声部一起唱,学生在音准、歌词逻辑重音、歌词如何归韵

11、方面存在问题,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地指导。二、成功之处在歌词的逻辑重音中,学生初次接触。在学生合唱中演唱出逻辑重音很重要,逻辑重音唱对了歌曲不用途理,听起来自然很舒适更贴近人性化,会觉得唱的有情感,但学生演唱中比拟有难度,不过在本课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和试着演唱逻辑重音,在以后长期训练学生是可以掌握的,并且学生将转化成为自己的一种才能,举一反三所有的歌词还有旋律的逻辑重音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演唱。在歌曲歌词中归韵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比方:红hong蜻qing蜓ting都有ing 、ong、在演唱时要唱 i -ng 和 o- ng 这样元音才能统一。不过这些技能需要长时间的提醒学生渐渐的将不正确的方法改正过

12、来,假如合唱中归韵的问题解决了,合唱将会很和谐,声部之间才能碰出美妙的和声。本着训练学生才能胜过学生一首歌的原那么,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结合作品红蜻蜓训练学生演唱才能,培养学生好的演唱习惯和歌唱方法。三、缺乏之处在这节课当中,学生在演唱表现方面很好,根本完成了两个声部的合唱的教学,音准较好。问题是除了合唱团的和有特长的学生积极配合外,我在今后应更关注那些演唱不好的学生让他们也投入进来,设计更多这些唱得不好的学生关注的环节,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感受音乐,感受合唱带来的美感。红蜻蜓教学反思4 红蜻蜓是一首非常优美而富有情趣的合唱歌曲,是_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歌谱写而成的

13、。针对本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听辨“小蜻蜓”的歌声熟悉两个声部的旋律,把枯燥的识谱教学兴趣化。然后让学生扮演两只蜻蜓同时歌唱,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模唱等环节中把合唱旋律练习地非常纯熟,为歌词的演唱打下了良好的根底。而本首歌曲的重点难点是三度音程的音准把握,后来在另一个班我设计了一条短小的三度训练曲,对歌曲后来的音准有很大帮助。老师在进展合唱教学中可根据所教歌曲量身定制一条练声曲,并进展一段时间的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将有助于学生合唱程度的大大进步。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合唱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到达的,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中年级开场

14、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有方案地进展训练,让孩子们从合唱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体验通过努力创造出的美妙。红蜻蜓教学反思5 红蜻蜓是人音版第五单元第三课,歌唱教学。这节课是让学生感受音乐,回味同年的美妙。在设计本课我可以充分运用课程改革新理念设计如下教学环节: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来设计组织教学;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来设计歌曲的新授局部;三、重视音乐技能,表达审美价值来进展歌曲处理;四、完成带有二声部歌曲的教学内容。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局部提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承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理论活动进展要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

15、与别人合作演唱的经历,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才能。歌曲红蜻蜓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重。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妙童年的生动情景展如今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欢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虽然学生能演唱好这首合唱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还需不断进步。合唱技能的学习是唱好一首歌曲的根底,节奏不稳、音准和声感不好、声音不美是不可能唱好一首歌的,也不可能很好地体验和领会到乐曲丰富的美感的。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究其原因一般都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合唱技能训练的结果。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咬字吐字均要协调统一的声音艺术,合唱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有方案、有方法地进展训练,不断进步合唱技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和表现合唱的艺术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