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树必成荫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68908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心栽树必成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心栽树必成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心栽树必成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心栽树必成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心栽树必成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心栽树必成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心栽树必成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心栽树必成荫 关于改善教学策略的案例评析 姓 名:刘 辉 儿 单 位:韶关市新丰县第二小学 通讯地址:韶关市新丰县第二小学 邮政编码:5111 电子邮箱:139com 联系电话: 有心栽树必成荫 关于改善教学策略的案例评析在诸多教学问题的研究中,探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早已成为主旋律。传统教育受“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着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变成了单纯的传授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根本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

2、充分发挥,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立足于研究学生的“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一、 创设问题情境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人的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寻求问题答案的心向,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独立地解决问题。课堂回放一:“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新课导入.课件演示,画面上出现一片草地.师:这是一片美丽的草地,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这片草地上用木料围出一个四边形的花坛,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那么,你打算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生:首先要准备一些木料、锤子和钉子.生:还可以准备一些绳子,用来绑扎接头

3、的地方。师:老师请你们先算出需要木料的长度,有办法吗?大家先思考思考,再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反馈。师: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算出需要多长的木料了吗?生:先量量木料的长,再计算。生:先用绳子沿着花坛绕一圈,然后量出所用绳子的长度,就是所需木料的长度了。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生:(大部分)第二种比较好。师:如果老师已经测量出了这个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谁能帮老师算出需要多少米的木料呢?生:我会,34+65= 18(米)。师:这里的18米是什么?生:这个18米是木料的长度,也就是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师:四边形四条边长度之和是18米,我们把它叫做四边形的周长。

4、评析:在学习周长知识前,学生虽然还没有建立周长的概念,但学生在生活中对“一圈”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及特点,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围出一个四边形花坛需要多少木料?作为切入点,创设了一个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观察与磋商中,生成了对周长的认识.课堂回放二:“统计的练习环节。(1) 师提问:春天来了,你们想不想到大自然去找春天?你们想去哪里呢?(课件出示一些游乐场所的美丽画面。)生:我想去香江动物园。生:我想去南湖乐园。生:我想去海洋公园。 ()师: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到底要去哪里好?谁能帮助老师想出好办法? 生:可以自己选一选,

5、记录下来。 生:我们可以进行统计. (教师及时讲授简单的统计方法和步骤。) 教师讲述统计的规则:“老师这里提供三个地方:香江动物园、南湖乐园、海洋公园,你想去哪儿,在小组里面发表你的想法,然后少数服从多数,讨论决定你们组统一去的地方,每组只能选一个,用准备好的娃娃画贴在黑板上。 学生分组进行统计。(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纷纷参与到活动之中。)全班汇总统计的结果:香江动物园:5个娃娃脸;海洋公园:14个娃娃脸;南湖乐园:个娃娃脸。师:现在可以决定去哪儿了吗?生齐答:可以了,应该去海洋公园.师小结:同学们真不错,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帮助大队辅导员解决了难题,下课后,请班长把我们统计的结果

6、转告大队辅导员,以便学校统计,好吗?生齐答:好!评析:统计,对一年级儿童来说是很抽象的知识。教师善于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了“到大自然去找春天”的活动情境,选择“有那么多不同意见怎么办”?为突破口,使学生以积极的寻求问题答案的心向,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之中.在实践活动的同时,又使学生对简单统计的思想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二、 尝试点拨指导策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时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生尝试探索、交流等自主学习活动的同时,教师的“点”与“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恰到好处地“点一点”,对学

7、生的思维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同时,又保证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及空间。1. “点”在思维的生长处。儿童认知的发展中有两种水平,即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儿童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这个差异,稍加“点拨”,有助于学生的认知上一个新台阶。课堂回放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新授部分。引导学生尝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出示师:谁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生:我打算用三角板量出这个长方形边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了。师:那就请大家先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动手测量与计算。(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三

8、种测量计算的方法,也有个别学生无从下手。)反馈与点评.师:你测量了几次?分别测量了什么?怎么想到的?生:我测量了四次。生:我测量了两次,先测量了一条长边,再测量了一条短边。师:有谁能跟大家说说,为什么测量两次就能知道四条边的长度呢?生:因为长方形的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与这两条边的长度分别相等。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只要测量两次就可以知道他们的长度呢?(学生中间有议论声)请大家相互议论议论。生4:应该可以,因为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左右两条边也是相等的.生2:我能比他说得更好,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生4:我也测量了四次,前两次先测量了一条长、一条宽,而后两次是测

9、量另一条长和宽来验证。评析: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但是,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不会轻易地将这一旧知与周长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测量长方形周长的同时,适时地反馈与点评:“你测量了长方形的几条边?怎么想到的?”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与长方形的周长紧紧地联系起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产生求知欲望。2. “点”在思维的障碍处。学习活动是学生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解决问题时,往往因思维受阻而“卡了壳,出现思维障碍。此时

10、,教师在学生充分思维的基础上,轻轻地“一点,往往能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回放四:“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教学。(1) 谁能很快地算出“33”的积? (反馈:学生很快算出积是“9”,教师引导学生对积中“”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进行回答.)(2)启发学生对“233”进行改编. 师:谁愿意做小老师,将“233任意改动一个数字,使它成为一道在计算时需要进位的乘法。(学生纷纷举手,抢做小老师.借此机会,教师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 学生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编的题目展示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情况:a、改动个位的:234、235、3、253、238等;b、改动十位的:43 3、33、

11、63、73、83等。)自己选择一题,计算出它的积。反馈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让部分学生将“53”计算的结果写在黑板上:a、=65、b、253=75、c、253=95。)师:你们认为这些计算的结果都正确吗?生: 53=5是错的,没有进位。生2: 个位上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所以,53=75是正确的。生3:我知道23=75是正确的,但2395好像也没错,我先用5等于,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 23,再用3=。师:53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反馈。生4:53表示25的倍是多少.生3:还可以表示3个2连加的和是多少。生5:我把25加了次,得数就是7(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12、,得出了53的正确计算方法。)评析: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时不需要进位的情况.让学生自己编出乘数与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时需要进位的乘法,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比较容易做到,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发挥.但在具体计算的方法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对“53”的十位上是“23+1”还是“(2+)3”,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加法进位方法的负迁移,产生了思维障碍。此处,教师适时点拨:“253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乘数是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避免了进位加法的负迁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总之,尝试点拨指导这种策略,充分

13、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好表现之心理,形成让学生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这种教学策略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的和被动的听讲局面,使“学得”与“习得”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获得成功的同时,体验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三、 反馈调整策略,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相对而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静态的.在以往的课堂中,为完成教案而上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教案的实施过程,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通过观察交谈、提问分析和课堂练习等渠道随时收集学生的学

14、习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从而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课堂回放五:三至五位数的减法。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至五位数的减法,谁愿意做小老师,来编编例题呢?生(大部分):我愿意.师:都想做小老师,那好,就请你们每个同学给同桌编一道四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题,并让同桌计算出结果。(学生兴趣高涨,开始编题,教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发现编的题目中不仅有不退位的减法,也有退位的减法,并且还有连续退位的减法.也发现了计算错误的情况.教师便从中选择了几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反馈。) 6 4 5 5 6 4 58 88(1) 第一次反馈. 2 5 6 7- 6 21 6 9 9 4- 6 4 2 8 4 5 2 出示: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生1:我来说第一题,个位上7减1得6写在个位上,十位上6减6得0,百位上减4得1写,千位上2减0还是2,所以2567减461等于206。师:说得好吗?(学生点头)那我有个问题,第二题的千位上是9,为什么写到差的千位上只有了呢?生2:因为百位上的减6不够减向它借,所以9应该去1等于.师:那就请你说说这道题的解题过程.生2:(略)师:谁来说说第三题的计算过程?(只有几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