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67470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 涂尔干简介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涂尔干生长于一个传统的法国犹太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拉比。拉比即老师的意思,指犹太教中精通律法的文士,宗教导师。涂尔干自幼在家庭熏陶下熟读犹太教法典文献,但在青年时决定放弃家族传统,走向世俗领域从事社会科学的工作。187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阅读了孔德和斯宾塞的理论后,涂尔干对以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当时法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社会科学。于是他改修哲学,并于1882年毕业。1887年涂尔

2、干受聘波尔多大学,教授教育学和当时还不被承认的社会学。借此,他逐步将社会学引入了当时法国教育体系,在波尔多大学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9世纪末期是涂尔干学术创作的黄金时期。1893年,涂尔干出版了由博士论文完善而成的社会分工论,标志着他学术体系的建立。他对于社会现象的兴趣来自于政治的刺激。当时,法国在普法战争的失败,巴黎公社的成立与失败,社会动荡与变化使涂尔干开始投身社会运动。1895年,涂尔干出版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定义了作为独立学科的“社会学”,讨论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方法。随后,杜尔凯姆在波尔多大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社会学系,并在1898年建立了社会学年鉴期刊,编辑、刊登他

3、的学生、同事及其他社会学家的论文。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897年涂尔干的另一部代表作自杀论出版。书中在研究自杀个案时,运用了统计学等量化分析的方法,涂尔干因而成为将定量分析引入社会科学的先驱,而自杀论也成为社会学案例研究的典范之作。1902年,涂尔干成为巴黎大学教育部主席。1912年他出版了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涂尔干的犹太身份遭到法国右派掀起的舆论攻势,他的独子也战死疆场的。巨大的伤痛,加之过度的工作使得涂尔干身心崩溃。1917年他突发中风。同年11月15日日去世,享年59岁。2. 宗教的概念有种很普遍的看法,人物一切宗教

4、都具有超自然的特征。P31宗教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现构成的,仪式则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思想和行为的差别),信仰用理性来思考,靠信心来领受。P58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就在于把宗教视为社会崇拜和社会团结的形式,并将原始社会中各种氏族部落自身特有的图腾崇拜视为宗教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形式。图腾既是神的象征,也是社会自身的象征。涂尔干主张从最简单的社会组织入手去了解宗教,因为在这种最简单的社会组织

5、中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宗教活动都是非常简单的,有利于观察宗教的本质。涂尔干指出,宗教生活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它预设并成就了一种自成一类的力,使个体能够超越自身,进入到比凡俗的日常状态更高、更强的状态当中。在涂尔干看来,这种能让宗教信仰者得到“加持”的力绝不是虚幻的,相反,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而所谓宗教问题,就在于“研究这些力是从何处来以及由何造就的”。对于这个“宗教问题”,涂尔干所提供的答案今天已为人们所熟知:这些力就是集体力、社会力,因为只有社会才具有超越人类个体的道德力量,而宗教就是集体道德的表现。3.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背景及研究的问题涂尔干缘何对宗教社会学产生兴趣,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

6、其生长的犹太教家庭和社区让他切身体验到宗教信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对价值观认同的作用,这使他联想到宗教对社会的诸多功能,二是受近代法国的思想传统影响。当时法国的非宗教思想家一直关注的是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如何能在没有宗教信仰的环境中得以保持,三则是与其理论主题相关。涂尔干一直对社会道德和社会团结有着莫大兴趣。无论是在他早期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中对宗教抑制个人主义,强化集体意识的讨论,还是在自杀论中从社会变化对人自杀的影响的探讨上,他都没有停止过对社会道德和社会团结的思考。19 世纪是宗教研究的兴盛时代,尤其是人类学家对原始宗教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宗教起源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各自不同,但

7、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从个体意识的角度来解释宗教的起源的。涂尔干系统地批判了这些理论。在涂尔干看来,宗教不再只是一种世界的解释,而是作为手段制造对社会之象征的阐述。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宗教,希望能从中找到促进社会道德和加强社会团结的新出路。总的来说,他之所以去对宗教的起源和功能作分析,是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去理解社团团结与社会道德得以不断维持和再生的真实基础和核心机制。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援引了大量的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探讨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主要分析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原始宗教,即氏族的图腾信仰。他认为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只需要两个因素:崇拜对象和祭祀仪式

8、。仪式是展示集体力量和唤起集体意识的场所,宗教信仰之所以能长久维持,靠的正是周期性的仪式和聚会。通常我们都会体验到人同时兼有两种对立的存在,包括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自利之心与公道良知等等。但是,曾经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却都不愿承认人性中的这种矛盾,而试图用否定的一元论来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以经验主义的知识理论、功利主义的行动理论和物质主义的存在理论为代表的经验的一元论把感性和功利当作人的唯一本性,拒绝承认观念和道德的实在性;另一方面,绝对的观念论则把概念当作全部实在的基础,认为世界是一个由观念构成的体系,把我们所感知到的人与世界的对立以及人自身的内在冲突当作简

9、单的错误。当然,也有一些哲学家从现实主义的态度出发,承认事物的基础是矛盾的,承认人的生活既有精神也有物质,既有理性和道德、也有混乱和丑恶;但是,他们却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对立的原则不是各自保持纯粹与分离的状态,而是要在人性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就这一问题而言,对图腾宗教这种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社会学研究终于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这种研究告诉我们,通过宗教表达出来的社会力有一种提升个体、使个体超越自身的权能,它使个体在维持以有机体为基础的个人存在之外,还能体验到一种非个人的、属于智识和道德秩序的更高的集体存在。既然任何一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人,那么人性就必然是双重的,必然兼具个体性和社会性

10、、兼具部分和整全。于是,人性的两重性就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经验的证实,因为人确实同时参与两种对立的生活。4. 本书结构本书分为五部分,导言,第一卷(先导问题),第二卷(基本信仰),第三卷(主要仪式态度)以及最后的结论部分。推荐书籍: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英,弗雷泽。其中,第一卷包括了宗教现象和宗教的定义,基本宗教的主导概念以及作为基本宗教的图腾制度。第二卷详细介绍了图腾信仰及其起源,第三卷讲述宗教仪式方面,最后为本书的结论部分。1. 宗教的主导概念:泛灵论 P65 自然崇拜 P98 2. 作为基本宗教的图腾制度:产生原因P119 图腾制度的产生,由来。3. 图腾信仰P137 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

11、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图腾信仰

12、更像是对祖先的崇拜。totem的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就是说他还要起到某种标志作用。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它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同时通过图腾标志,得到图腾的认同,受到图腾的保护。氏族的概念与定义:P138图腾的演变(三个阶段) 一、 初生阶段,这时起,图腾对象与自然形态极为相似。二、鼎盛阶段。这时期,生产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同时,祖先意识加强,形成了“兽的拟人化”。初民把图腾对象赋予了人的部分特征,图腾形象开始达到半人半兽的图腾圣物。三、图腾对象开始转入了祖先崇拜。图腾的基本特征:1 每个氏族都有图腾。2认为本氏

13、族的祖先与氏族图腾有血缘关系或某种特殊关系。 3图腾具有某种神秘力量。4图腾崇拜有些禁忌。禁止同氏族成员结婚;禁杀图腾物。这是最重要的两种禁忌。5同一图腾集团的成员是一个整体。 图腾的社会学解释:P3134. 宗教仪式P4131) 消极膜拜:不需要规定某些特定的信仰行为,而只限于禁止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它们全部采取了禁忌的形式。禁忌分为两类:源于宗教的禁忌和源于巫术的禁忌。2) 积极膜拜:P450 神圣事物通常是禁止接触的,消极膜拜的作用就在于保持如此。然而,在适当的时间与场所,氏族进入神圣事物的领域,涂尔干所谓的属于积极膜拜的仪式就提出给人们以如此行为的途径。人们与宗教力之间始终维持着

14、一种积极的、双向的关系,一套仪式仪轨的功能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规则和组织。这种特殊的仪式体系,被称之为积极膜拜。在膜拜图腾时,每个人都公开赞美它的存在,宣称他或她将效忠于它;作为回报,通过吃掉图腾,每个人获得神圣的力的一部分以及灵魂中的神圣生命的更新。涂尔干巧妙地将其描述为一个神圣的变换。图腾膜拜实际上是忠于氏族的一种表现。吃图腾实际上对群体的确认与加强,是用一种象征的方式向每个成员表明,氏族总是比组成它的个体本身更为重要。5.结论第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宗教定义。涂尔干系统地批判了以往学者给宗教所下的定义,从而得出他自己所持的宗教定义。简言之,宗教就是由一套信仰体系和实践这套信仰体系的仪式行为结成

15、的统一体系,宗教组织是这套体系的载体,宗教明显应该是集体的事物。宗教是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的统一体。神圣的东西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实际上就是社会本身。“宗教是社会的象征”这一命题的提出,开创了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的历史。并且,他对宗教现象做了具体区分,认为“宗教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现构成的;仪式则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这两类事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差别。”第二,关于宗教起源的论述。涂尔干认为,澳洲诸社会的宗教观念都是在集会时所出现的盛大的“集体欢腾”中产生的。在其生活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观点。因

16、为在此之前,宗教起源于人们各自的内在意识的观点十分盛行,而涂尔干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宗教的观念似乎正是诞生于这种欢腾的社会环境,诞生于这种欢腾本身。在澳洲,宗教活动在澳洲社会,平时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凡俗事务占据着,基本上不举行任何仪式和仪典,这些仪式和仪典只有在群体集会时才举行。集体生活由于集中在确定的时刻,就能获得最大的强度和效果。他认为,力的观念就是宗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不在于个体的人对于神圣事物的信仰和崇拜,而在于个体之外的社会群体施加给他的力量。涂尔干的宗教起源论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了个人的意识。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在此,涂尔干理解的社会只是一种既定的社会,而不是人改变其自然环境、改变其自身的结果。第三,涂认为,宗教与社会是互动的,社会对宗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是本原,宗教则属于表象,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