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67156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件制生产模式单价核定程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件制生产模式思考随着全国最低工资标准的逐年不断上调,企业用人成本也逐年逐步上涨, 导致相关材料、零部件、外协等成本也在逐步上涨,企业利润也开始缩水, 用工荒,一线操作工高离职率,劳务派遣公司的不断引进,一线员工90化, 效率低下,等等。作为企业的HR我们是否会面临这样的窘态呢?怎样改变这 样的现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流失、降低用人成本?作为负责绩效模 块的我一直在思考:计件制生产模式,一种最原始的生产激励模式,很多时候最原始的 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行,我习惯于形成一种固定的 模式、固定的流程,以下为我总结的计件生产模式:一、计件的导向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不增加额外

2、的投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减人或增产,达到增加个体操作工人的劳动收入, 降低员工投入时间,降低员工离职率,降低整体用人成本,实现双赢的目的。二、计件标的的选择计件标的的选择,即计件参照的选择,选择以什么衡量操作工人的 劳动价值,一般选择的是衡量的单位,以PCS、小时、米、LOT、箱等单位, 选择标的可参考以下原则:1、可公平衡量劳动价值差异:2、可方便进行数据统计、监控:3、操作工人容易理解。选择计件标的的方法:1、直接以产出PCS计件,适合个人计件能独立完成加工工序,并能 产出制程成品或集体计件,集体产出制程成品;2、以工序计件,适合加工工序很长,跨天或者跨班生产;3

3、、分类标杆法,适合加工工艺类似,作业人群少,选择产品标杆, 按作业难度分类,制定产品约当系数,简化计件模式;4、以标工计件,目前最流行、最适用、最标准的计件方法,对IE 要求较高,标准工时必须保证相对平衡、准确。三、计件的模式1、从作业协作程度来分:a、个人计件,个人产出标的数*单价;b、集体计件,(个人贡献度*个人出勤时数)/SUM (个人贡献度* 个人出勤时数)*集体产出标的数*单价;个人贡献度,是根据员工的熟练程度、实际产出产量、产出品质、 工作表现等内容,由直接主管进行的主管定性评价,必须制定详细的评价标 准,每天进行公布,防止分配不均;HR只需监控总产出和总费用。2、从计件基数来分:

4、a、保底基数计件,以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金额,作为保底基数 的基础上再加上计件金额;b、零基数计件,直接以产出进行计件;此处涉及到合法性问题,计件总额不能低于同等出勤时数下的计时 工资,后面会详细阐述如何规避劳动法。3、从操作产出分:a. X序计件,不能直接产出成品或工序成品的计件模式;b、成品计件,直接以产出成品计件。4、从作业时间限制分:a、限制作业时间计件,作业操作员按规定正常作业时间实地打卡, 同时间上班同时间下班,同时间加班;b、不限制作业时间计件,只规范上班时间,在完成生产计划的前提 下,完成工作计划者可下班;此处的选择其效果显而易见,但其操作需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上计件模式的选择

5、,在实际选择时,还需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 产品加工工艺的特点以及数据可控性进行综合选择。四、计件的单价计件的单价,这是计件的核心部分,计件的标的是衡量操作人员的劳 动价值,计件单价就是实现劳动价值向劳动报酬的转化。个人体会,有如下计件单价的计算方法:1、行业比较法:通过对行业和外协加工进行调研,确定产品加工单价,必须考虑比较同类产品的内外部产能和加工成本,此方法适用于产品品 种少,订单稳定的产品;2、历史经验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产出、投入、辅料用料、 品质失败成本,制定出产品的历史产能、用人成本和辅料成本,以此作为产 品定价的依据,制定产品的单价,此方法适用企业IE不成熟或没有IE、没有

6、 标准工时的情况;3、IE工时法:此为选择标工计件的一种,将不同组合产品的加工产 出标的,根据产品的标准工时转化成总的标准工时,直接以产出的标准工时 计价。此类方法适用于,需要弱化计件作用的工序,如品质要求较高,直接 面对客户的工艺流程,操作员工不易理解。4、标工定价法:本人认为此方法为最科学,最易理解的定价方法, 在此作详细阐述。产品单价:=加工单价+辅料单价(作辅料使用控制用)=(加工小时费用率+辅料小时费用率)*产品标工二(同等出勤时数下的用人成本/出勤时数+辅料单价/辅料使用时数) *产品标工即为产品单价,生产单位PCS所耗费的人工成本和辅料成本,最低 工资标准调整只需调整其加工小时费

7、用率;计件金额=,伽(入库数量*产品单价)-SUM (辅料用量*辅料单价)+异常补给(后面异常处理作详细说明)-品质扣款此处产品定价也面临法律问题,上述为加班生产不给予1.5倍、2 倍、3倍的定价计算方法,若考虑单价的1.5倍、2倍、3倍定价,可参考下 面的定价方法:其实单价定价的15倍、2倍、3倍,只存在于产品加工单价,辅料 单价是不会有变化的,那么只需将同等出勤时数下的小时费用率改为176小 时正班出勤下的小时费用率即可,平时加班、假日加班生产时的加工单价可 按倍数计算,辅料单价不变。个人认为只设置一个单价,在实际操作中,效 果比较好,若设置平时、加班两个单价,操作人员会出现选择倾向,导致

8、平 时产出低,加班产出高,人工成本很不好控制。此处如何进行法律规避呢?首先,从操作工人意愿来说,绝大多数操作工人是愿意计件制生产 的,可以获取更高收入,减少上班时间。在劳动合同签订时,只签计时;计 件方案改为绩效奖金方案,计件单价修正为产品附加值的计算,最后将计算 出计件工资转化为计时工资+绩效奖金的形式,计件工资超出计时工资的部分 以绩效奖金的形式发放给员工,并在员工的工资条上显示基本工资+加班费+ 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当员工的计件工资低于计时间工资时,以计时工资发放, 此类员工将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计件单价制定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事先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作业环境拟定公司所有计件岗位之

9、间的薪资差异水平,确定小时费用率差异,以确保横向平衡;2、在制定单价时,确保以低于计时薪资的小时费用率制定单价, 防止用人成本超标,此非常重要,这是决定计件效益的关键点,既要保证激 励效果,又要保证总成本的降低;3、在推行时,先设定试行期三个月,此试行期内不予以公布单价, 待推行稳定后公布单价,防止单价过高后调低单价,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 丧失民心。切记尽量做到推行后勿降低单价。五、计件激励:1、正常计件的员工,个人认为不需要给予激励,以单纯的计件激励 足以;2、一线管理人员,必须激励,一线管理人员是生产最核心的部分, 可以品质、效率、废损、节约的用人成本等项目进行激励;也可以所带组的 平均计

10、件工资乘以绩效系数进行激励;3、新进计件员工,可以利用学习曲线,利用对新员工的年资和产出 的跟踪,制定以年资为横坐标、产出为纵坐标的学习曲线,确定达到计件要 求(计件工资大于等于计时工资)的年资,制定从入职到达到计件要求年资 的月度激励制度;4、推荐计件熟手奖励,参照新进员工的培训成本,制定推荐计件熟 手的推荐奖励,以贡献年资入职满多少个月分几次奖励;5、车间主管激励,车间主管对工艺改进,自动化设备的导入,以及 整个生产的管理调配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可以整个车间的计件效益计提百分比再乘以绩效系数(KPI成绩/100),这样对计件推行支持、配合程度也大大 提高。六、品质保证:1、产出统计只以检验入

11、库良品统计,半成品、不良品不予计算,返工品义务返工,不予以计算;2、对于超出工艺允许废损数量、超领数量制定扣款标准,扣款金额一定大于计件单价;3、对于集体计件不能分摊到人的废损,集体承担,直接在集体计件 总额中扣除。七、异常处理:异常处理遵循3条原则:1、从事与本职操作无关之工作,如,借出生产、公司活动、盘点、设备保养等以计时薪给予补给;2、从事与本职操作有关之工作,无法正常统计产出的,如量试、打 样、设计业务变更等作业以计件平均小时薪给予补给;3、以上异常补给之工时的计算、审批必须制定标准的作业流程和审 批责任人。八、计件宣导:计件的宣导非常重要,注意以下事项:1、直接向一线操作人员和一线管

12、理人员宣导;2、明确说明方案内容:计件工资怎么计算、辅料怎么扣款、品质怎 么扣款、哪些异常可以补给、怎么补给、加班单价是否加倍、单价怎么计算、 什么时候公布、什么情况下可以调整单价等内容,一定要向员工解释清楚, 并接收员工的提问,向员工答疑,总之,越向员工解释清楚,最后推行的效 果越好,切勿遮遮掩掩,弄巧成拙;3、换位思考,多考虑员工的感受,向员工指明努力方向,产能达到 多少以上,计件工资才能超过计时工资,一个小时要产出多少,品质要达到 什么要求,废损要控制在多少PCS以下等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4、试行后,多下产线,直接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疑虑,解决异常 问题,计件工资发放后,及时下产

13、线调查员工的满意度,答疑解惑,一定要 取得一线员工和一线管理人员的信任,当然这种信任是一点一滴、长期积累 而成的,最后,会有这样的结果,只要你推行的方案,员工都信任、都支持, 及时有缺陷,员工也会包涵,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是淳朴的、善良的。推行方 和员工都是平等的,只是工作分工不同,切勿高高在上,放在一种对立面, 一味地考虑怎么节约成本,最后的结果会很难看的。九、效益检讨评估:这项工作也很重要,既是对工作成效的检验,问题的总结,也是自己 的一项工作绩效。关于计件推行的效益检讨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计件推行前计时的历史数据统计:(数据最好以财务或经管数据)a、生产效率、产出、投入、投入/产

14、出,即每单位产出的用人成本;b、良率统计,废损统计;。、交期统计;d、满勤下员工的平均薪资水平,员工离职率;2、计件推行后以上的数据统计;3、数据比较:计件效益除了从品质、交期和员工满意度等方面比较来看,还有一 项最关键的就是经济效益,这是雇主最关心的,成本下降多少,那么,这项 效益如何计算呢?计件效益=(计时总投入/计时总产出-计件总投入/计件总产出)*计 件总产出,若此项计算值即为计件的成本节约效益,大于零有效益,小于零 无效益。从推行来看,从计时转为计件后,以上计件效益的计算没有出现为 负的情况,最好的车间,计件推行后生产效率提升40%,直接操作员工收入提 升20%以上,离职率下降到2%

15、,计件稳定后全年离职2人,周日不再需要加 班,有时周六都可以实现轮流加班,废损从10万下降到6万,辅料用量1PCS 辅料从原来的使用2天到使用3天,月计件人工cost down效益6.5万元;4、绘制计件数据趋势图,分析数据变化,组织召开月度效益检讨会 议。十、计件E化:计件的E化,绩效考核的E化,计件、绩效考核实现数据信息化管 理,考绩、奖金、计件工资实现系统自动计算和按权限在线分期查询,既保 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近几年来,企业HR工作的又一 大进步,企业对于HR的投入提高,标志着企业HR工作越来越被受到重视, HR已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如何实现计件的E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前提条件:ERP系统、HR系统、专业的二次开发工程师;2、详细的FAQ:&、入库数据,以成本中心下的生产组别及报完工帐号采集数据,个 人计件的需建立个人计件的产出数据录入界面,以组别入库数量监控录入的 准确性,最后将数据接入HR系统,此处需考虑ERP数据库和HR数据库的兼 容性,若不兼容,只能建立数据导入界面,将资料导入;b、计件单价,HR维护后,导入HR系统;c、考勤数据、计件人员信息,此内容已存在;d、辅料数据,HR提供样表,车间录入后,导入HR系统;e、废损数据,同入库数据的采集;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