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1基本串口通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670564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实验1基本串口通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1基本串口通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1基本串口通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实验1基本串口通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实验1基本串口通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串口通信程序设计l 实验要求:用TC对计算机的串口进行编程,并作一个简单的串口查询通讯程序。l 实验方案:用RS-232串口通讯线将两台计算机A、B的串口相连。l 实验步骤:1、 首先对计算机串口通讯控制芯片8250的控制寄存器进行初始化和设置;2、 对计算机B的串口发送一个数据前,查询计算机A的串口的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如果是则发送数据,如果为否则继续查询,直到条件成立;执行完发送指令后,再次查询计算机A的口的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如果是则结束发送;如果为否,则继续查询,直到条件成立。3、 从计算机A的串口接受刚才从计算机B的串口发送的数据前,先查询计算机A的口的接收数据标志位是否

2、为,如果是则表示计算机A的口接收数据准备就绪,执行接收指令,即从计算机A的口读入数据,若否则表示没有准备好接收,继续查询计算机A的口的接收数据标志位,直到为;接收完数据后,再次查询计算机A的串口的接受寄存器是否为空的标志位的状态,如果为则程序转入计算机B的串口的数据发送程序;如果否,则继续查询等待,直到接收。l 实验内容:1. 在COMDEBUG中针对串口通信各寄存器进行设置,掌握各寄存器在串口通信中的作用及各参数的含义。Com1口中的10各可编程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名称备注3F8H发送保持寄存器(THR)DLAB=03F8H接收缓冲寄存器(RBR)DLAB=03F8H波特率因子寄存器低(DLL)

3、DLAB=13F9H波特率因子寄存器高(DLM)DLAB=13F9H中断允许寄存器(IER)DLAB=03FAH中断识别寄存器(IIR)3FBH线路控制寄存器(LCR)3FCHModem控制寄存器(MCR)3FDH线路状态寄存器(LSR)3FEHModem状态寄存器(MSR)注:com1口的基地址为:3F8; com2口的基地址为:2F8。在上表中, 10个可编程寄存器,使用了7个地址,其中部分寄存器共用一个地址,由DLAB=0/1来区分,在DLAB=1,用于设定通讯所需的波特率;8250的控制寄存器控制/状态字:1) 接收缓冲寄存器(RBR)和发送保持寄存器(THR)RBR暂存从线路上接收到

4、的有效字符,等待本地读取。THR暂存等待发向线路的数据。它们共用同意I/O地址,在半双工工作环境下,互不干扰。2) 中断识别寄存器(IIR)和中断允许寄存器(IER)IIR状态中断类型中断原因复位动作IER状态b1 b2 b3中断允许中断静止X X 1无1 1 0线路状态中断线路状态变化读LSRb2=1b2=01 0 0接收中断RBR输入有效读RBRb0=1b0=00 1 0发送中断THR空闲,可发送下一字符读IIR或写THRb1=1b1=00 0 0Modem状态中断Modem状态变化读MSRb3=1b3=03) 线路状态寄存器(LSR)b7b6b5b4b3b2b1b00不用发送移位寄存器(

5、TSRE)空,可发送发送保持寄存器(THRE)空,可接收数据断点中断(BI),收到停顿信号帧格式错(FE),即没有收到正确的停止位奇校验错(PE)超载错(OE),即数据缓冲出错数据准备就绪,即数据缓冲区中尚有数据未取走4) 线路控制寄存器(LCR)b7b6b5b4b3b2b1b0访问分频器开关(DLAB位)中断控制位奇偶校验停止位宽字符位数0:常态1:访问DLL,DLM0:禁止1:允许xx0:不校验001:奇校验011:偶校验0xx:1位停止位100:5位字符,1.5位停止位101:6位字符,2位停止位110:7位字符,2位停止位111:8位字符,2位停止位5) 波特率因子寄存器(DLL,DL

6、M)DLL与DLM组成一个16位寄存器,存放一个波特率因子(分频值),对振荡时钟进行分频,以得到用户需要的波特率。计算方法:波特率因子 = 振荡时钟 / (波特率*16)一些标准波特率对应的波特率因子寄存器的设置波特率(b/s)DLM设置DLL设置960000H0CH1920000H06H3840000H03H11520000H01H6) modem控制寄存器(MCR)MCR的b7b5位恒为0,b4b0中的各位产生对modem的控制信号。 b4=1 设置loopback模式-内部输入输出短接,构成反馈测试模式。 b3=1 辅助输出2 b2=1 辅助输出1 b1=1 请求发送(RTS) b0=1

7、 数据终端准备好(DTR)7) modem状态寄存器(MSR)l 参考源代码:#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char ch;/*串口初始化*/outportb(0x3fb,0x80); /设置LCR,访问DLL、DLM,禁止串口中断,无校验,1位停止位;outportb(0x3f8,0x0C); /设置串口的波特率低八位(DLL);outportb(0x3f9,0x00); /设置串口的波特率高八位(DLM);outportb(0x3fb,0x03); /设置LCR,禁止访问DLL、DLM,禁止串口中断,无校验,1位停止位;outportb(0x3fc,0x

8、03); /初始化MCR,数据终端准备好,请求发送;while(1) /保持监听状态 /*发送数据*/ if(bioskey(1) ch=bioskey(0)&0x0ff; /若有键盘输入,获取ASCII码 if(ch=27) /若输入字符为“ESC”,退出程序 exit(0);outportb(0x3f8,ch); /否则将字符送入发送端口 /*接收数据*/ch=inportb(0x3fd); /读取接收端口的线路状态寄存器LSR的状态if(ch&0x01) /若线路状态寄存器LSR的末尾为1,表示接收就绪 ch=inportb(0x3f8); /读取数据putch(ch); /显示数据 注:com1口的基地址为:03F8; com2口的基地址为:02F8。根据串口线的连接,选择通信的是com1口还是com2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