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67041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 年级 历史 导学案 制作人: 方玲梅 审核人: 课 时: 1课时 班 级: 姓 名: 使用日期: 5 月 14 日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2、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知识链接】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课前预习】完成优化设计中的“快乐预习”【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法指南:依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勾划要点。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用红色笔标出,准备讨论时解决.提前勾划完成的,巩固记忆拿的准的答案。一、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 司马光简介: 2、 资治通鉴:体例: 内容: 意义: 二、 宋词和元曲

3、1、 宋词(1)词: (1)代表人物: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2、元曲(1)元曲: (2)代表人物: 三、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1、 绘画:(1)特点: (2)著名画家和代表作:宋: 元: 2、 书法:(1)概况: (2)著名书法家:宋: 元: 【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 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 )A、诗 B、散文 C、词 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 )A、山水画开始出现 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

4、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 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 ) A、 B、 C、 D、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 D米芾5、阅读下列材料: 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请回答:(1)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部书?谁主持编写的?哪个朝代的人?(2)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根据材料,说一说该书的内容。(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该书作者的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4)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该书作者和谁被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他写有哪部史学巨著?【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课外作业】1、记忆和理解第14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完成绩优学案课后习题。 教师寄语:历史是进化的,但有时总使人感觉它是在重复过去。廖沫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