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65240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各册教学目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各册教学目标 年级单元课时教学目标一上一、生活中的数67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二、比较671、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三、加减法(一)1518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3、能正确计算10以

2、内的加减法。4、在运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分类21、 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3、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五、位置与顺序45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六、认识物体231、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2、培养初步的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

3、识。七、加减法(二)15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问题。4、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5、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八、认识钟表21、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点,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3、培养观察能力。九、统计21、借助有趣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

4、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一下一、生活中的数5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等。二、观察与测量41、 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2、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4、 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

5、计算和测量。5、 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三、加与减(一)10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有趣的图形81、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五、加与减(二)15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6、。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六、购物51、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4、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七、加与减(三)6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发展提出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八、统计31、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2、初步体验数据的获得及整理过程。3、认识简单的条

7、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二上一、数一数与乘法5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式子列出乘法式子。二、乘法口诀(一)41、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2、掌握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观察物体4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观察的过程,体

8、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3、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四、分一分与除法13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2、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4、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5、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方向与位置41、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2、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六、时、分、秒51、通过学习

9、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3、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七、乘法口诀(二)7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2、会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忆69的乘法口诀。3、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初步培养在具体情境中的估计意识。八、除法81、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2、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

10、诀求商。九、统计与猜测4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统计意识。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3、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二下一、除法5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2、体会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二、混合运算61、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的知识

1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到混合运算有一定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三、方向与路线3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3、结合本地的情况,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生活中的大数7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与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通过“拨一拨”等数学活

12、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五、测量4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测量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六、加与减(一)12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

13、意识。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七、认识图形6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以上三种角。2、通过观测、比较、测量、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3、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4、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5、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八、加与减(二)7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3、经历与

14、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九、统计4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2、认识统计表和图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作出简单的预测。三上一、乘除法8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观察物体3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三、千克、克、吨6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重量。2、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