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64166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使用EP512重量鉴别仪,选用两名被试,定100g为标准刺激,对重量的差别阈限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本实验还发现,重量的 差别阈限和被试的判断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关键词:恒定刺激法 重量鉴别 重量的差别阈限 空间误差 一、引言1、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 hod of cons tan t st immulus)又叫正误 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 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

2、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测定时, 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比较的方式可以 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此次实验 我们选择了同时呈现两个刺激的方法。不过在进行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 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因此为了消除这种空间误差,我们选择将 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交叉放置,即标准刺激(比较刺激)在两只手上出现的次数 相等。2、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时,我们用了两点判断法,即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 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重还是轻。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轻为差别阈限的下限, 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重为差别阈限的上限。标

3、准刺激和下限的距离为下差别阈 限,标准刺激和上限的距离为上差别阈限。上下差别阈限不一定相等,二者的平 均值才是绝对差别阈限。为了便于比较在标准刺激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别阈限,往 往需要求出其相对值,即韦伯率。相对差别阈限值二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上下限和差别阈限可以根据实验结果 和直线内插法计算,或是通过作图法求出。绝对差别阈限二1C差别阈限+下差别阈限)=1 (上限-下限)2 2相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常误CE二PSE -标准刺激3、用作曲线图求差别阈限的方法:两条曲线:以重量为x轴,y轴有两种变量:判断比标准刺激重的次数的百分数: 判断比标准刺激非轻(重和相等)的次数百分数,从y轴

4、50%处作x轴的平行线, 该线和(+)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上限,与【(+) +(=)】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 下限,差别阈限=1|2 (上限-下限)4、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加深对差别阈限的理解,并学习如何 使用恒定刺激法。二、实验方法:1、被试:黑龙江大学本科生2名,年龄21岁,女生,身体健康,手部感觉正常。2、仪器和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8个。圆柱体的重量规 格如下:100克2个(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为比较刺激),88克,92 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3、实验过程: (1)预备实验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然后在重88克,92克,

5、96克,100克,104 克,108克,112克圆柱体里选比较刺激五个,方法为:分别把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与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做比 较各20次,选出不低于9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重的和不高于5% 感觉到比标准刺激轻的,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中间等 距取三个刺激,(这里取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最后这五个刺 激为比较刺激。(2)随机次序以随机的方法选定5个比较刺激的出现顺序。5个比较刺激各与标准刺激比较20 次,为了消除这种空间误差,我们选择将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交叉放置,确定比 较刺激

6、和标准刺激的位置(即在被试的那只手上:左或右)所以各呈现10次左 手比较刺激右手标准刺激和10次左手标准刺激右手比较刺激。(3)开始试验 让被试坐在桌边,遮住眼睛,手伸平,掌心向上不能弯手指,主试把刺激同时 放在被试手上,被试上下掂两下约2秒放下。 主试设置好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位置,记录时要分清楚。主试指导语要说清, 分清楚要求被试哪只手比哪只手轻,要求被试判断标准尽量保持一致。然后被被 试以下指导语:“现在请你一对一对地比较圆柱体的重量,当你感觉我把圆柱体放在你手上时, 你感觉一下,然后对两个物体的重量感觉进行比较。这样一共要比较30次,每 次比较后还必须做出判断,判断标准尽量前后一致。”

7、 主试要把圆柱体呈现给同一个位置上,被试的前臂在桌上的位置尽量保持不 变。每比较10次后适当休息2分钟,并让被试将手臂离开桌面自由活动一会儿。 在进行30次比较时,被试报告感觉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重,轻分别记为“ I ”“”十。 更换被试,按上述程序在进行新一轮实验。三、实验结果 被试一: 表 1 各砝码与 100 克砝码比较的结果(被试一)变异刺激g判断次数所占百分比十11210%30%60%1080%30%70%10410%20%70%1000%50%50%9640%10%50%9280%20%0%8890%10%0%注:在本表中,变异刺激已全部转换为刺激二。在原始数据中,当变异刺激为刺激一

8、时,反应列内的“十”应作“-”统计,“-”应作“十”统计图1用直线内插法求被试一的重量差别阈限O1虽鴉应41區鬆粵痂赢8B9296100104:10B112变倖剌激求得被试一的重量差别阈限为2.5g。被试二:表2各砝码与100克砝码比较的结果(被试二)变异刺激g判断次数所占百分比+11210%10%80%10820%30%50%10430%40%30%10020%40%40%9640%30%30%9250%30%20%8860%30%10%注:在本表中,变异刺激已全部转换为刺激二。在原始数据中,当变异刺激为刺 时,反应列内的“ + ”应作“-”统计,“-”应作“ + ”统计。图去 用直线内插法

9、求被试二的差别阈限求得被试二的重量差别阈限为 8g。四、讨论与分析 韦伯发现,同类感觉刚刚能觉察到的差别,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恒定的。用 公式表示即:AI / I = K.式中I为原来刺激的强度;AI为刺激的增量,即 最小可觉差;K是相对差别阈限,又称韦伯比值或韦伯分数。韦伯发现的这个规 律就叫韦伯定律。研究表明,不同感觉道的K值是不同的。研究还表明,韦伯定 律只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K值约为0.030。四名被 试差别阈限的平均数为2.91g,由此得出K=0.0291,基本符合韦伯定律。两个被试结果差异较大很可能是由于被试判断风格不同而不同。还有被试一判断“ + ”比“

10、-”多7次,而被试二仅仅多3次。在被试一的结果中, “ + ”“-”判断的极度不平衡,导致了 “+”线过早抬高,与50%线提早交汇,最 后差别阈限过小。所以被试一更倾向于给出“后面的刺激较重”也可能是差异较 大的原因。3. 根据本实验结果说明被试有没有空间误差,如有,它是否影响了测定的结果, 为什么?显然有一些影响!被试在试验后报告:试验时明细那感觉到总是后面右手那 个砝码重!但是由于本试验程序的对称设计,所以可以抵消大部分空间误差所造 成的不准确。故空间误差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很小。主要的误差还是来自 于每个被试不同的判断风格,即有些被试倾向于多做等于判断,有些被试倾向于 多做差别判断。

11、4. 在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用恒定刺激法比用最小变化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使用最小变化发简单易行,速度较快。使用恒定刺激法由于顺序是完全打乱的, 误差较小:不受期望、习惯、练习、误差的影响,虽然有时间误差,但可以抵消。 和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一样,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结果同样受被试判断 风格的影响。5. 如果要检查重量差别阈限是否符合韦伯定律,除了利用本实验结果外,还应 做什么补充实验?应该在更换标准刺激的大小,再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一遍重量的差别阈限。测 量时要注意尽量保持前后实验条件、操作的相对一致。以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五、结论运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 它是不变的。找50%的点:一个刺激经常出现在感觉到和不感觉到的中间地带, 即它能感觉到的次数仅是其全部长时次数的百分之几。当是50%时,即阈限位 置。四名被试差别阈限的平均数为2.91g,由此得出K=0.0291,符合基本韦伯定 律。六、参考文献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郭秀艳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实验心理学教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实验时间: 2012年3月25日姓名:王兵班级: 应用心理学二班学 号:20113189任课教师:郝春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