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坯加热工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63984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坯加热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坯加热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坯加热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钢坯加热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钢坯加热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坯加热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坯加热工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钢坯加热工艺加热工艺制度包括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时间、加热制度等。一、加热温度钢的加热温度是指钢料在炉内加热完毕出炉时的表面温度。确定钢的加热温度不仅要根据钢种的性质,而且还要考虑到加工的要求,以获得最佳的塑性,最小的变形抗力,从而有 利于提高轧制的产量、质量,降低能耗和设备磨损。实际生产中加热温度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来确定。A加热温度的上限和下限碳钢和低合金钢加热温度的选择主要是借助于铁碳平衡相图(图1-1 )。当钢处于奥氏180

2、01535150010Z01.310700500SOO77012001100含碳量(%)0.10.20.5不得用于商业用途0.91.11.51锻最高加热温度瘗限;)2常化的加热温度理论过烧温度(C)3淬火时的温度极限;4 退火的温度极限1490132012501180112010801050147013501280122011801140区其塑性最好,加热温度的理论上限应当是固相线AE (14001530 C),实际上由于钢中偏析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 加热还不到固相线温度就可能在晶界出现熔化而后氧化,晶粒间失去塑性,形成过烧。所以钢的加热温度上限一般低于固相线温度100150 C。碳钢的最高

3、加热温度和理论过烧温度见表3-1。加热温度的下限应高于Ac3线3050 C。根据终轧温度再考虑到钢在出炉和加工过程中的热损失, 便可确定钢的最低加热温度。 终轧温度对钢的组 织和性能影响很大, 终轧温度越高, 晶粒集聚长大的倾向越大,奥氏体的晶粒越粗大, 钢的 机械性能越低。所以终轧温度也不能太高,最好在850C左右,不要超过 900C,也不要低于 700CoB 加热温度与轧制工艺的关系上面讨论的仅是确定加热温度的一般原则。实际生产中,钢的加热温度还需结合压力加工工艺的要求。如轧制薄钢带时为满足产品厚度均匀的要求,比轧制厚钢带时的加热温度要高一些; 坯料大加工道次多要求加热温度高些, 反之小坯

4、料加工道次少则要求加热温度低些 等。这些都是压力加工工艺特点决定的。高合金钢的加热温度则必须考虑合金元素及生成碳化物的影响,要参考相图, 根据塑性图、变形抗力曲线和金相组织来确定。目前国内外有一种意见, 认为应该在低温下轧制, 因为低温轧制所消耗的电能, 比提高 加热温度所消耗的热能要少,在经济上更合理。二 、加热速度钢的加热速度通常是指钢在加热时,单位时间内其表面温度升高的度数,单位为C/ho有时也用加热单位厚度钢坯所需的时间(min/cm );或单位时间内加热钢坯的厚度 (cm/min )来表示。钢的加热速度和加热温度同样重要。在操作中常常由于加热速度控制不当,造成钢的内外温差过大,钢的内

5、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使钢出现裂纹或断裂。加热速度愈大, 炉子的单位生产率愈高,钢坯的氧化、脱碳愈少,单位燃料消耗量也愈低。所以快速加热是 提高炉子各项指标的重要措施。但是,提高加热速度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对厚料来说,不仅受炉子给热能力的限制, 而且还受到工艺上钢坯本身所允许的加热速度的限制,这种限制可归纳为在加热初期断面上温差的限制, 在加热末期断面上烧透程度的限制和因炉温过高造 成加热缺陷的限制。下面分述它们对加热速度的影响:A在加热初期,钢坯表面与中心产生温度差。表面的温度高,热膨胀较大,中心的温 度低,热膨胀较小。而表面与中心是一块不可分割的金属整体,所以膨胀较小的中心部分将限制表面

6、的膨胀, 使钢坯表面部分受到压应力; 同时, 膨胀较大的表面部分将强迫中心部分 和它一起膨胀,使中心受到拉应力。这种应力叫做“温度应力”或“热应力”。显然,从断面上的应力分布来看, 表面与中心处的温度应力都是最大的, 而在表面与中心之间的某层金 属则既不受到压应力也不受到拉应力。 可以证明, 钢坯加热时的温度应力曲线与温度曲线一 样,也是呈抛物线分布。加热速度愈大, 内外温差愈大, 产生的温度应力也愈大。 当温度应力在钢的弹性极限以 内时, 对钢的质量没有影响,因为随着温度差的减小和消除, 应力会自然消失。当温度应力 超过钢的弹性极限时, 则钢坯将发生塑性变形, 在温度差消除后所产生的应力将不

7、能完全消 失,即生成所谓残存应力。如果温度应力再大,超过了钢的强度极限时,则在加热过程中就 会破裂。 这时温度应力对于钢坯中心的危害性更大, 因为中心受的是拉应力, 一般钢的抗拉 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所以中心的温度应力易造成内裂。如果钢的塑性很好, 即使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大的内外温差, 也只能引起塑性变形, 以 任意速度加热,都不会因温度应力而引起钢坯断裂。如果钢的导热性好(或导热系数高),则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内外温差就小(因At=qS/2 )因而加热时温度应力所引起的塑性变形或断裂的可能性较小。 低碳钢的导热系数大, 高碳钢和合金钢的导热系数小, 因而高碳钢 和合金钢在加热时容易形成较大的

8、内外温差, 而且这些钢在低温时塑性差、 硬而脆, 所以它 们在刚入炉加热时,容易发生因温度应力而引起的断裂。如果被加热坯料的断面尺寸较小, 则加热时形成的内外温差也较小; 断面尺寸大的钢坯, 因加热时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容易因温度应力而导致钢坯变形或断裂。根据上述分析,可概括下列结论:(1)在加热初期,限制加热速度的实质是减少温度应力。加热速度愈快,表面与中心 的温度差愈大,温度应力愈大,这种应力可能超过钢的强度极限,而造成钢坯的破裂。( 2)对于塑性好的金属,温度应力只能引起塑性变形,危害不大。因此,对于软钢温度在500600C以上时可以不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 3)允许的加热速度还与金属的

9、物理性质 (特别是导热性) 、几何形状和尺寸有关, 因 此,对大的高碳钢和合金钢加热要特别小心, 而对薄材则可以任意速度加热而不致发生断裂 的危险。B 在加热末期,钢坯断面同样具有温度差。加热速度愈大,则形成的内外温度差愈大。 这种温度差愈大,可能超过所要求的烧透程度,而造成压力加工上的困难。因此, 所要求的烧透程度往往限制了钢坯加热末期的加热速度。但是,实际和理论都说明, 为了保证所要求的最终温度差而降低整个加热过程的加热速 度是不合算的。 因此,往往是在比较快的速度加热以后, 为了减少这一温差而降低它的加热 速度或执行均热,以求得内外温度均匀。这个过程叫做“均热过程” 。C 钢坯表面的温度

10、是和炉温相联系的。炉温过高给准确地控制钢坯表面温度带来困难。 特别是当发生待轧时,将因炉温过高而造成严重氧化、脱碳、粘钢、过烧等。这在连续加热 炉上常是限制快速加热的主要因素。上述的两个温度差 (加热初期为避免裂纹和断裂所允许的内外温差和加热末期因烧透程 度的要求内外温差) 都对加热速度有所限制, 以及准确地控制钢坯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所 需要的加热时间,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制定加热制度的主要基础。一般低碳钢大都可以进行快速加热而不会给产品质量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加热高碳钢和合金钢时,其加热速度就要受到一些限制,高碳钢和合金钢坯在 500600C以下时易产生 裂纹,所以加热速度的限制是很重要的。三

11、、加热时间 钢的加热时间是指钢坯在炉内加热至达到轧制所要求的温度时所必须的最少时间,通 常,总加热时间为钢坯预热、加热和均热三个阶段时间的总和。要精确的确定钢的加热时间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它受很多因素影响, 目前大都根据现有 炉子的实践大致估计,亦可根据推荐的经验公式计算。钢的加热时间采用理论计算很复杂, 并且准确性也不大, 所以在生产实践中, 一般连续 式加热炉加热钢坯常采用经验公式:T =CS式中 T 口热时间,h;S 钢料厚度, cm;C 每厘米厚的钢料加热所需的时间,h/cm。对低碳钢C=0.10.15对中碳钢和低中合金钢C=0.150.2对高碳钢和高合金钢C=0.20.3对高级工具钢

12、C=0.30.4在实际生产中, 钢坯的加热时间往往是变化的。 这是因为加热炉必须很好地与轧机配合。在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中, 炉子生产率小于轧机的产量时, 常常为了赶上轧机的产量而造成 加热不均, 内外温差大, 甚至有时为了提高出炉温度而将钢表面烧化, 而其中间温度尚很低, 造成加热质量很差。 若炉子生产率大于轧机的产量时, 则钢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大于所需要的 加热时间, 造成较大的氧化烧损量, 这些情况均不符合加热要求。 如遇到上述情况,应对炉 子结构及操作方式作合理的改造或调整,使炉子产量和轧机产量相适应。四、加热制度所谓加热制度是指在保证实现加热条件的要求下所采取的加热方法。 具体的说, 加

13、热制 度包括温度制度和供热制度两个方面。对连续式加热炉来说, 温度制度是指炉内各段的温度分布。 所谓供热制度, 对连续加热 炉是指炉内各段的供热分配。从加热工艺的角度来看, 温度制度是基本的, 供热制度是保证实现温度制度的条件, 一 般加热炉操作规程上规定的都是温度制度。具体的温度制度不仅决定于钢种、钢坯的形状尺寸、装炉条件,而且依炉型而异。 加热 炉的温度制度大体分为: 一段式加热制度、两段式加热制度、 三段式及多段式加热制度。这 里重点介绍三段式加热制度。三段式加热制度是把钢坯放在三个温度条件不同的区域 (或时期) 内加热, 依次是预热 段、加热段、均热段(或称应力期、快速加热期、均热期)

14、 。这种加热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加热制度, 钢料首先在低温区域进行预热, 这时加热速度比 较慢,温度应力小,不会造成危险。当钢温度超过500600 C以后,进入塑性范围,这时就可以快速加热, 直到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到出炉所要求的温度。 加热期结束时, 钢坯断面上还 有较大的温度差, 需要进入均热期进行均热, 此时钢的表面温度不再升高, 而使中心温度逐 渐上升,缩小断面上的温度差。三段式加热制度既考虑了加热初期温度应力的危险, 又考虑了中期快速加热和最后温度 的均匀性, 兼顾了产量和质量两方面。 在连续式加热炉上采用这种加热制度时, 由于有预热 段,出炉废气温度较低,热能的利用较好,单位燃料消耗低。加

15、热段可以强化供热,快速加 热减少了氧化和脱碳, 并保证炉子有较高的生产率, 所以对许多钢坯的加热来说, 这种加热 制度是比较完善与合理的。这种加热制度适用于大断面坯料、高合金钢、高碳钢和中碳钢冷坯加热。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oi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