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627726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局工作总结模板4篇 xx年是实施“x”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促进就业工作任务繁重。我局坚持把加强就业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认真落实省、市及上级部门的各项部署,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出发点,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以落实新一轮再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做好失业下岗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x年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一

2、)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进展顺利(详见附表) 预计xx年,全市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分别占省指标8700人的%、6800人的%和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占省指标620万元的%;新增创业培训人,占省指标xx人的%;农村新增转移就业人,占省指标00人的%,转移就业规模达到万人,建立标准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试点镇5个、试点村8个;开展农民工技能性培训人,占省指标440人的%。预计到年底各项目标任务均可超额完成。 (二)强化目标责任管理 市委、市政府目标办印发了关于下达x年全市就业工作分解目标任务的通知,

3、把就业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不仅包括增加就业岗位、控制登记失业率、帮扶困难人员就业、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等指标,而且新增了创业基地建设、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新指标,一并作为考核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从4月份起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年底考核,确保就业工作有序扎实推进。 (三)健全完善新一轮就业政策体系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皖发xx7号、皖政xx51号、皖政xx1号和皖政办7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强化政策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一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淮发x6号),实施更加积极的城乡就业政策

4、,全力促进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二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淮劳障x67号),明确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对象、申请就业困难人员需提供材料、认定程序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的管理等,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三是制定了关于印发XX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淮政办38号),将高校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残疾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纳入创业扶持政策范围,享受与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四是制定关于印发发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淮劳障xx61号),加强劳动就业服务与管理,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率,稳步实现统筹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目标;五

5、是制定加强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意见,按照“六个到位”、“十统一”的要求和建设标准,建立健全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四)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服务 1、加强与区、县、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密切合作,分别到四铺乡、矿山集、钟楼村、铁佛和古饶镇等返乡民工较聚集的乡镇,共举办“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对接”现场招聘活动1场,提供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16100个,为2万余返乡民工进行现场职业指导,发放各种政策法规等宣传资料10万份,达成就业意向65人。 2、窗口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学习契机,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切实为广大群众服务。一是境外就业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

6、效,共办理外国人就业证许可证人,外国人就业证人,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人,华侨人,计人,xx年计划培训协理员360多人。二是办理档案托管及劳动事务代理达人次,个人免收档案托管人。三是建立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供需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特困人员提供政策帮扶、观念帮扶、岗位帮扶、技能帮扶、服务帮扶,市人力资源市场先后举办了“关注民生、关爱姐妹”春风送岗、“第五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个私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x年民营企业招聘周”、“经济开发区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30场特色就业服务活动,进场单位家,招聘人数人,进场求职人数人,录用人数

7、人。 3、深入全市企业进行用工情况调研,通过发放填写调查表、问卷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企业用工现场调研活动,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全面客观地了解全市企业用工现状,帮助企业引进、留住员工,缓解劳动用工短缺问题。通过调研活动共搜集到各类用工信息172条,推荐120人次与用工企业对接。 4、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会员单位健康发展。制定了新会员单位管理制度、十佳会员单位评选方案,把每年新招聘员工人以上,能按规定为新录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上报空岗情况的会员单位确定为十佳会员单位的评选对象;凡成为十佳会员的用工单位,将为其提供员工岗前培训、代申报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优惠

8、政策。截止目前,职业介绍中心已新增会员单位52家,累计22家。 (五)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层次配套的原则,把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为功能最为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等多项服务。在县区建立了4个人力资源市场,在19个街道、18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5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市人力资源市场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县区、街道、社区联网,实现了全市就业信息“一点登录、多点查

9、询、资源共享”。同时,我市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在XX县区相南街道建立了XX市相阳劳务市场,不仅强化了基层就业服务,而且有效解决了非正规劳务市场给主X县区带来的市容、交通、治安等问题。 、健全基层平台服务功能。今年以来,我市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组织起来就业认定、困难就业群体就业帮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区,街道(乡镇)、社区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联网,实现了全市就业信息“一点登录、多点查询、资源共享”。全市16个街道、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3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了“充分就业创建活动”,发挥了小平台、“大窗口”作用。目前,我市第一批个试点镇、8个试点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平

10、台已初步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 3、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为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我们在充分发挥有形市场发布信息的同时,积极运用淮北就业网和淮北就业报载体作用,全面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为各类求职者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发布。充分利用淮北就业网“就业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求职招聘、人才论坛”等多功能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贴心服务,目前网站拥有198家网络会员单位,xx年以来,共通过淮北就业网举办网上招聘会6场次,发布招聘信息720条,提供51个就业岗位。 (六)开展就业援助,全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有效缓解“零

11、就业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难,坚持在就业援助中帮扶就业,动态消除就业困难人员。一是根据省厅要求及本地实际,扩大了就业援助范围,由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00”人员、零就业家庭、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等8类登记失业人员,使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就业援助和政策实惠。二是在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就业平台建立了就业困难群体台账,开通援助服务热线电话,通过实施送援助进家庭、送政策进社区,社保补贴送到人、就业岗位送上门,使“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三是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全市已有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基本实现稳定就业,

12、所有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四是开展了“一进三送”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均设立了宣传专栏,张贴促进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宣传图片。全市印发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管理知识问答宣传资料5万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对困难就业帮扶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基本做到了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我市现有就业困难对象565人,其中“零就业家庭”12户(县区111户),目前已消除127户;未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3人。针对已经确定的就业困难帮扶对象,社区专管员正在制定援助工作计划,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工作,为每一位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个就业信息。 (七)大力实施创业

13、促就业工程 今年以来,我局着重在基地建设和提升服务方面,全力营造创业促就业的和谐环境。一是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全市现有3个县区创业园区、5个再就业一条街,已落户82户,安置就业766人;市级创业基地已陆续入驻企业3家;XX县区南坪、刘桥、临涣3个乡镇省级首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已初见成效,建成标准化厂房栋,在建4栋,建设面积540平方米,现已入驻华强面粉厂、淮北天王机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种铸锻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吸纳就业118人;X县区在仁和小区正在建设占地00亩的“农民工创业一条街”。二是加强创业培训工作。市、县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分别成立了“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将创业培训逐步向县区、乡镇(街

14、道)、社区基层延伸,培训对象扩大到城镇新增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人员,举办了下岗失业党员、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特色创业培训班。三是加强创业后续服务。建立了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经营状况清。成立了以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及大专院校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创业咨询指导专家志愿团,免费为学员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收集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600多个,编印成册,推介给返乡创业农民工。今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创业培训2班,培训创业学员780人,其中成功创业275人,带动就业188人。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已达541家,其中创办经营企业

15、86家,从事规模化养殖102个,安置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近2万人。 (八)全面落实农民工就业政策 、强化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动态监控,对出现的企业规模裁员、批量农民工返乡等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市政府领导和省劳动保障厅。二是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工作领导体系,在18个乡镇分别设立了返乡农民工监测点,建立了返乡农民工日报告制度和就业信息台帐。三是把“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招聘周”扩大为“招聘月”,组织各县区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了“三送”(就业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等“一条龙”服务,深入开展返乡农民工系列现场招聘、技能助你就业、春风送岗位下乡、就业信息对接、返乡农民创业、用工需求调查等6大活动。四是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分别设立了专门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将家庭困难的农民工作为重点援助对象,为每一位重点援助对象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个就业信息。五是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分别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培训指导中心”,从xx年第四季度截至到目前,共举办10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3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其中成功创业95人,带动13人就业。 、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X县区临涣、刘桥、南坪镇的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初见成效,累计完成道路框架、电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础设施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