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62056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流供电电缆线径选择的十个误区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有一定的规范,用户新建机房供配电系统时,应通过设计单位选 择合适的交流线径,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对于现有机房新增一般性负载,往往由用户自行 设计并安装。安全用电是动力设备安装与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所有安装与维护人员都有必 要了解交流电缆线径选择的方法和原则。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局限于发现设备潜在故 障,也应关注线缆等配套设备存在的风险,实现精细化维护。在具体的安装与维护工作中, 不少工程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有一定的规范,用户新建机房供配电系统时,应通过设计单位 选择合适的交流线径,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对于现有机房新增一般性负载,往往由用户自 行设

2、计并安装。安全用电是动力设备安装与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所有安装与维护人员都有必要了解 交流电缆线径选择的方法和原则。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局限于发现设备潜在故障,也应 关注线缆等配套设备存在的风险,实现精细化维护。在具体的安装与维护工作中,不少工程 师对电缆线径的选择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选择了错误的电缆线径, 轻则增加了建设或运行成本,重则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列出的十个误区都是工程与维护人员容易发生的,事实上导线线径选择还有更多 的影响因素,具体选择线径时应根据环境温度、允许温升、敷设方式等查询电工手册或其它 相关设计规范。误区一:经济电流密度24Amm2,选2偏安

3、全,选4偏经济信。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交流线径是通行的方法,铜质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为24A/mm2。 显然,取经济电流密度为2A/mm2时,线径较粗,投资成本较高;取经济电流密度为4A/mm2 时,线径较细较经济。一些工程人员认为,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即可,选2A/mm2 偏安全,选4A/mm2偏经济,都是可行的选择。当电缆较细时,电缆比表面积大,对散热有利;当电缆较粗时,电缆比表面积小,热 量不易散发,单位截面积导线通过相同的电流时,粗电缆温度较高。如果电缆温度超过允许 值,就会发生危险。下表为在空气中敷设的塑料绝缘铜芯电线长期连续负荷载流量(电工 手册第14章第99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第四版,吕如良等主编,2002年1月),周 围环境温度为25C,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C。线径(mm2)12.54610162550120150185安全载流量2034455685113146225400450505每mm2电流2013.611.259.338.57.065.844.53.3332.73由上表可见,较细的电缆每平方载流量远大于4A,随着电缆线径的增加,每单位mm2 载流量明显下降。由于电缆不应一直运行于最高温度,同时存在可能的过流或其它因素影响, 选择时导线载流量应小于上表载流量数值。由此看来,经济电流密度理解为粗电缆取2、细电缆取4,比理解为选2偏安全、选4 偏经济更合乎

5、实际。误区二:只按经济电流密度,不复核电缆压降信。假定某单相交流负载最大电流不超过16A(单相负载电流通常不超过20A),按经济电流 密度法选用4mm2电缆,如果负载距离100米,铜电导率o为57,电缆电阻为:R=L/(oS)=100x2/(57x4)=0.88Q电缆上电压降AU为U=IR=16x0.88=14.1V连接回路在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电力工程电缆设 计规范第6页,GB50217-94),该例电缆上电压降达到14.1/220=6.4%,超过多数设备 线路上压降不应大于5%的要求。负载工作电压下降6.4%,相应的工作电流上升1A,需要 选用更粗的电缆(如6

6、mm2),重新计算电压降,直至电压降小于5%。误区三:只选择电线线径,不考虑电线类型。计算电缆线径时,只确定了电缆金属介质的截面积。只要截面积相同,不论何种绝缘 层与护套,电缆本身性质完全相同(铜质,通信机房电力电缆一般不用铝芯电线)。但正是由 于绝缘层与护套的不同,散热性能、允许温升就有区别,如常用的V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与JY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前者允许温度为70C,后者可达90C,因此JYV电缆允许 的截流量更大,同样的负载电流条件下,可以选择较小的线径。此外,单芯与多芯电缆(指 内部含互相绝缘的多芯成套电缆)散热条件不同,截流量也有区别。例如,铜芯导体截面为 50mm2,单芯

7、与多芯明敷电缆在环境温度为25C、导体温度分别为70C(VV电缆)和90C (JYV电缆)时载流量规格如下表所示(数据来源:北京电缆网)。由上表可知,多芯电缆载流量较单芯为小,VV电缆载流量较YJV电缆为小,设计电 缆时需要计入这些因素。多根单芯电缆平行捆扎敷设时,计算载流量也应在单芯电缆的基础 上乘以一个小于1的降额矫正系数。下表为工厂供电中多根电缆并列时载流修正系数,电缆相距100mm。并刑导线数123牢57S我疣量険正系数10.90.85.80.780.750.73.72误区四:优先选择长期安全载流量大的电缆。一般地,从电缆的绝缘性能、环保性能和耐候性能等方面看,YJV电缆载流量大,在

8、各方面比VV电缆性能更优异,应在工程设计中优先考虑。事实上,YJY电缆虽然具有载流量大、电缆直径小、重量轻、方便安装等优点,但在 同等截面积条件下,YJY电缆比VV电缆流量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能承受的温度高而已。截 面积相同,铜的质量、导电率也相同,因而在输送同等电流的情况下,选择YJY电缆可以 比选择VV电缆细一些的线径,但线路电阻增加,线损和电压降也增加,长期运行不一定合 算。电缆选择必须全面考虑环境条件、使用场所、敷设方式、供电距离、长期运行的费用 和电压降,能用VV电缆的场所一般仍推荐用VV电缆。如果原行线架上已敷设VV电缆, 新设计增加耐受温升更高的JYV电缆是没有意义的,平行捆扎走线

9、的电缆只能按耐受温升 最低的电缆计算载流量。误区五:并联多大的导线,就相当于线径增大多少平方。大型机房负载容量大,需要提供很大的电流,如果选择一根导线,无疑需要线径很粗 的供电电缆,施工并不方便,甚至没有足够粗的导线可供使用。多根导线并联是允许的,由 于线径小的电线每平方载流量大于粗电线,并联方式可能在经济上更合算。并联电线之间的电流在理论上按截面积分配,只要是相同材质电线(如铜线),都可以直 接并联。但实际工程中,最好使用相同的线径。如果线径相差悬殊,可能由于接线端子存在 一定电阻,以及与电缆截面积不成正比的感抗作用,导致电流分配偏差,一根导线可能分配 电流过大,超过安全载流量。此外,如果采

10、用不一致的线径,需仔细复核电线上的电流是否 小于安全载流量,细导线的单位载流量只能按粗导线计算。因此,大小相差悬殊的电缆并联使用,电缆载流量往往并不按照理想条件下的电流分 配规律来分配,小电缆相对发热明显。两线并联时,粗的电缆不应大于细电缆的两倍。误区六:只依据负载电流,未考虑短路电流。只根据负载电流选择交流输入电缆的线径,事实上存在着安全风险。例如,某大楼由 功率S为315KVA的变压器供电,变压器Z值为5%。现欲在配电室增加一台3P空调(单 相),发现配电柜内有一额定容量为500A的断路器CB3空闲未用,拟通过该断路器为空调 引入一相交流电,如下图所示。工程人员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线径,取

11、经济电流密度为 4A/mm2,空调工作电流12A,选择电缆的截面积S为4mm2,并在空调侧安装16A空开 作为空调输入开关。A16A315KVA/Z=5%CB1/500ACB2/500ACB3/500ACB4/500A其它负载50米3P空调空调距离配电柜较远,电缆长度L为50米,导线电阻R为=L/(oS)=50x2/(57x4)=0.44Q假定电网供电能力为无穷大,变压器短路电流1ST为:IST=S/(3UxZ)=315x1000/(220x3x5%)=9545A变压器副卷单相等效电阻RT为:RT=U/l=220/9545=0.023Q假定变压器输出端至CB3所有导体与接头电阻之和为0.05Q

12、,如果电缆末端A点发生 短路,短路电流 IS 为 IS=U/R=220/(0.023+0.05+0.44)=429A由于断路器跳闸电流为500A,因此电缆末端短路后断路器不跳闸,电缆烧断甚至起火。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选用电缆时,需要校验短路电流。在检查供配电系统时,如 果发现大型断路器后端连接细电线,就应重点关注。(注:除短路电流需要核算外,还应计 算接地故障电流,校验断路器是否符合要求。因本文只讨论电缆选型问题,不在此讨论如何 选用断路器。)误区七:按负载电流选线,不考虑断路器容量。根据负载性质不同,断路器容量一般选择为负载电流的1.151.5倍。断路器选定以后, 过载跳闸电流即已确定(

13、大型断路器往往允许整定跳闸电流)。过流的产生与供电质量、负载 质量及运行状态有关,也与漏电流有关。在通信机房供电系统中,通常并不安装漏电保护器, 如果漏电流与负载电流之和不超过断路器额定电流,断路器不跳闸,负载继续运行。在有较大漏电流的情况下,如果线径只按负载电流设计,可能导致线径偏小,超过导 线安全载流量,电缆发热过温,存在的安全风险比漏电流更甚。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负载电流选择断路器(包括微断,熔丝等过流保护装置也是类似的) 容量,再根据断路器容量选择导线线径,再复核压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误区八:只考虑建设成本,不核算运行总成本。设计单位进行配电设计时,会计算负载电流、线路压降等,按建设投资

14、最低的原则设 计,较少考虑运行成本。仍以3P空调为例,如果选用4mm2的电缆,消耗在电缆上的功率 为:P=l2R=122x0.44=63W如果改选用6mm2的电缆,电缆电阻值为:R=L/(S)=50x2/(57x6)=0.29Q消耗在电缆上的功率为:P=I2R=122x0.29=42W损耗降低21W。假定电费每度1元,一年运行下来,选用6mm2的电缆可以节约电费C 为:C=21x24x365/1000x1=184 元。按北京电缆价格,2x6mm2的电缆比2x4mm2的电缆贵2.2元/米,50米的电缆差价仅 为110元,选用6mm2的电缆初期投资大于选用4mm2的电缆,但不到1年即可收回投资,

15、显然更为经济,总运行费用更节省。选用更粗的电缆是否更经济,需要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核算,如果三到五年可以收回投 资,宜选用较粗的电缆。误区九:零线选择未考虑三次谐波与不平衡电流。当负载三相不平衡时,零线将有电流流过;当三相严重不平衡时,零线电流甚至大于 相电流。计算机、节能灯等电子设备多产生三次及三的倍次谐波,谐波电流通过零线。对于 谐波抑制不佳的电子设备来说,三次谐波电流可能大于相电流,零线电流很大。此外,三次 及以上谐波频率较高,在导线内流过时有趋肤效应,即电流主要从导体表面流过,相当于缩 小了导线截面积,热效应更加明显。现行IDC机房建设过程中,普遍采用3+2电缆,即一根圆形绝缘电缆中包括三根相线、 一根零线和一根保护地线,如3x50+2x25电缆,零线线径为相线的一半。如果为普通计算 机或照明供电,当负载达到设计容量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三次谐波导致零线过热甚至 着火。除非负载谐波抑制效果好,或进行了谐波整治,否则零线线径不应小于相线线径。误区十:保护地线目的是等电位连接,线径细一点也可以信。交流设备与机房接地排之间、设备内部部件与机柜之间连接有保护接地线,一方面是 等电位连接的要求,使所有设备和部件外壳保持等电位,预防触电以及由于雷电侵入导致的 内部放电;另一方面用于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