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61445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人体的免疫调节班级 姓名 学号【考试说明】1.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2.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热点提示】1. 简述免疫系统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3. 描述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结构基础 4.简述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5简述抗原和抗体6.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7.举例说出免疫学的应用8.举例说明过敏反应9.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10. 说出艾滋病的全称11.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及主要传播途径12.简述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1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基础导学】1. 免疫系统的组成:广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

2、、脾、淋巴结、骨髓等 J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巨噬细胞.L树突状细胞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2. 免疫类型:广非特异性免疫(性的,对病原体有防疫作用)JJ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特异性免疫(性的,对病原体有抵抗力)一一第三道防线r体液免疫l细胞免疫3. 体液免疫:由产生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彳 -j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4. 细胞免疫:通过和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f 同一靶细胞再次

3、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如干扰素)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5.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 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6. 艾滋病:(1) 病的名称:(AIDS)(2) 病原体名称:(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3) 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 传播途径:传播、传播、传播【案例导析】例1. 201

4、1全国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 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 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例2.(2010海南)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 血液中0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例3. (2010上海)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表 示免疫细胞,和表示免疫分子。(1) 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

5、(2) 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A. 溶酶体B.汗液C. 口腔粘膜D.胃酸(3)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4) 图中和的名称分另ij是 和;和分别表示和。(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 分析此现象的原因(6)接种疫苗属于免疫方法。【考能双向训练】1. 2011.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 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 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 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

6、作用2.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B. 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C. 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病D.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产生记忆细胞3. (09上海)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4. (09海南)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1) 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2) 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

7、体后,经细胞摄取和处理,使人的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 使其产生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增殖 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当机体两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 免疫反应的原因是。3. (09广东)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 图中为细胞,为细胞。(2) 与功能上的区别是,由分化为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的模板。(3) 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

8、为。(4)过程表示,过程表示。5. 2011.课标全国卷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 行使功能的顺序是、。人体的胰岛细胞中(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 峰值。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增殖

9、、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存疑解惑】课题:人体的神经调节班级 姓名 学号【考试说明】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B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B3.人脑的高级功能A【热点提示】1概述反射的概念含义举例说明反射,并阐述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功能2. 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下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及其形成原因4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5说出突触的结构特点,阐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和原理6说出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伤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基础导学】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的功能:接

10、受刺激兴奋,并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效应。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树突细胞体-神经末梢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通常由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 弧来完成,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 就不能完成。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 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传导

11、的,这种电信号也叫。(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一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一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传导(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外:未兴奋部位一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一未兴奋部位)一兴奋向未兴奋部位(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实现的突触:包括、(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 的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一的,只能是: 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脑干:有许多重要的.中枢

12、,如呼吸中枢W区(此区发生 V区(此区发生障 障碍,不能写字) 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此区发生 H区(此区发生障 障碍,不能讲话) 碍,不能听懂话)下丘脑:有,、,、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书写/性语言中枢一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一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一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视觉性语言中枢一症(能听、说、写,不能读)【案例导析】例1. (2011 广东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

13、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例2.(2011.海南卷)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 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 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 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 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例3. (2011.海南)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例4. (2011江苏卷)右图是反射弧

14、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1、)I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 I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考能双向训练】1.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 合 适 的 是+30 c时Hj/mS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D.剪去牛蛙的脑是A. 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 髓C.用0.5%HC 1溶液刺激趾尖2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 )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3.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 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4. (2011上海卷)右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 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