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609078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基础知识详细介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 基础知识详细介绍IC 的定义IC就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包括:1集成电路板(integratedcircuit,缩写:IC);2.二、三极管;3.特殊电子元件。再广义些讲还涉及所有的电子元件,象电阻,电容,电路版/PCB版,等许多相关产品。【IC产业发展与变革】自1958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发明集成电路(IC)后,随着硅平面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六十 年代先后发明了双极型和 MOS 型两种重要的集成电路,它标志着由电子管和晶体管制造电子整机的时代 发生了量和质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具有极强渗透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回顾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自发

2、明集成电路至今40多年以来, 从电路集成到系统集成 这句话是对IC产品从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到今天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发展过程的最好总结, 即整个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板上系统(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统(System-on-a -chip)的过程。在这历史过程中,世界IC产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 变革。第一次变革: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IC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70年代,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是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标准通用逻辑电路。这一时期IC制造商(IDM) 在 IC 市场中充当主要角色, IC 设计只作为附属部门而存在。这时的 I

3、C 设计和半导体工艺密切相关。 IC 设计主要以人工为主, CAD 系统仅作为数据处理和图形编程之用。 IC 产业仅处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初级阶 段。第二次变革:Foundry公司与IC设计公司的崛起。80年代,集成电路的主流产品为微处理器(MPU)、微控制器(MCU)及专用IC(ASIC)。这时, 无生产线的IC设计公司(Fabless)与标准工艺加工线(Foundry)相结合的方式开始成为集成电路产业 发展的新模式。随着微处理器和PC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特别是在通信、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领域),IC产业已开 始进入以客户为导向的阶段。一方面标准化功能的IC已难以满足整机客户对系统成本、可靠性等

4、要求,同 时整机客户则要求不断增加IC的集成度,提高保密性,减小芯片面积使系统的体积缩小,降低成本,提高 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 IC 微细加工技术的进步,软件的硬件化已成为可能,为了改善系统的速度和简化程序,故各种硬件结构的 A SIC如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FPGA)、标准单元、全定制电路等应运而生,其比例在整个IC销 售额中1982年已占12%;其三是随着EDA工具(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发展,PCB设计方法引入I C 设计之中,如库的概念、工艺模拟参数及其仿真概念等,设计开始进入抽象化阶段,使设计过程可以独 立于生

5、产工艺而存在。有远见的整机厂商和创业者包括风险投资基金(VC)看到ASIC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纷纷开始成立专业设计公司和IC设计部门,一种无生产线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Fabless)或设计部门纷 纷建立起来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标准工艺加工线(Foundry)的崛起。全球第一个Foundr y工厂是1987年成立的台湾积体电路公司,它的创始人张忠谋也被誉为晶芯片加工之父”。第三次变革: “四业分离”的 IC 产业90年代,随着INTERNET的兴起,IC产业跨入以竞争为导向的高级阶段,国际竞争由原来的资源竞争、 价格竞争转向人才知识竞争、密集资本竞争。以DRAM为中心来扩大设备投资的竞

6、争方式已成为过去。如 1990年,美国以Intel为代表,为抗争日本跃居世界半导体榜首之威胁,主动放弃DRAM市场,大搞C PU,对半导体工业作了重大结构调整,又重新夺回了世界半导体霸主地位。这使人们认识到,越来越庞大 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并不有利于整个 IC 产业发展, 分才能精, 整合才成优势。于是, IC 产业结构向 高度专业化转化成为一种趋势,开始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成行的局面,近年来, 全球IC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结构的优势。如台湾IC业正是由于以中小企业为主,比较好地形成 了高度分工的产业结构,故自1996 年,受亚洲经济危机的波及,全球半导体产业出现生产过

7、剩、效益下 滑,而IC设计业却获得持续的增长。特别是96、97、98年持续三年的DRAM的跌价、MPU的下滑,世界半导体工业的增长速度已远达不 到从前 17的增长值,若再依靠高投入提升技术,追求大尺寸硅片、追求微细加工,从大生产中来降低成 本,推动其增长,将难以为继。而IC设计企业更接近市场和了解市场,通过创新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直接推动着电子系统的更新换代;同时,在创新中获取利润,在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资本,带动 半导体设备的更新和新的投入;IC设计业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为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增长注入了 新的动力和活力。IC设计、生产、销售模式目前,集成电路产品有以下几种设计、

8、生产、销售模式。1. IC制造商(IDM)自行设计,由自己的生产线加工、封装,测试后的成品芯片自行销售。2. IC设计公司(Fabless)与标准工艺加工线(Foundry)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公司将所设计芯片最 终的物理版图交给Foundry加工制造,同样,封装测试也委托专业厂家完成,最后的成品芯片作为IC设 计公司的产品而自行销售。打个比方,Fabless相当于作者和出版商,而Foundry相当于印刷厂,起到产 业龙头作用的应该是前者。IC 产品等级行业标准产品等级的界定主要依据产品的外包装,将等级按字母顺序由A到E排列:A1 级:原厂生产,原包装,防静电包装完整 (说明:来源于正规渠道或独

9、立分销商,在规定质保期内, 产品可靠性最高。即“全新原装货品”)A2 级:原厂生产,原包装,防静电包装不完整,已经被打开 (说明:来源于正规渠道或独立分销商,在 规定质保期内。即“全新货品”)A3 级:原厂生产 (说明:工厂积压或剩余货料,批号统一。有可能生产日期较早。即“工厂剩货”)注:A1、A2、A3级在市场统称为新货B1 级:非原厂包装或无包装,未使用,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由原厂生产,但因某些原因并 没有包装,产品批号统一,为原厂统一打标。通过特殊渠道流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不确定)B2 级:非原厂包装或无包装,未使用,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由原厂生产,但因某些原因未

10、 在产品表面打印字样,产品质量可靠性不确定。一般这种类型产品会被经销商统一重新打标)B3 级:非原厂包装或无包装,未使用,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由原厂生产,但因某些原因并 没有包装,产品批号不统一,为原厂统一打标。通过特殊渠道流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不确定。一般 这种类型产品会被经销商统一重新打标)B4 级:未使用,有包装 (说明:由原厂生产,但是产品存放环境不适宜,或者产品存放时间过久。产 品管脚氧化。产品质量不确定)注:B1、B2、B3、B4级在市场统称为散新货”C1 级:由非原厂生产,全新未使用,完整包装 (说明:一些由大陆、台湾或其他海外国家或地区生产 的产品,完全按照原品牌

11、工厂的规格要求进行包装和封装,功能完全相同,并印有原品牌厂商字样。产品 质量不确定。不如原厂正品质量可靠性高。即“仿制品”)C2级:全新未使用(说明:由功能相同或者相近的产品,去掉原有的标识改换为另外一种产品标识的。 即“替代品改字”,市场统称“替代品”)D1 级:无包装,使用过,产品管脚没有损伤,属于旧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从旧电路板 上直接拔下,如一些 DIP,PLCC, BGA 封装的可以直接拔下的。即“旧货”)D2 级:无包装,属于旧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从旧电路板上直接拆卸,管脚被剪短的。 此类产品有可能会被后期处理过,将已经被剪短的管脚拉长或者接长。即“旧片

12、剪切片”)D3 级:无包装,属于旧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从旧电路板上拆卸,管脚沾有焊锡。并重 新处理管脚。即“旧片”)D4 级:无包装,属于旧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从旧电路板上拆卸,管脚沾有焊锡。重新 处理管脚。并且重新打标的。即“旧货翻新片”)D5 级:无包装,属于旧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旧货,但是属于可编程器件,内置程序不 可擦写)注: D1、D2、D3、D5 级在市场统称为“旧货”E1 级:无包装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由原厂生产,产品质量未通过质检。本应该被销毁 的,但是通过特殊渠道流通到市场的。质量不可靠。即“等外品”,市场统称为“次品”

13、)E2 级:无包装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将部分产品工业级别的改为军品级别的。质量很不 稳定,安全隐患极大。即“改级别”,市场统称“假货”)E3 级:无包装货。可能被销售商重新包装 (说明:用完全不相关的产品打字为客户需求的产品。有的 是外观相同,有的外观都不相同。即“假冒伪劣”,市场统称“假货”)T1级:完整包装(说明:由原厂为特定用户订制的某产品。有可能只有该用户产品才能使用)T2 级:完整包装 (说明:由第三方采用原厂芯片晶圆进行封装的。产品质量一般可靠。一般为停产芯 片)注:T1级、T2级在市场统称为特殊产品”常用电子元器件分类常用电子元器件 分类根据众多,下面就常用类做下归

14、纳:首先电子元器件是具有其独立电路功能、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元器件的品种也 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跨越了元件、电路、系统传统的分类,跨越了硬 件、软件的基本范畴。从根本上来看,基本电路元器件大体上可以分为有源元器件和无源元器件。对于用半导体制成的元器件, 还可以分立器件和集成器件。按用途还可以分为:基本电路元件、开关类元件、连接器、指示或显示器件 传感器等。而无源器件是一种只消耗元器件输入信号电能的元器件,本身不需要电源就可以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 无源器件包括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二极管等。有源器件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向器件提供相应的电源

15、,如果没有电源,器件将无法工作。有源器 件包括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是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构成的元器件。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能把单元电路、功能电路,甚至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起。IC 的分类一)按功能结构分类集成电路按其功能、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两大类。模拟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边疆变化的信号。例如半导体收音机 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而数字集成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 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例如VCD、DVD重放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基本的模拟集成电路有运算放大器、乘法器、集成稳压器、定时

16、器、信号发生器等。数字集成电路品种 很多,小规模集成电路有多种门电路,即与非门、非门、或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有数据选择器、编码译 码器、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有PLD (可编程逻辑器件)和ASIC (专 用集成电路)。从PLD和ASIC这个角度来讲,元件、器件、电路、系统之间的区别不再是很严格。不仅如此,PLD器 件本身只是一个硬件载体,载入不同程序就可以实现不同电路功能。因此,现代的器件已经不是纯硬件了, 软件器件和以及相应的软件电子学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电路元器件种类繁多,随着电子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新的器件不断出现,同一种器件也有 多种封装形式,例如:贴片元件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已随处可见。对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同一器件也有不同 的工业标准,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