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597024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之三大滴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酸碱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 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对于一元酸和一元碱发生的中和反应,C酸V酸C碱V碱或:C未知V未知C标准V标准,(2)仪器: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c.铁架台d.滴定管夹e.锥形瓶 f.烧杯g.胶头滴管等 (3)装置图:(4)操作步骤: 洗涤、检漏、水洗、润洗、装液、去泡、调液面记录、放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记录、 计算、误差分析 (5)数据处理依据:c(NaOH)=c(HCl)V(HCl)/V(NaOH) (6)误差分析: 仪器润洗不当: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盛

2、待测液滴定(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读数方法有误: a.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b.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c.天平或量筒的使用读数方法错误; 操作出现问题: a.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漏液; b.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前尖嘴部分有气泡,终了无气泡 (或前无后有); c.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有待测液溅出; d.滴定过程中,将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中和滴定是一个要求较高的定量实验,每一个不当的或错误的操作都会引起误差。 对于一元酸与一元碱,由可知,是准 确量取的体积,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大则大

3、,小则小。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末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不正确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见下表:中和滴定应注意的问题:1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使用与选择 (1)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冈指示剂本身也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若用量太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2)指示剂的选择:中和滴定时一般选用的指示剂有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辨别,在滴定过程中不宜使用。 (3)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终点溶液的pH应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如强酸溶液滴定弱碱溶液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溶液滴定弱酸溶液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4)指示剂的变色:最好由浅到深,这样对比

4、明显。如用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作指示剂较好,当酚酞从无色变为粉红色(或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2欲减小实验误差的三点做法 (1)半分钟:振荡,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2)l一2min:滴定停止后,必须等待l2min,让附着在滴定管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进行读数。 (3)重复:同一实验,要做两到三次,两次滴定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差值不能超过002mL,再取平均值。1(08全国卷)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

5、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2(08广东卷)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 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 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3(07山东卷)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

6、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 )提示:H2C2O4是二元弱酸;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A.0.008889 B. 0.08000 C. 0.1200 D. 0.24004(07天津卷)草酸是二元中弱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V(NaOH) = 0时,c(H

7、) = 1102 molL1B.V(NaOH)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 2c(C2O42 )c(HC2O4 )C.V(NaOH) = 10 mL时,c(H) = 1107 molL1D.V(NaOH)10 mL时,c(Na)c(C2O42 )c(HC2O4 )5(08山东卷)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提示:BaSO4(s)=Ba2+(aq)+SO2-4(aq)的平衡常数Kap=c(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

8、对应的Kap大于c点对应的Kap6(06北京卷)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编号HXYOH溶液的体积关系强酸强碱(HX)(YOH)强酸强碱(HX)(YOH)强酸弱碱(HX)(YOH)弱酸强碱(HX)(YOH)A B C D7(06上海卷)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8(01全国卷)在一支25 mL的

9、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9(01全国卷)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正确的实验是( )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乙)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甲)D酸碱酚酞(乙)10(01全国卷)将 a g 含NaOH样品溶解在 b mL 0.l molL1 的硫酸中,再加入 c mL 0.1 molL1

10、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 )A(bc)125a100 B(b2c)125a100C(bc)250a100 D(8b8c)a10011(07江苏卷)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 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

11、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1)根据步骤III 填空: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色变成_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

12、L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1.0221.03225.002.0021.99325.000.2020.20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12(07广东卷) 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_5Ca(OH)23H3PO4_(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填化学式)。(5)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