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58580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能力测评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成长于“五四”前后的郁达夫,视个性为现代散文的生命。强烈地表现作家的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郁达夫指出,“个性”是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根本区别。他说,“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散文的心”。将目光由古代转入现代,他强调:“五四运动的最大的

2、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的,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我若无,何有乎君,道之不适于我还算什么道,父母是我的父母;若没有我,则社会、国家、宗族等哪里会有,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桎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了。”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个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综观郁达夫的散文创作,自始至终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建的。他不加掩饰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美好的、不可告人的

3、,甚至是相当阴暗的一面,如悲剧的出生我的梦,我的青春水样的春愁远一程,再远一程孤独者海上大风圈外等篇章,无不透露出自己彼时的生活状况、思想及行为,是其个性化记录自己的真实的文字,这些文字又比刻意为自己立传显得更率性而为,韵味十足。看一个作家是否是进步的,是否与国家、民族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不应仅仅从道德层面考量,而应看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关注,以及对普罗大众的爱。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忧患意识,而“五四”以来,这种蛰伏在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显得更加强烈,“启蒙”与“救亡”这两个命题在“五四”时期被视为文化人最高的追求目标。而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且深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郁达夫,“启蒙”与“救亡”在

4、他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形影不离且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有人认为“从早期的零余者之作到后期颇具文人意识的游记,个性与社会性的同一始终是郁式散文立意的一贯特色。郁达夫早期的散文虽有明显的日本私小说印迹,以自我表现为鲜明特色,但不是其他日本作家那种放弃了政治的自我,而是社会性的自我。祖国的现状与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的作品在表现个性的同时,也倾诉着时代重压下青年的苦闷和反抗。”因此,阅读郁氏早期散文我们才会感到:“他的苦闷、彷徨、自哀、自惭都来自这种对个性的关注和社会对自我的弃绝,以及现实对理想的嘲弄。自我,是他个性的充分展露,悲剧意识就是他在社会和自我、理想和现实不断冲突的两难中那抉心自食的哀寞。这份悲

5、苦表现了一个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的孤寂、苦闷、渴求和彷徨。”(摘编自周明全郁达夫散文的情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前后的作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视个性为现代散文的生命,认为散文就应强烈地表现作家的个性。B郁达夫认为“尊君、卫道与孝亲”三种教条,制约着人们的说话行事,也是从秦汉以来中国散文的“心”。C在郁达夫看来,道若不适合自己就无所谓道,每个人都要以觉醒的思想为中心,去打破旧有的社会制度。D郁达夫早期的散文受日本“私小说”影响,因此个性与社会性的同一始终是郁式散文立意的一贯特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

6、力。A项,结合文本内容“成长于五四前后的郁达夫,视个性为现代散文的生命。强烈地表现作家的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分析可知,这只是郁达夫的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我若无,何有乎君,道之不适于我还算什么道,父母是我的父母;若没有我,则社会、国家、宗族等哪里会有,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桎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了”分析可知,“每个人都要以觉醒的思想为中心,去打破旧有的社会制度”于文无据。D项,结合文本内容“个性与社会性的同一始终是郁式散文立意的一贯特色。郁达夫早期的散文虽有明显的日本私小说印迹,以自我表现为鲜明特色”分析可知,选项内容强加

7、因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论述了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观点,也即散文要强烈地表现作家的个性。B文章首段大量引用郁达夫的话语,表明其鲜明的散文创作观,真实、鲜明、有力。C第二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来论证郁达夫的创作遵循了其“表现个性”的原则。D末段论证郁达夫的“自我”是社会性的“自我”,不是作者批判的放弃了政治的“自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不是作者批判的弃政治的自我”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以自我表现为鲜明特色,但不是其他日本作家那种放弃了政治的自我,而是社会性的自我。祖国的现状与传统的儒家教育,使他的作品在表现个性的同时

8、,也倾诉着时代重压下青年的苦闷和反抗”“他的苦闷、彷徨、自哀、自惭都来自这种对个性的关注和社会对自我的弃绝”分析可知,作者并没有批判弃政治的“自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根本区别,在于“个性”是否作为“散文的心”。“散文的心”其实是由社会的主流思想决定的。B“启蒙”与“救亡”是郁达夫文学创作中始终追求的目标,这完全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名继承中国文人传统的知识分子。C郁氏早期散文让人感到的是他的苦闷、彷徨、自哀、自惭,既因为他对个性的关注,又因为时代对青年的重压,社会对“自我”的弃绝。D社会和自我、理想和现实不断冲突会造成个体的悲剧意识,

9、在作品中就表现为个体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孤寂、苦闷、渴求和彷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他本人就是一名继承中国文人传统的知识分子”错误。从原文内容“而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且深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的郁达夫,启蒙与救亡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始终形影不离且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看,不仅因为他是传统知识分子,还因为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

10、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

11、,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学府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

12、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他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七七

13、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1943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

14、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

15、粉”这成了他的遗言。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致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教学认真,做事原则性强。他的选修课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B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亲自验证,还专门写文章。C文中引用了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这些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直接突出传主的高尚的人格与气节。D朱自清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