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57391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2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一年以来,乡镇在市委、市政府“三美”建设要求下,紧扣年度建设任务,坚持统筹联动、立体推进,推动“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推进_镇集镇美丽乡镇建设、涝口中心村建设。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基本情况_镇地处_东南部,与滁州来安县、南谯区、江苏盱眙县交界,面积_平方公里,下辖_个村民委员会,人口_万人,现有耕地面积_万亩,其中旱田面积_万亩,水田面积_万亩,镇内宜林山场面积近三万亩。239省道及_001县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丰富的山芋、花生、小麦、西瓜、甜叶菊、玉米等农林产品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2、_年以来_镇美丽乡村建设点分布于尖山、涝口两个中心村及_镇集镇三个建设地点,其中尖山大陈郢中心村为_年度省调度的美丽乡镇建设点,涝口中心村及_镇集镇为_年度省调度的美丽乡镇建设点。建设成果_年我镇在市公管局进场招标项目_个,已完成招标工程_个,_网工程_个,项目总投资约_万元。至_月底已完成工程_个,正在施工项目_个。上半年尖山大陈郢中心村已完成全部工程审计,审计价格_万元。(一)已完成项目情况涝口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_万元,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_年初进入提升阶段。涝口老街、中学路、村部路、农贸市场路等道路黑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全面竣工,投入资金共计_万元。涝口社区服务中心投资_万元,_月初已完

3、成办公用品采购,开始投入使用。涝口社区广场工程投资_万元,_月初已完成全部工程量进入保养阶段。涝口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改造及涝口弱电下地工程投资_万元,分别于_月底,_月中旬完成全部工程量;涝口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共计投资_万元,在_年_月完成征地工作并进场施工,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验收试运行。涝口广场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共计投资_万元,于_月初进场施工,现已全部完工,并完成验收工作_月涝口立面改造工程投资_万元,现已全面竣工,并完成工程验收工作,_月份涝口文化提升工程投资_万元,现已进入提升阶段。_镇集镇整体建设工程总投资约_万元。于_年初正式启动。镇区弱电下地投资_万元,目前弱电下地工程已完

4、成全部工程量,并完成验收工作。镇区路灯改造工程已完成全部路灯安装,已完成电路接入及开户工作,现试运行正常。_镇西入口改造工程已完成张自路两侧_米人行道铺砖工作及道路两侧绿化栽植,工程已进入提升阶段。在建项目情况文化活动中心及桥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资_万元,目前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完成三层房间墙砖砌筑及窗户安装,粉刷等工作,现开始对外立面保温层进行铺装。道涵公园投资_万元,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进入提升阶段。,中心主街道改造投资_万元,已基本完成主街道两侧农户门前铺装工作,_月完成道路沥青铺设,工程进入结尾提升阶段。桥镇广场建设投资_万元,目前已完成村部路南侧广场铺装、绿化工作,现开始对服务中

5、心门前基层碎石垫层铺垫。五条路改造工程投资金额_万元,现已完成中学路、中学对门路下水道铺设及农户门前面砖铺装工程,现对红艳路、鸡市路两侧进行垫层铺装及面砖铺装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_%。镇区背街小巷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现已签订施工合同,因天气寒冷,拟于年后进场施工。拟施工项目情况涝口改水改厕工程、镇区改水改厕工程、镇区农贸市场改造工程、镇区立面改造工程等设计院已开始设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乡级(二)南王庄村位于冀鲁交界处,南邻卫运河,北倚邢德公路,东临德州,西接县城。全村共有_户,人口_人。_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村屯绿化示范单位”和“先进科普示范基地”称号,并被评为首批省级文明生态村;

6、_年、_年先后荣获衡水市委市政府:_年度平安建设星级创建活动“三星级”村和“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_年我们抓住衡水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机遇,与时俱进,将村庄规划改造、道路建设绿化、垃圾收储处理、产业发展与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列入重要议事议程,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高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具体做法(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南王庄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峰为组长,村委主任王洪义为副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村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同时吸收几名村民代表作为攻坚小组成员,在项目

7、实施推进中,及时深入群众,做好动员协调等工作,形成了全村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创建氛围。(二)明确目标,稳步实施1、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根据本村实际,他们制定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的创建目标,他们对全村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以优美新环境、绿色新产业、高雅新文化、和谐新农村“四大工程”为载体,努力把全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特色村。同时,还确定了“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创建工作思路。2、统一思想,全民动员自本村被列入衡水市_年度“美丽乡村”创建村以来,南王庄村立即召开了全村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村两委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

8、同层面的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共同谋划创建目标和规划思路。通过民主座谈,他们充分认识到村民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协力推进。为此,他们在村口、村主干道等处书写标语_余条,发放宣传资料_余份。同时,对村干部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成立党员服务队,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使全村干部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3、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根据“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在创建工作中,他们努力抓好建设与发展两大重点,做到环境、产业、文化建设同步,实

9、现绿色、富裕、和谐并举。一抓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村新农村建设大步迈进,实施了新农村整治等一系列项目,基本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灯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村南修建了文化休闲广场,村庄面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受到了群众的肯定。二抓生态农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蘑菇灯生态农业和沼气池建设,初步形成“种植-沼气-粮食”生态模式,积极推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普及节肥、节药、节水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也使村民富裕起来。三抓优秀文化资源培育。在建设中,我们积极挖掘和培育本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休闲广场、农村书屋、文体器材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看书、打

10、球等问题兴趣愈加浓厚,同时我村成立的秧歌队也发展壮大起来。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二、取得的成效一方面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村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文明向上的村风明显改观。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村民和谐幸福指数显著提高。(一)协调美观的整体风格初步形成围绕村道硬化、沼气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洁庭院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村庄道路绿化和空地绿化建设,见缝插绿,实施道边和空地整体美化。通过创建工程的稳步实施,全村道路得到了全

11、面硬化、绿化和美化,村内沟渠得到全面整治,达到“流畅、水净、岸绿、景美”的整体美观效果。(二)精巧细致的内在品位初步展现累计投入资金_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_多万元,长度_千余米,面积_万平方米;投资_万余元,安装路灯40盏;投资_余万元,铺设农田防渗管道_万余米;投资_余万元,铺设主管道_千余米,完成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投资_万元,新建垃圾池_个;投资_余万元,修建污水排放设施2座;投资_余万元,完成村庄绿化长度_千多米,绿化面积达_万多平方米;投资_万余元,改造和粉刷墙面_万平方米;投资_余万元,新建一处占地_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通过以上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

12、全村“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得全村村庄建设的总体风格更加协调,村庄内部各项设施构造的更加完善。(三)特色鲜明的产业得到培育壮大通过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美化家园、完善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综合利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为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提高。德商高速公路修建在即,充分利用紧邻德商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摩擦制动材料、物流运输等行业,以达到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二是优势产业得到提升。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围绕设施蔬菜、蘑菇种植这两个优势产业,推进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聚水平。三是特色产业

13、成为新增长点。充分利用我村紧邻邢德公路,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邢德公路两侧,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协调耕地_余亩,一个以培育国槐为主观赏苗木基地正在筹建中,将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四)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明显提升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文明生活方式逐步走进农家。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聘请县宣传部领导和县农牧局专家来我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在学习中村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得到加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准则。二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村组建了秧歌队,每逢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

14、娱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休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合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建设的成果,这些体育设施全天向村民开放,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三、存在的问题1.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创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投入建设资金至少百万余元以上。由于我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的资金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2.村庄整治难度加大。随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由于我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上整治建设的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致使整治难度逐年加大。3.后

15、续管理机制欠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由于缺乏管理经费等问题,出现了建后无人管理现象,缺乏长效管理机制。4.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随着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色产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多数农民没有富裕起来,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探索建立“财政补助一点、村级集体投入一点、受益农户筹措一点”长效管理经费管理筹措机制,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职责、制度四落实。2.提升规划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水、田、房、路综合改造。为南王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3.壮大村域经济。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断培育壮大全村棚室蔬菜、蘑菇种植这两大特色产业,提示规模效益,增强村集体经济,为全村“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