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572926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X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舒洪波杨艳 学号:0801015 080104-2 导师:王胜斌博物馆设计前期调研报告 一、个人认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

2、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馆如同历史长河,源源地将过去的故事输送。 二、实地调研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博物馆这类公共建筑

3、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赶住,流线组织,构思创意,对于博物馆设计灵感的启发。 调研时间:202X年4月14号调研地点:XX市博物馆 调研方法。根据布局大致的画出博物馆的平面图和流线组织分析图,用相机拍下建筑的立面以及特色的设计。 调研内容: 1,分析博物馆建筑平面的特点以及采用的方式。2,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的特征。3,合理解决客流,货流等几种不同的功能流线。4,正确处理建筑主次入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建筑公共休息空间是否体现对人的关怀。人流引导空间环境服务设施等是如何进行处理的。 6,各个陈列室如何进行组合。人流是否顺畅。有否走回头路。在流线上是否能全部欣赏到展品。 ,陈列

4、室的室内空间环境怎样。采光口如何处理。如何避免发生眩光现象。8,找出1-个你认为设计精彩的地方,说出理由并画出草图。9,找出1-2个你认为设计精彩的地方,说出理由 益阳博物馆概况 XX市博物馆坐落在中心XX县区康富南路的XX市政府广场西侧。XX市博物馆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创建于984年,馆藏珍贵文物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铜器、书法、绘画、竹木漆器、钱币、近现代文物等十多个门类,其中商周青铜器、宋元至明清益阳窑瓷器以及“中国的辛德勒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生命签证文物史料”为馆藏特色。X市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50亩,建筑面积为0200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

5、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摄影室、文物修复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是一座规模较大,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基地环境 XX市博物馆位于康富南路的XX市政府广场西侧。交通便利,使参观者能够方便的达到。博物馆的左侧环境优美,使人心旷神怡。 建筑造型 XX市博物馆可分为三大块,通过一些过度结构组合而成。建筑的中间部分为单独设计的椭圆形大厅,也可说为门厅,空间宽敞,能容纳不少的游客。椭圆形的大厅,给人以容易亲近,易于接受的柔和感,置身在大厅中,更是凉爽惬意。其余部分为的造型,虽然简单,但功能组织流利。 平面布局 博物馆的平面布置是很清晰的,通过观察,我发现,一

6、层为大厅,贵宾接待及展示馆。二层,三层为展示馆,四层五层为业务办,区。且在每层的西北面的拐角处设有卫生间及独立的货运电梯,客流和服务流线互不穿插影响,组织清晰。 1.结合实例分析博览建筑平面组合有什么特点,采取什么方式。 益阳博物馆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主体和大厅,两个部分用一些走廊连接成一个整体。所以他的平面布局也分为两个部分,以大厅为起点向两边放射,主次明确,空能分区清晰。且从上面的两个平面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博览建筑平面组合的一些特点。 .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博览建筑特性。 回顾古代的博览建筑,给人的感觉通常是一种古板和冷冰冰的印象,仅仅象是一个装了物品的方盒子,同时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

7、觉,让人感觉这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特权。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封闭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开放的公共空间吸引了普通民众的目光,博览建筑的功能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按传统的思维方式理解,博览建筑应该以展品为主,但是如果忽略了人的感受和反应,展示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这也违背了博览建筑设立的初衷。既然关注的是人,就首先要清楚人的尺度,然后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3.如何合理解决客流货流等几种不同的功能流线。 从平面图中可看出,益阳博物馆除主入口外还另设有次入口,且设有单独的货运入口,和货运楼梯电梯。空能流线清晰合理互不交叉。 4了如何处理建筑主次入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如何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 XX

8、市博物馆坐落在中心X县区康富南路的X市政府广场西侧。主入口正对着康复南路。次入口分别布置在建筑的东面和北面。其中东面的次入口通向一个小的休息庭院。庭院中设有供休息的石桌石凳,以及木座椅,旁边也有供游客参观的一些石碑等物品。庭院的设计不仅可做疏散的一个大空间,又能使环境别出风味,更是创造了室外的优美环境。 5.建筑公共休息空间是否体现对人的关怀。人流引导空间环境服务设施等是如何进行处理的。 益阳博物馆在大厅中设有一些观众休息坐席,且在博物馆的东面设有专门的观众休息区,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而且,在博物馆的右侧,通向东入口的走廊,是用柱子围和和成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的很有空间感,且也可以充当人流

9、的引导作用。 6.各个陈列室如何进行组合。人流是否顺畅。有否走回头路。在流线上是否能全部欣赏到展品。 博物馆从进出大厅开始,应该有一条清晰的参观流线,方便游客参观到所有的展馆和展品,且应尽量避免走回头路。在这一点上X市博物馆还是做的比较到位的,我在参观时第一次是跟着导游走的,过后我又自己走了一次,并仔细琢磨了下他了参观流线和人流引导。发现从进出博物馆大厅到第一个展馆以致后面的逐个展馆最后上到楼梯,基本上都是走的不同的的路线。 .陈列室内部陈列怎样布置。是否方便观看欣赏。 陈列室内部的陈列基本上都有陈列框,且每个陈列框都是靠墙布置,围和着陈列框是参观道路,参观路两侧都展示着不同的展品,这样,就不

10、会出现因参观人数过多而使得人多拥挤,能够更好的分散人流,更方便游客的观看。 8.陈列室的室内空间环境怎样。采光口如何处理。如何避免发生眩光现象。总的来说,陈列室的室内是很宽敞的,游客参观过道也很宽敞。陈列室内部摆放的不同的展品,通过灯光效果,使得室内环境让人感觉很舒适,雅致。 通过观察,我发现,陈列室的室内全部都是人工采光,没有自然采光。室内灯光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光源照射在墙壁的展示品上,而且灯光很柔和,不会造成反光或者眩光的现象。这一点,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体现。 .找出-2个你认为设计精彩的地方,说出理由并画出草图。 参观益阳博物馆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货真说是我认为设计最精彩的地方有如下几

11、个。1,大厅的设计。大厅是用一个倾斜的椭圆形设计而成,层高大致有十几米,大厅的上空是用玻璃覆盖的,类似于中庭的形式,采光效果非常好。大厅的四周都是用玻璃幕墙,框架全部都显露在外面,给人一种稳重,现代化的感觉。而且,透过大厅的玻璃幕墙,还可以看到室外的环境,这也是一设计的优点所在。 2,博物馆柱廊的设计。柱廊位于大厅右拐处,通往楼梯和次入口。通过用柱子将一面大的玻璃幕墙均等的分隔成很多长条形的窗户形式,给 人一种垂直空间的延伸感。而且,在光线的照耀下,长条形的窗户,在不同的时间所形成额投影有规律的倒在走廊上,形成一种空间的向导,也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的对比。很好的体现的光影效果在建筑中作用,值得

12、我们学习。 0.找出你任务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 陈列室没有自然采光,完全是人工采光。各类文物都同存一室,无法分类、分库保管,不利于文物的保护管理。库房面积太小,安全、保管设施简陋,已达不到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现有库房条件差,设备设施简陋,藏品保管条件不完善,自然受损。 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也称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等,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第五大道和92街交界处,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

13、部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 (holcaust)的追念,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达3900件,其中10多件是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规模 该博物馆占地300平方米,投资12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ibeskin,不同译名较多,例如被译为利伯斯基、李布斯金、里伯斯金德、利伯斯肯特等等),初建于99年1月日,19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202年1月才安装完毕,22X年9月9日正式开馆。 灵感来源 激发里柏斯金

14、构思的是犹太人与柏林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日期、驱逐日期及地址。他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并在城市图上描绘出来,相互之间还连上线,得到了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一系列三角形,看上去有点像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带上的六角的大卫之星的标志。他的另一灵感来源于现代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阿舜勒贝格。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他未能完成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他的前两个乐章“华丽辉煌”,第三乐章只是重复演奏,然后是持续的停顿。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未完成”,里柏斯金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里柏斯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柏林犹太人的悲惨历史远

15、非艺术所能容纳,这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决心将这些令人沉重的东西转变成一座历史性的建筑。 建筑特色 建筑平面呈曲折蜿蜒状,走势则极具爆炸性,墙体倾斜,就像是把“六角星”立体化后又破开的样子,将犹太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曲折,表现于以六角的大卫之星切割后、解构后再重组的结果,展现在建筑上,使建筑形体呈现极度乖张、扭曲而卷伏的线条。但是建筑中依然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即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和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打断,航空俯视照片让人清楚地看到锯齿状的建筑平面和与之交切的、由空白空间组成的直线,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不仅仅是在隐喻大屠杀中消失的不计其数的犹太生命,也意喻犹太人民及 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陈列着犹太人档案的展廊沿着像锯齿型的建筑展开下去,而穿过展廊的空空的、混凝土原色的空间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从裂缝似的窗户和天窗透出模糊的光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