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营销环境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57180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营销环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印度营销环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印度营销环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印度营销环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印度营销环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度营销环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营销环境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度印度的经济环境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印度紧随其后。9月20日,印度经济时 报称,根据卢比购买力算得的GDP,2011年,日本可能被再度超越,世界第三的 位置将让贤于印度。或许是受中国刺激,或许是国内需求所致,印度似乎开始注重 数据,讲究速度。从上世纪90年代始,印度实行经济改革。1992年后,印度象雄起,GDP增幅从一年前 的1.3%迅速升高至1996年的7.8%。5年间,印度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尔后,“九五” 期间(1997年2002年),年均再增长5.5%。2002年后的5年里,印度又以3.8%、8.1%、 7.5%、9.4%、9.9%的GDP增幅,保持高增长的经济

2、姿态。8月31日,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制造业、贸易及酒店等行业的强劲带 动,第二季度GDP增速达& 8%,比一季度高出0.2个百分点,创3年以来的新高。消息一出,国内欢欣鼓舞,认为本财年印度有望完成“保八”任务。按照原定目标,截 至2012年3月底,印度GDP须增长&6%,但此前,7月下旬,印度央行认为,印度变慢了, 全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为8%,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称,会“更慢”,只有7.8%。“无论何种困难,必须确保8%以上的经济增长。”7月末,一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 的活动上,印度内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厉声强调,印度不能容忍低增长。“这届印度领导多数有过在美国、欧洲的工作经历,

3、比起百姓生活,他们更关注数据。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而印度的主流社会离纽约、北京很近,离农村却 很远。”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研究中心印籍教授比诺德辛格告诉记者,时下的印度大兴土 木,改建港口、新建机场。5年来,印度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超过100亿美元,而“十 二五”规划中,政府还将通过各种途径追加5000亿美元,此种力度,过去60年从未有过。“比如,由于国内至今交通不便,印度的硬性指标是,每天必须修建18公里的高速公 路。如果承建商提前完工,政府将嘉奖,否则处罚。”比诺德说。而这就是印度GDP增长的 重要驱动力之一。跳过制造业,直接推进服务业因为贫困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要保证

4、GDP增长,这是印度内政部长奇丹巴拉 姆的解释。在他看来,只有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才能逐步缩减。而在过 去20年,“脱贫”也是印度经济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初时,海外的印度人、美国的风投公司,以及巴菲特、索罗斯等因为看好印 度的软件、药物、生物技术等企业,开始通过孟买的两个股票市场实行短期投资。”比诺德告诉记者,印度的经济开放从资本市场开始,但在1998年之前,改革并不非 常令人满意。“1998年,印度人民党上台。这是一个亲商的党派,改革力度较大。”比诺德 认为,印度经济因此颇为受益。“其一,他们拿了世界银行的贷款,邀请全球的企 业来印度修建高速公路,彻底改变了印度的经济形象。其二,开

5、放电信市场。目前, 印度拥有20多家电信公司,竞争非常激烈,而结果是,印度的电话费几乎全世界最 便宜。其三,大力推动电信、IT外包等服务业。”从具体行业来看,IT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显而易见,并在极短的时间里成就了 一批印度的亿万富翁。“与先农业,后制造业、工业,最后服务业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同,印度几乎跳 过了制造业、工业,直接推进服务业。”比诺德分析道。据介绍,次贷危机之前,印度IT企业几乎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幅,而包括IT 业在内的服务业每年对 GDP 的贡献高达 60%。 20 年来,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相当 部分的印度中产群体。令人羡慕的是,中产群体的吸收者大多是印度中小企业,他 们对员

6、工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很强。“印度人的自由感强得近乎极端,想上班就 上班,否则就不来,而且,行业之间,人才流动很大。正因如此,那些不注重员工 利益的企业,在印度很难存活。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斯里玛蒂说。经济特征1. 历史概况印度历史是一部“不断为异民族征服的历史” 印度的早期历史分为史前时期,又称前哈拉帕时期( 公元前 2300 以前) 和印度河文明 时期,又称哈拉帕时期 公元前 2300 年左右前哈拉帕文化结束,印度河文明开始 大约在公元前 1500 年前后,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这是印度有文字可 查的最早的外来民族的征服。它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印度社 会

7、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起源,均与这次征服有关。 公元前 327 年,亚历山大侵入印度,不久即撤退。前 325 年孔雀王朝建立,几乎在 整个印度次大陆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阿育王是这个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大力 提倡佛教,并向邻国派出传教使团。公元前 185 年该王朝灭亡,继之而起的是巽伽 王朝 公元前 150- 公元 300 年,印度次大陆陷入混乱。月氏人,贵霜人等外族相继侵入北 印度,但是都没有建立巩固的统治。在南印度、畔地亚、哲罗、朱罗三国鼎立对峙 北印度的笈多王朝(320-540)开始了印度的古典时期。印度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旃陀罗. 笈多二世在位时,中国僧人发现游历印度,并留下了有关印

8、度的记载。笈多王朝后期,匈奴入侵,在北印度建立了统治。606 年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 在南印度,遮娄其王国与帕拉瓦王国为争夺德干高原对峙了数百年 (公元 4-9 世纪) 。8 世纪时,阿拉伯人侵入印度的信德地区,不久即被当地居民击溃。此后印度处于 封建割据状态。11世纪初,伽色尼王国的马哈茂德入侵;12 世纪后期,古尔王国控 制了北印度。 10 世纪初,穆斯林开始进入南亚次大陆。1206 年,土耳其人在北印度建立统治,史 称“德里苏丹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五个时代约 320 年,是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 久的异民族建立的王朝。 公元 14 世纪下半叶,一支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的蒙古人势力渐大,首领

9、叫帖木儿。 于 1398 年渡过印度河,长驱直入,攻占了德里,杀害了 10 万之众的俘虏,摧毁了 当时阿富汗人建立的王朝,将全部财富掠夺一空。在他们的足迹所及的地方,留下 了杀戳、饥馑和瘟疫。 近代以来,印度沧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长达 180 年。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 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血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著名的殖民机构英国东印度 公司扮演了重要的可耻角色 1757 年普拉西战役标志着英国征服印度的开始 19 世纪初英国将法国等势力逐出印度,后来经过三次迈索尔战争、三次与马拉塔人 的战争、两次与锡克人的战争,共打了大小一百多次仗,到19 世纪中叶终于在印度 确立了统治 1947 年

10、 8 月 15 日,印度正式独立,并分列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2. 自然条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 297 万平方千米,国土位于北纬 8。 33。之间,三面 临海,2/3 在印度半岛上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除北部少数山区外,印度在地形上基本可分为北方大平原和 半岛高原。 总的说来,印度的平原占总面积 43%, 山地占 25%,其余属高原,但这些山地和高原 大部分海拔均不越过 1000米,实际上是台地或丘陵 绝大部分土地均可供农业利用 土壤条件也比较好,最适宜农业生产的两种土壤是冲积土和热带黑土。 热量丰富,降水虽多但不够稳定,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一般在 2427C之间,

11、3/4的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从不低于0C,热量十分充足,印度的降水总 体说来也很丰沛,因此绝大部分土地不仅可供农业利用,而且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 季风气候条件下的降水不稳定。全年的降水量约有 80%集中在69月的雨季中,其 他季节降水甚少。在不同年份之间,季风雨不仅来得有早有迟,这种不稳定性使全 国广大地区常常受到洪涝,特别是干旱的威胁,其中严重干旱平均每 5年发生一次 自独立以来,印度水利事业有很大发展,灌溉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但分布很不平衡, 可供利用的灌溉潜力只开发了 40%。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层古老,地质复杂,矿产种类繁多,部分矿产储量很大,但品种 不全 进行工业开采的最重要的有煤、铁、锰、

12、云母、铝土和稀土矿,云母储量居世界首 位,其他几种也居世界前列,除自给外有的还可大量出口 矿产资源品种不全,基本全赖进口的有锡、锑、镍、钼、钴、钒、铂等, 大部分依赖 进口的有石油、铜、铅、铸、鸽、石棉、磷酸盐等 总的说来,石油和有色金属是主要的薄弱环节 矿产资源集中于两大区域 :一是以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为中心的半岛东北部,为国内 煤、铁、锰、云母、铝土的主要分布区。二是以克里希纳河上游地区为中心的半岛 南部,铁、锰、金等比较丰富,沿海的金红石一铁铁矿和错石的砂矿也很重要。经济概况 长期的殖民统治和传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使它成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自独 立以来,印度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

13、速度明显加快,但从整个世界来看,印度 经济发展得并不快 ,在世界上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 有影响的大国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相当的工业基础,经济总量已超过英国和 意大利,同法国相当,并且在原子能、航天、生物技术、计算机等尖端工业中达到 了世界较先进水平;拥有一支人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科技队伍;股票上 市公司数量及计算机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具备了迎接新技 术革命挑战的一些条件,已站在经济起飞的起跑线上 在农业中,传统的封建和半封建的生产关系迄今仍占有优势,独立后实行的“土改” 减少了一些中间剥削,但目前占总数 70%的农户仍只占有耕地的 20%,不合理的土地 制度

14、远未得到根本改变。 自 60 年代后期以来, 大力推行“绿色革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 但地区之间、 部门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农户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独立后,在除农业外的其他各经济领域内,印度在继续扩张本国私人资本并有限制 地引进一些外国资本的同时,重点通过接管、收买和财政投资等途径新发展起国家 垄断资本即所谓“公营”经济,并逐渐在国家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实行混合经济,国营经营和私营经济一起来发展,不消灭私营经营。私营经济和国 营经济同时并行发展,但是,国营经济要占领经济的制高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 济命脉,由国营经济来掌握,所以,对私营经济采取了非常多的限制性的政策 农业落

15、后性具体表现在 ( 1 )土地利用不命理。印度垦殖指数高达 57% ,显著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但 因耕作粗放,使用不合理,导致土壤侵蚀,地力耗减,每年不得不把大批耕地轮歇抛 荒休闲;印度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产,但迄今 3/4 的耕地一年只 种一季 (2)生产技术落后。印度农业生产目前仍以手工劳动为主, 7000 万头耕牛为其主 要动力。在全世界的耕地总面积中,印度占 11.4%,但其化肥消费量仅占 8.1%,拖拉机 数量则仅约 3.5%。 (3)单产水平低。主要农作物中除茶叶外 ,其他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棉花仅为 世界平均单产的 2/5,玉米不足 1/3,牛产奶量只有 1

16、/4 印度的农业以种植业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大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 积的 75%和种植业总产值的 55% 印度农作物种类繁多,其中花生、棉花、甘蔗、芝麻、高梁、谷子、杂豆、红黄麻、 蓖麻、油用亚麻、腰果、槟榔等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稻谷、油菜、烟草、茶、 香蕉等居第二位。但大多数作物因单产不高,其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远不如种植面 积那样突出 稻谷是印度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约占粮食总产量 40%, 在世界上亦居第二位。其分 布十分广泛,而以东半部年降水量超过 1150毫米的湿润冲积平原最为集中 小麦是印度另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平原 畜牧业在印度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 1/4 ,其中牛约占一半, 是世界上养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