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57178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在阅读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体会到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评价和叙述能力。因此,本节课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味人物的内心活动,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更好的把握故事情节、升华情感,引发共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

2、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过程与办法: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根底上,从题目入手,循着“跨越海峡、“生命桥两条线索,带领问题一边读书,一边圈点批注,通过抓重点词句,抓细节场景充沛感知语言,悟出文字内涵;在丰盛想象、情境渲染、音乐衬托中,进一步丰盛情感体验,感悟“生命桥的真正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体会到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课时安顿:一课时板书设计: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爱九、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梳理线索。1、继续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课题。2、这不是普通的桥,它情系着一个年轻人的生命,随着读题在“生命处加点这是引读课题。这桥很长很长,横跨大陆

3、和台湾,此处在“跨越海峡处加横线这是一座引读课题【引导学生读文题时读出重音,同时从课题入手,将课文内容梳理,为整个课堂教学思路做了铺垫。】二、整合资源,深入探究。一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为什么搭建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生读答复要点:白血病、骨髓移植、台湾2、小钱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幻灯出示介绍白血病3、文中怎样描写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通过感情朗读把小钱的不幸读出来。【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用简练语句概括的能力。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小钱的不幸。】二抓住“抽取骨髓这一场景,感悟“生命桥的真正内涵。1、读三四自然段,从李博士和小钱的表现中,体会这是一座“

4、生命桥。要点:不顾个人安危A联系高低文答复从哪里知道了台湾青年、李博士不顾个人的安危。B台湾青年心里一定有一份牵挂,一份担心,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特殊的手术,此刻他一定是陪伴在家人的身边,但是,他知道-所以台湾青年依然坚守在病床上,等待着李博士用他的骨髓挽救小钱的生命。C把感受读出来。读三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到李博士和青年人为拯救他人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根据学生答复,相机引出第四节,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感受到青年顾不得家人的安危,感受他的爱心、贡献精神。】2这次抽取骨髓是在刚才经历一场里氏7.3级,伤亡上万人的大地震后进行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都看到了,也能想象到它的可怕放录像【通过视频并联

5、系刚才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可怕,为后文理解李博士和青年人的品质埋下伏笔。】3、从李博士为小钱抽取骨髓的过程中,理解“生命桥的内涵。生谈体会A、危险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们不顾个人危险,把体会读出来。B、抽取骨髓的过程很艰难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抽取骨髓很艰难,读出体会来。【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这一环节充沛体现了学生自己的体验,注重了个人的感悟,同时老师相机穿插,或提示,或称许,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向更深层次拓展,感悟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4骨髓终于取出来了,然而它的保留期只有24小时,在台湾和大陆不能直接通航的情况下,李博士又是如何让骨髓跨越海峡挽救小钱生命的呢?

6、幻灯出示时间表李博士连续工作了近20个小时,没有休息。人们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在和时间赛跑,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爱【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媒体的创设,让学生理解李博士克服了重重困难,飞跃了千山万水,终于把骨髓及时送到了杭州。】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在?爱的贡献音乐中升华情感配乐?爱的贡献小钱得救了到此大家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定有了深刻的感悟。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朗读长长海峡阻隔不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滔滔海水流淌不尽炎黄子孙的手足情深,这用生命搭建的生命桥将永远横跨在海峡两岸。师:再深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话。【在感情朗读中结束全文,让学生有一种意

7、犹未尽的感觉,更加深了对海峡两岸同胞骨肉相连的体会。】十、课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比拟好的做到了下列几点:一、品悟语言,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在教学中,我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读书有所感悟,通过感悟,有所内化。二、精读课文,透过文字丰盛自己的想象。三、重视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阅读、自主品读、潜心朗读中体悟文本,感受真情。四、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十一、课例点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评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为了挽救大陆青年小钱的年轻生命,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冒着余震的生命危险抽取骨髓,又争分夺秒将骨髓送到大陆,在海峡两岸为小钱搭

8、建了了一座生命桥。理解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会大陆和台湾的血脉亲情,是我们这节阅读教学的任务和重点。回忆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们来解读李春友老师如何落实过程与办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的。从题目切入,在初读感知的根底上,梳理出“生命桥和“跨越海峡两条线索,从而牵动全篇,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读书、认真思考、深刻感悟。伴随着这样的学习读书过程,老师有意识的指导有效的读书办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一局部:为什么要在大陆和台湾搭建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带领这个问题,学生轻声读文,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轻声读,是感知和理解的一种读书方式,它能帮忙学生进入情境,调动积累;结合重点语句理解,是第三学段阅读理

9、解的重要办法之一。我们看到,在这一局部,学生结合“白血病、骨髓移植、台湾等词语,抓住“苍白的脸、刚满18岁、即将枯萎的花苞,几经周折等句子,体会到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要在海峡两岸搭建一座生命桥,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关心。第二局部:为什么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带领这个问题,让学生默读准备抽取骨髓和“抽取骨髓几个段落,通过默读,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抓场景描写进行体会。默读,是最利于学生思考、领悟内涵的读书方式。抓细节场景,是高年级阅读的一种重要办法。学生透过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表现,再联系生活实际汶川地震,看音像视频,想象地震的可怕,使学生体会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仍不顾个

10、人安危,如期为小钱抽取骨髓。在接下来“抽取骨髓的场景描写中,学生通过“突如其来“从容“静静“一次又一次等词语的揣摩,感悟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是在用爱心和生命搭建这座挽救小钱的生命桥,是在用血脉和亲情发明着奇迹。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这座生命桥的不平凡、不普通,教师除了让学生充沛感知语言,悟出文字内涵,还辅之以丰盛的想象,通过情境的渲染,音乐的衬托,反复的诵读等教学伎俩,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大陆和台湾的骨肉亲情是任何东西也阻隔不了的,就像奥组委王平久在汶川大地震中创作的震撼人心的救灾歌?生死不离中所写:“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寂静;血脉能发明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