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56630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历史上期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一、 慧眼识金(本大题为选择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最佳答案,一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 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 )A.周武王 B. 大禹 C. 商汤 D.嬴政2、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3、“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风流天子浑闲事,不过龙禾已伏殃。”这几句诗可谓是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生动写照。你认为诸侯们之所以要前往的原因

2、是( )A. 想借机讨好周王 B. 诸侯想去都城求取封赐 C. 诸侯借机见见周王 D. 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4、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 )社会等级界限森严 天子、将军、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奴隶成为祭祀的贡品和贵族的殉葬品A. B. C. D. 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事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 ) A . B. C. D. 6、某历史小组要举办一次“灿烂的青铜文化”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 )半坡鱼纹彩陶盆 司母戊鼎 四羊方

3、尊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秦始皇陵兵马俑A. B. C. D. 7、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在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8、“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_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商朝 B. 西周 C.春秋 D.战国9、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

4、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10、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副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A. 筒车 B.铁农具 C. 都江堰水利工程 D. 牛耕11、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依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依法治国”思想的是(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青铜农具

5、 石斧、石锛 铁农具 A. B. C. D. 13、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柏杨曰-谈通鉴.论历史中说道:“商鞅变法,并不是变出一个原子弹,也不是物质上的改变,而是制度的、社会的、教育文化的、基本上得改变,他成功了。”其中“制度”发生改变指的是( )A.原始社会变为奴隶社会 B. 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 C. 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4、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地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 C. 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15、“构

6、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16、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上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17、民谚:“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一年24个节气最早测定于( )A. 夏朝 B.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18、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

7、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 论语19、中央电视台正为今日说法栏目挑选节目主持人。假如古代中国也有这一栏节目,你认为下列历史人物中最适合这一角色的是( )A.老子 B. 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20、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品德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的墨家做法A. B. C. D. 21、下列属于孟子言论的是( )A.自古

8、会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2、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23、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不是正确的?( )A. 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 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 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 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24、人们在端午节划龙

9、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 )A.论语 B.离骚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25、一位同学去玉林市中医院看病,医生看了他的气色,听了他的声音、问了他的病情、把了他的脉搏。这种看病的方法最早被总结出来是在( )A.东周时期 B.商朝 C. 夏朝时期 D. 北朝时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50分)二、26、看图填空(18分) 请回答:(1) 上图中A、B、C、D、代表国名,填出图中齐_、燕_、楚_、秦_的所在地。(填字母)(2) 上图中E、F、G、代表战役地点,请问: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是图中的_地,孙膑用减灶计诱敌深入的战役是_战役

10、,在图中的_地。东方六国再无力抗秦的战役是_,在图中的_地。三、27、改错题(10分) 公元前350年,管仲在秦始皇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但不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建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奴隶制国家。 (1) 错误:_;改正:_(2) 错误:_;改正:_(3) 错误:_;改正:_(4) 错误:_;改正:_(5) 错误:_;改正:_四、材料分析题。(22分)28、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11、。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一一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1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1分)29、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材料二 禹建刑法,百姓不敢僭越。禹组军队,外夷不敢小觑。禹修城池,边防得以巩固。禹纳贤才,内政得以贤明。禹疏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