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55169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阅读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冲刺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部分 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根据课文,在文中括号里填字。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或王命急宣: (4)素湍绿潭: (5)林寒涧肃: (6)哀转久绝:

2、3、翻译下面的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译文: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文章段总写 ,描述了 地势。5、段写 分别写出了三峡 、 、 四季变化的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 总的特征。6、第段写三峡 ;第段写三峡 ;第段写三峡 。7、(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3)表示春冬之际水清流缓的句子是 。(4)表示秋境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8、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 。9、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 、 。 10、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 、 ;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语: 、 。

3、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在不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斯( )(2)馨( )(3)案牍( )(4)劳形( )2、用“”将选段分为三层。3、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4、结尾点题句是 ,译文是 。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 (3)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句子是 (4)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对偶句: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三

4、、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2、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3、理解填空。 (1)第1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2)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

5、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2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四、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

6、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篁竹( ) (2)翕忽( ) (3)参差( )2、选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这包括潭中的 和 ;第三部分写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斗折蛇行: (2)凄神寒骨: 4、按原文回答问题。(1)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2)“我”发现并寻到小石潭的经过是 (3)点明小石潭水的特征的句子是 5、翻译下列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译文: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文: 6、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