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54062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费用、折旧及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以及生产损失的核算方法,特别是原材料、工资、辅助生产成本以及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掌握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方法;理解各有关费用各种分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导学引言华星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彩电,该公司设有四个生产部门:零配件生产分厂、装配分厂、供电车间和维修车间,供电车间和维修车间这两个劳务部门向全公司(包括两个分厂)提供电力和维修服务。每个部门都设有一个部门负责人,并通过内部结算价格实行单独核算,成为成本中心。公司根据四个部门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金

2、奖励。年末,在公司召开的由各部门负责人出席的下年度指标分析讨论会上,公司的主管会计提出一项成本核算改革意见,即四个部门的成本都应加上接受公司内部其他劳务部门提供的劳务费用,包括两个劳务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发生的费用。该主管会计同时认为两个劳务部门的费用应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或定额成本进行分配,包括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实际费用和计划或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由管理费用负担;另外,四个部门发生的材料和人工等费用也用计划或定额成本归集和分配。理由是这样处理,不仅方便核算,能及时提供信息,同时比较合理科学,也有利于分清各个受益对象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考核。假如你是华星公司的财务顾问,你认为该主管会计的意见如何

3、?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归集的生产耗费,包括的内容很广,既有材料耗费、人工耗费、动力耗费,又有对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耗费,还包括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产品生产而发生的耗费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损失等。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这些费用的核算基本上涵盖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章是很重要的一章。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本章主要对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核算进行阐述,同时对费用要素归集分配中涉及的期间费用核算也一并介绍。本章的重点: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工资费用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本章的难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

4、互分配法、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知识结构第一节材料成本核算对材料成本进行核算,就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耗费根据领料凭证归集到有关成本计算对象。在核算过程中,能直接明确成本计算对象的就直接归集到该成本计算对象中,有几种成本计算对象共同耗用的材料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这几个成本计算对象中。本节主要说明材料费用分配核算。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1.原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原材料是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取得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燃料等。通常情况下,原材料费用分配是按用途、按部门和按受益对象来分配的。2.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原材

5、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指将原材料费用计入各负担对象的方法。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和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1)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材料定额耗用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其中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材料数量限额。计算步骤 计算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计算单位材料定额耗用量,即计算材料耗用量分配率。计算某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数量。求出某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具体计算公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定额消耗的材料总量材料耗用量分配率某种产

6、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应用举例:假定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分别为200件、300件,共同耗用某原材料3 740千克,该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每千克8元,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A、B产品分别为每件8千克和6千克。分配计算如下:A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20081 600(千克)B产品原材料定额耗用量30061 800(千克)原材料耗用量分配率3 7403 4001.1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 6001.11 760(千克)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1 8001.11 980(千克)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760814 08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 980815 8

7、40(元)(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照各种材料的定额费用的比例来分配材料实际费用,会计上称之为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 =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消耗定额该种材料计划单价 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 应用举例: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

8、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解:甲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6008=4800元 乙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8004=3200元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4800+3200)=1.25 两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为 A产品:48001.25=6000(元) B产品:32001.25=4000(元)原材料费用分配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根据领退料凭证和有关凭证编制。其中退料凭证的数额可以从相应的领料凭证的数额中扣除。(3)处理材料费用分配表与发料凭证汇总表的编制关系的几种方法(1)材料核算人员根据领退料单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登记有关的总账科目,进行材料发出的总

9、分类核算;然后将与成本、费用有关的领退料单交给成本核算人员据以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2)成本核算人员根据领退料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然后将分配表或其中的一联交材料核算人员,由材料核算人员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方面的发料(例如发出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进行销售等)凭证,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3)材料核算人员按照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根据领退料单的具体用途归类汇编发料凭证汇总表,代替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然后将发料凭证汇总表或其中的一联交成本核算人员,据以进行材料费

10、用的明细核算。在第二、三两种做法下,发料凭证汇总表一般只在月末汇总编制,不再按旬填列。(4)材料核算人员和成本核算人员,根据各自所持的领退料单的一联,分别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和材料费用分配表,在相互核对以后,由材料核算人员和成本核算人员同时分别进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和材料费用的明细核算。这种做法的核算工作量较大,但可以发挥材料发出核算与材料费用分配的优点。计算示例根据光华公司某年8月份发料情况分配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年8月 金额单位:元应借账户成本或费用明细项目间接计入直接计入合计耗用材料/千克分配率分配额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35052500.00 12

11、0000.00 172500.00 乙产品直接材料49073500.00 小计840150.00 126000.00 120000.00 246000.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直接材料6000.00 6000.00 机修车间直接材料1200.00 1200.00 小计7200.00 72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修理费300.00 300.00 机物料消耗9200.00 9200.00 小计9500.00 9500.00 管理费用机物料消耗600.00 600.00 合计126000.00 137300.00 263300.00 注: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三

12、、低值易耗品费用和包装物费用的分配核算1.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核算在实际工作中,低值易耗品摊销计入成本、费用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低值易耗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为某种产品生产耗用的,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为生产某产品所领用的专用工具;二是按发生地点先计入综合费用内,然后通过对综合费用的分配再计入产品成本,如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低值易耗品费用以及辅助生产部门领用的低值易耗品等;三是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先记入“待摊费用”账户,然后再分期转入产品成本。如需分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分配也可通过编制“低值易

13、耗品分配表”进行。2.包装物费用的分配核算包装产品所领用的各种包装物品所发生的包装物费用,需区别其不同使用方式进行分配:生产领用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随包装产品出售的,如不单独计价记入“营业费用”账户,单独计价记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第二节外购动力费用核算外购动力主要指外购的电力、热力等,实际上也相当于外购的材料。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原则是:在不同受益单位或对象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各仪表所示耗用动力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直接计算计入受益单位的成本、费用;在没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则要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如可以按生产工时的比例、机器

14、功率时数(机器功率机器时数)的比例或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进行的。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未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则将动力费用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应用举例光华公司年8月份耗用外购电力共62500度,每度0.6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电40 000度,锅炉车间耗电13 000度,机修车间耗电6 5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1 000度,公司管理部门用电2 000度。该公司对产品生产用电按机器功率时数在两种产品间进行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别为6 000小时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