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学案(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530841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翻译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翻译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翻译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翻译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学案文言文翻译学案碧叶凝露文言文翻译学案编写:吉青云审核:高三备课组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3、能结合语境理解并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留、删、补、换、调等。学习难点:能结合语境理解并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过程:【预习检测】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学习内容考点解析2014年语文考试说明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

2、持句意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可见,翻译是把文意内容与语言形式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一、文言翻译得分点设置一词多义: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结构:略知道了这些文言知识点易被设为翻译得分点,那么文言的翻译是不是只需掌握这些就能翻译好呢?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又是遵循怎样的标准的呢?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

3、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四、结合实例,探讨翻译的方式方法方法总结:(一)文言句子直译法:留、换、删、补、调。1、留: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如“汉末

4、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又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的“文惠君”,“齐谐者,志怪者也”的“齐谐”,“以资政殿学士行”中的“资政殿学士”,“嘉祐二年”,“庐陵文天祥”等。2、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情况: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句末调节音节的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如“人之立志,顾不若蜀鄙之僧哉”中的“之”,“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中的“夫”,“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也”,“我有亲父母”中的“父母”是个偏义复词,“父”没有

5、必要译出。练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等情况。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如“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高官厚禄),“乃使蒙恬北守藩篱”中的“藩篱”(边防)。4、调: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牛何之(宾语前置)王语暴以好乐(介词结构后置)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练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何陋之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马之千里者5、补:即补出省略内容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尉剑挺,广起,夺(之)而杀尉(陈涉世家)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如何行王道吧。6、连:在上面五种方法是基础上,还需注意一个“连”字,即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看译出来的文句是否连贯自然。小结: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连。打个比方,如果说留删换是看看有没有少了零件的话,那么调补连就是怎样把这些零件重新组装成一台机器。(二)在直译不能保证原文通畅的情况下,采用意译1.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决战的委婉说法)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译:我活着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